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诊室麻醉的无线监测

正文

目前对麻醉过程中无线血流动力学监测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其研究目的是促进麻醉监护技术的进步,以提高安全性和效率。2019年《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期刊介绍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新概念,并提出了一项创新模型,用于监测口腔颌面外科诊室的麻醉患者。

如果利用Wi-Fi技术实施持续、不间断的监控应用于诊室麻醉会怎么样?随着21世纪技术的飞速发展,用于病人监护的有线监护仪将会过时。最近的研究表明,无线监护仪(心电图、脉搏氧测量、血压和头颅成像)将是围术期监测的未来。无线技术是有很大潜力的,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和提供更安全的环境为口腔颌面外科医师(OMS)提供麻醉监测。然而,无线监控仍处于初级阶段,刚刚开始进行探索。

有线监测仪对医护人员和患者可能有妨碍。监控线经常缠在一起,拆开会很费时,而且有可能延误监测,尤其是在关键时刻需要解开电线时会导致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注意力分散,特别是手术中或麻醉后出现这些情况。连接线也很难清洁,因此如果消毒不当可能导致污染问题。此外,松动的电线会造成绊倒的风险,可能会伤害医务人员,也可导致连接断开、设备损坏、拉扯到患者,并造成仪器摔落、或静脉导管脱出。移除监护仪的接线组件可以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

相比之下,无线监控能够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在无线设置中,可以通过连续、无中断的监控有效地运送患者到恢复室,而无需拔下设备插头或受到电线烦扰。这最终使得每一个麻醉科医师在整个围术期内都能监测到完整的患者情况。因此,可以更好且及时地诊断和治疗术后潜在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如氧饱和度降低。一些经FDA批准的无线设备甚至能够精确测量连续的实时血压(例如,类似于动脉血流波形),使医护能够在早期观察到心肺功能变化。

手术室内的所有医护都可以看到中央监视器,可以展现围术期所有患者的生命体征。这同时可以使外科医生及其助手能够观察到恢复室和手术室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从而提高他们的处理意识。许多重症监护室已设置患者中心监测站,因为已证实其可降低危及情况发生率和死亡率。此外,智能眼镜如谷歌眼镜,具有显示生命体征的功能,可以让外科医生在手术中无需转身或离开手术室就能查看监护仪。最近的一项meta分析表明,在手术环境中,谷歌眼镜型设备的接受度和可行性具有很广阔的前景。

所有监测参数均可输入麻醉信息管理系统(AIMS),这是一个电子麻醉记录系统。麻醉信息将发送到相应的病历中。AIMS可废除纸质图表,从而提高患者医疗记录的准确性和可读性。图1描述了结合上述无线监控器、中央监控、AIMS和智能眼镜等概念的示意图。

图1.描述了在麻醉期间口腔颌面外科诊室中的一个集成无线监控概念模型。医生戴着智能眼镜,通过Wi-Fi可以显示病人的生命体征。患者在右手腕上佩戴无线监护仪,可以捕捉心率(绿色)、血压(红色)、外周血氧饱和度(蓝色)和呼吸末二氧化碳(橙色)及其各自的波形。房间中的中央监视器通过Wi-Fi显示每个围术期患者的生命体征。AIMS收集实时麻醉数据并将其传输到患者的电子病历中。Wi-Fi可以使每个设备相互连接并无线连接。设备设计采用Careeker和Google Glass。AIMS,麻醉信息监控系统。

虽然研究表明无线监测非常有应用前景,但也存在潜在的缺陷。例如,将一项新技术应用到一个已经建立的系统上可能花费巨大并耗时,也可能会出现很多故障。最初,基于诊室的无线监控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可能价格过高,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旦这项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其成本应该会降低,这类似于手机和平板电视的发展。此外,还可能存在与当前基础设施的兼容性问题以及无线信号交互影响的问题。例如,Simpao等人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进行外科手术期间,对患者监护仪与AIMS之间的蓝牙连接进行了技术评估,研究发现30例无线AIMS患者中有3例出现数据传输中断。然而,3个病例中有2个数据间隔非常短,不超过75秒;第三个数据间隔为38分钟,是由于电源线故障造成的。有趣的是,这项研究发现电凝刀不会干扰数据传输。因此,蓝牙连接在某些设置下已足够,但由于其数据传输的范围有限(约30英尺),可能需要使用Wi-Fi技术。其他问题可能包括网络连接、电池寿命、黑客攻击以及抵抗网络故障的能力。将监测设备转换为无线听起来非常有吸引力,但需要进一步研究来确定这项新技术的优缺点,并开发改进其性能的方法。

综上所述,无线麻醉监控在诊室手术环境中具有很大的潜力。目前的文献多支持无线监控具有提高效率和安全性的能力,合理的定价最终将使得这项技术能得到广泛应用。为了确定这种监测设备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前期研究,希望在这一领域进行更多的研究,并在不久的将来使无线监控成为现实。

点评

互联网医疗正在兴起,无线麻醉监控系统是互联网医疗的一种体现和趋势。完整的远程麻醉控制系统应当具有无线、实时和可操控性的特点,可以大大提高手术麻醉的智能化水平和麻醉医生的工作效率,甚至可以实现麻醉医生一对多的实时监控,节约人力资源,将麻醉医生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因此,作为麻醉科医生,非常期待功能强大的无线麻醉监控系统应用于临床实践。该文向我们展示了用于口腔颌面外科诊室的一种麻醉信息监测系统,其最大的优点是通过无线网络解决了麻醉监测过程中大量连接线和电源线的困扰,增加了患者围术期的安全性、降低了设备损坏的风险。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已开始研发应用医疗远程信息系统,用于远程会诊和医疗教学,时至今日闭环式的麻醉机器人系统、远程机器人手术等已成为现实。尽管当前这类互联网医疗技术成本还非常昂贵,但相信随着相关技术水平的日益发展,这些智能化设施的普及并非遥不可及。

(编译:顾玉春,审校:严佳)

原始文献:Saggese NP, Baronos S, Cardo VA. Wireless Monitoring for Office-Based Anesthesia. J Oral Maxillofac Surg. 2019;77(7):1327-1329.

(向滑动查看内容)

“头头是道”系列回顾:

31.【头头是道】耳鼻喉颌面外科术中心动过缓的危险因素分析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90907A03ACG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