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杨澜访谈:追寻人工智能的人

对于杨澜,我其实了解得不多。在采访她之前,我对她所有的印象,就只是电视里那个特别知性的女主持人。

然而真见着她了,我又觉得她除了这一份知性以外,还有许多十分难得的特质,比如——年轻。

我对她真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年轻”。她的年轻不仅体现在她的面容上,更多的还是体现在她的言谈、她的心态上。

我们总说,好奇心是孩子身上最宝贵的东西。尽管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好奇心的重要性,可是随着年纪渐长,我们却还是慢慢失去了它。

然而令我特别意外的是,杨澜却保持住了她那份如同孩子般的好奇心。

杨澜说,她最开始想要去了解人工智能,就是因为一份好奇心——她想要知道自己会不会因为人工智能而失业。

因为这份好奇心,她啃了一本又一本的关于人工智能的“大部头”,又带着她的团队,跑了5个国家,20个城市,30个顶级实验室,采访了80多位一线的科学家、商界领袖。

而她做的这一切,都只是为了弄清楚一个东西——人工智能。

杨澜自己很谦虚地说,她能保持这种学习的动力,是因为:“作为一个媒体人,学习已经成为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可是我想想都知道,一个学习文科的、从来没有理科背景的媒体人,想要深入了解人工智能,会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

但是杨澜自己却不觉得这是一件痛苦的事。

她说:“人生可能很难再经历一次工业革命,但是我们现在生逢其时,是真的正在经历这一场人工智能的革命,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去了解它。”

杨澜的这样一种态度,让我非常的神往。

我亲眼见到,因为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我的上一辈人已经与这个社会远远的脱节了。所以我也一直在给自己提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如何做,才能永远的与这个时代保持在同一条轨道上。

在杨澜身上,我看到了答案。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只有永远对世界上最新的潮流保持好奇,时时刻刻为自己的大脑充电,我们才不会被这个世界所淘汰。

在时代大潮面前,我想的是我自己该怎么做,然而杨澜却活得比我更清醒,也更有目标。

她不但自己在追寻着未来世界发展的方向,也希望他人能洞悉未来。在人工智能已经到来的今天,她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开始了解人工智能,开始学习人工智能。

为此,她和她的团队制作了一部名为《探寻人工智能》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今年5月已在江苏卫视播出,而很快在9月,她又推出了她的一本新书——《人工智能真的来了》

与以往的“理科生”推出的关于人工智能的作品不同,杨澜的这部纪录片和她的新书更为注重人文关怀,也更加重视普通人的观看体验。

比如关于这本书,杨澜是这样说的:“我不会太过专业的去纠结一些技术的细节,而会把人工智能的方方面面,包括它的前世今生,用最通俗的方式、讲故事的方式跟普通的老百姓来介绍。”

然而这不是说杨澜就对人工智能没有很深刻的理解。

杨澜有一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她说:“人工智能更像是一面镜子,它反射的是人类智慧的独特之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人的综合的思考能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特别是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同理心,还有爱这样一些伟大的智能的不可取代之处。”

人工智能归根到底是人所创造出来的,也只有人才知道人工智能的缺陷在那儿,也只有人才能战胜人工智能。

“未来不是机器替代人,或者人消灭机器,而是人机共处、人机共存的这样的一种状态。”

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人们可以活得更像人。人类可以得到更多的解放和自由,能够从事更高阶层的、更具综合性的、创造力的工作,也会有更多的时光享受艺术、与家人朋友共处。

杨澜把她所有的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都深入浅出的放进了她的书里。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她对于人工智能的了解,已经远远的超过了我们大多数人。

然而对于杨澜来说,这些或许都还不够。

在《人工智能真的来了》的引言的最后部分,杨澜说到:“对人来说,旅程本身,就充满乐趣。而我最大的兴趣就是追问:‘然后呢?’。”

杨澜探寻人工智能的旅程才刚刚开始,她对于人生、对于这个世界的追寻,也永远不会停止。那么你呢?你会如何面对你的生命,与这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106A0C85D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