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股灾背后的短中长期逻辑和范式转移

股灾背后的短中长期逻辑和范式转移

#日更397#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聊股灾,我觉得还是比较通透。

大概的观点:

”短期看导火索:新冠病毒爆发——病毒只是最后一根稻草,没有疫情,也会被其他压垮。

中期看:一代技术革命的极限点——互联网技术的终结

1969年美国互联网技术至今近50年,1990年之前研发阶段,1995年至2001年投机泡沫破灭后兴起。

至今,互联网人口饱和。(短视频红利只是红海中人口转移带来的增量)。

长期看:布雷顿森林体系——信用货币体系长期积累的问题爆发。

美元二战后脱钩黄金,美国信用作为背书本身信用濒临崩塌,畸形的印钞政策无法支撑真实经济。

更深远的原因:人类从真实向虚拟进行前所未有的大迁徙,财富和价值从实体转移到数字世界。“

面对旧世界与新世界的非连续性,大多数人还是在原有的实体价值网络中,没有完成真正的迁移。

数据在过去的50年中不断的被沉淀,但是足够好的人工智能算法还没有落地。

但是出现了同样的问题:无法耗散——现代人不再因为吃不饱而着急,而是吃的太饱而着急。原因其实是我们的身体没有建立一种有效的耗散机制。

下一个时代的突破口,在于数据如何通过算法被模型化,被利用,被“耗散”,这也是华为提出看到的下一个突破摩尔定律的新的时代。

李善友教授在讲价值网络这节课的时候,经常喜欢引用普朗克的一句话“科学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在葬礼上取得的。”

这一次整个秩序的改变,本质上我们看到的是整个信用货币的玩家逻辑被改变和互联网技术即将成为传统。

如果仅仅盯在疫情本身,我们或许会错过背后长期的范式转移中的机会,和深陷传统留恋的束缚。

刘慈欣说:不要给文明予岁月,而是给岁月予文明。

什么是文明: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文明就是一种在混沌中自发生产知识的能力。”

从智能论的角度看:”文明是人类信息和自然信息内化及外化的双向沉淀过程。“

这就是混沌大学的意义:在这个新的混沌时代,我们都需要一套不变的 创新算发,去自发的生产应对这个变化的时代的全新知识。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00314A013TN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