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富士康“后悔”了撤离中国“远走”海外如今却有家“回不了”

随着国内疫情的渐渐好转,各大企业也开始陆续复工。能够正常复工应该让广大群众感到高兴,可是深圳富士康员工阿彪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在复工的第一天他就手撕了6000台苹果手机胶膜,还有一天搬了7000多块模具。这样的工作量让阿彪叫苦不迭,而富士康再次被打上“血汗工厂“的标签。

富士康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代工厂,是一家主要以制作电子产品为主的台资企业,并且还垄断了享誉全球的苹果手机的生产组装业务。富士康于1974年成立,他的崛起可以说是正好搭上了中国改革发展的春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政策,吸引来了大批资本的注入,再加上我们祖国拥有大量的劳动力,因此许多企业家愿意将自己的工厂搬到了以深圳为首的珠江三角洲,富士康的总裁郭台铭也不例外地在深圳建厂投资。彼时,“世界工厂“的头衔也渐渐从美国转移到中国,密集又廉价的劳动力让这些大厂们狠狠地吃了一波红利。

然而近几年关于“富士康血汗工厂“的舆论新闻频频被曝,让富士康损失了不少的声誉。或许是因为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成本也在上升,自然工厂的用人成本也跟着不断攀升,诸如富士康这样吃人口红利的代工厂渐渐感到人工成本升高的压力,于是便不断地压榨劳动力,即便爆出丑闻也不会停止,一直重复着这样的恶循环。

可是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富士康索性将目光转向了劳动力更加便宜地印度和东南亚地区,这一次富士康会如愿以偿吗?事与愿违,富士康在印度建立了工厂,用人成本确实有所下降,但是工人们的工作效率却极其低下,最致命的还有当地的基建太差,工厂断水断电是常有的事,大大减少了工厂输出的效率和产品质量。随即而来的便是印度工厂的订单持续下跌,2014年圣诞节前夕,富士康在印度钦奈的工厂关闭。当然,富士康也曾在越南设立过厂房,事实上这里的用工成本基本与中国国内持平,但是产品质量却远远不及国内,平衡一番之后,富士康打起了“搬回“中国的念头。

然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稍一松懈便会被对手取代,在富士康“出走“的这几年,诸如比亚迪这样的供应链开始崛起,对中国的不信任或是商人天生的逐利贪欲让富士康再也回不到以前的风光时刻了。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00402A08O0T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