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自主创新硬核支撑昆柳龙直流工程建设

自主创新硬核支撑昆柳龙直流工程建设

世界首个应用特高压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工程,目前已攻克多项重大关键技术

当前,世界首个特高压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直流示范工程(以下简称昆柳龙直流工程)控制保护系统动态性能试验正如火如荼进行,现在累计发现问题超过150项,解决了直流线路重启协调、柔直站交流故障恢复特性等多项重大关键技术问题。

“现场调试前,我们利用先进的电网全景镜像系统来开展动态性能试验,将对多端直流的核心控制保护设备做一次全面体检,充分发现可能存在的隐患,研究制订性能提升措施,完成对系统设计的闭环管控,力争5月底完成。”南方电网高级技术专家、南网科研院工程攻坚党员突击队队长郭琦说。

南方电网公司正以“新基建”项目为抓手,通过一次次技术突破,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目前,特高压柔直换流阀、系统集成及控制保护等在内的昆柳龙工程关键设备技术攻关已进入收官阶段,特高压柔直、多端混合直流等技术难关的攻克,为工程在今年8月按期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昆柳龙直流工程,集特高压多端直流、特高压大容量柔直、特高压混合直流、特高压柔直应用于长距离架空线路等最复杂、全球最前沿的电网技术于一体,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首次应用于集特高压、大容量、多端、混合直流于一身的工程。从梳理工程应用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到与厂家共同研制关键设备,往前走的每一步都需要科研工作者突破思维窠臼,通过技术创新解决新问题。

新技术和新设备在工程中的应用常常意味着更多挑战。“许多新设备要连过三关:研制关,现场调试关,系统高电压、大电流下的长期严苛考验。必须通过多维度的科技创新确保设备技术先进、质量可靠。”超高压输电公司乌东德直流项目部副经理胡雨龙介绍,攻关团队通过参数优化、试验筛选和交叉冗余设计,解决了大容量大规模电力电子器件可靠性和“黑模块”难题,在“高可靠性功率模块旁路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创新突破,实现了“单一模块故障不导致系统跳闸”的目标。

昆柳龙工程第三端的加入也让工程运行方式组合数成倍增加。郭琦介绍,昆柳龙工程中的FPT/DPT试验项目总数超过1600项,较以往工程增加700项以上。开展试验时又需考虑多端控制系统的协调配合,部分试验项目没有现成的测试方法,需要自行研究摸索试验方案,试验难度大大提升。

“我们做试验的时间很长,试验项目很多,为把各种可能性考虑进去,通过充分的验证,把问题消灭在实验室。但是有很多问题难以验证,比如雷击,你可能在实验室模拟时设置短路点,但自然界中的雷击非常复杂,这些必须依靠现场。”南方电网高级技术专家、南网科研院院长助理李岩说。

这仅是昆柳龙直流工程科研突破的很小一部分。“掌握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其实就是从技术方案的提出,工程中设备的研发试验,到解决工程投运中所有技术问题,一条完整链条上所有关键技术点,都靠我们自主解决。”李岩说。

近年来,南方电网依托具体工程实现柔性直流输电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从南澳±160千伏多端柔性直流示范工程(世界第一个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到鲁西背靠背工程(世界上首次采用大容量柔直与常规直流组合模式的背靠背直流工程),培养了一大批科研人才,带动了国产柔性直流输电技术装备发展。现在,南方电网科研人也将依托昆柳龙直流工程实现特高压大容量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新突破。

作者:刘杰 周慧 李桦

编辑:王安琪

校对:高慧君

万众一心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00426A0B3MJ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