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模仿机器人,也称伴侣机器人,性爱机器人。
从目前来看,伴侣机器人主要价值在生理层面,但难以满足使用者的情感和心理需求。在未来几十年的人工智能发展路途,个人认为,机器人只能做到为人服务,还远远不能达到和人类的情感交流,更不要说取代人的本体。
然而,不少科学家和商业人士业已意识到此问题,他们在机器人模仿人类方面,已经作了更大尺度的尝试,一旦伴侣机器人具备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人与机器人的界限被打破,那么,人类可能不再需要严格意义上的异性了。那时,伴侣机器人很可能取代异性,成为人类的真正伴侣。只是届时,人类社会的伦理传统和文化观念,都将被颠覆,而不只是不再需要异性这样简单了。
目前的机器人已经具备以下三个功能。
1.聊天解闷,满足一些心理需求。
2.提供性爱需求
3.为性爱失衡者提供性关怀、抚摸、按摩、性刺激。
毫无疑问后两者都是生理上的满足,而第一个功能也是非常有限的,因为当下的机器人不具备自我意识,只能根据人类的设定,学习和模仿人类的语言和活动。它们可能很聪明,运算能力极其强大,记忆能力一流,只是没有情绪,不能感知人类的喜怒哀乐,没有感情,只是遵照指令,进行条件反射而已。
有些伴侣机器人加入了“高冷模式”,一改寻常机器人的驯服温顺,故意不与使用者合作,仿佛具备了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
如果机器人拥有了自由意识,拥有了盛世美颜,这样具备自我意识的“完美人生伴侣”,是否会看得上我们这些有着种种不足和缺陷的人类?她们会心甘情愿地继续臣服我们吗?她们在各方面都优于人类,为何还要继续作为人类的玩偶?
领取 专属20元代金券
Get大咖技术交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