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人工智能离“解锁”人类大脑还有多远?

人工智能离"解锁"人类大脑还有多远?具体的研究路径是什么?是"复刻"大脑,还是另辟蹊径?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冯建峰结合最新取得的成果,接受《文汇报》记者专访时开门见山作答:短期目标是拼出一个"低密度大脑",长期目标是实现真正的类脑人工智能

过去3个月,冯建峰团队已在世界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7篇论文。在迎来学术收获期的同时,一些全新研究结果让人振奋不已:通过大脑影像精确诊断困扰全球5.9%—7.1%少年儿童的多动症,并评估治疗效果;针对帕金森病,细分出不同亚型并提供针对性的干预;对具有高复发率、高死亡率等特点的颅内恶性肿瘤胶质瘤,提供新的治疗路径……

可以说,每一篇论文都揭示了人类某种行为或疾病与大脑某种网络机制之间的关系,这使得科学家离模拟出某个脑区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现在全世界都在研究人工智能的发展,每一个科研团队都希望在这次的改革中掌握新的技术,力争超越。但是在这种信息闭塞互不交流技术的时间窗口,人工智能的发展真的令科学界堪忧。

人工智能的开始时间

在1950年英国数学家、计算机之父阿兰・图灵在他发表的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中,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是"我开始考虑这个问题:机器能思考吗?"

这时应该算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开端,现在已经发展了70年了,好像我们并没有看见那种解锁和复制人脑的操作,只是一些设定特定程序,特定数据,从语言库搜索词汇的机器人,并没有达到科学界的期望,没能做到像人类大脑一样,能够做到独立思考,具有独立的思维,能根据现实场景进行独立的处理问题,而不是通过程序和数据库来实现。

人工智能的理想状态

1.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人工智能发展的最理想状态无非就是能够像人一样思考,具有独立的思维方式,能够通过生活学习和积累经验,能够像人一样正常聊天,正常思考,正常处理生活上的事情,遇到问题能自我寻求解决方案。(其实这个观点也一直被人争议,因为如果人工智能机器人真的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那么人可能会成为机器人的宠物,毕竟人类肉体凡胎,还是很脆弱的。)

2. 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上来说,无非就是使他们能够独立去做一些还在靠人力做的事情,也就是替代性质,他们负责搬运货物、记录账单、设计房屋、监测设备运行状态等。例如你的快递你可能不需要下楼自己去拿了,人工智能机器人直接给你送到家里。

如果人工智能真的发展到能够解锁人类大脑的程度,那么他们可能会想着去无限复制自己的同类,毕竟孤独很可怕的,机器人有了独立意识,同样想的估计也是这个问题。现在的科技发展迅速,唯独的缺点就是,各国成果都是独立的,不是共享的,如果各国技术共享,我想真的离人工智能 "解锁"人类大脑不远了。

如果人工智能机器人发展到了独立思维的能力,你希望定制一个什么样的机器人呢?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00702A0GLQD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