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江贺文:一个建筑师 半个程序员,宾大参数化建筑师的成长之路

玩儿的转GH和Python,拿的了霍普杯和AIA,本期在路上主角来自PennDesign的江贺文,为你带来对宾大参数化不同流派与设计方法的深度解读。

江贺文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硕士

圣路易斯CannonDesign实习

现任教于宾大设计学院

凯诺优秀讲师

1

外面都传宾大是参数化,实际作为宾大的学生有哪些更具体的感受吗?或想辟谣的?

其实宾大有挺多流派,老师根据自己的风格,带出来的作品风格迥异。我觉得主要分为两个流派,一个流派我称作编程派,(比如Cecil BalmondAnna Pla Catala),用编程工具辅助参数化逻辑设计,另外一个流派就是部分人俗称的“捏花派”,用Maya,捏造型(比如Ali RahimHina Jamelle)。

其实这部分老师带的课我觉得并不是参数化,而是非线性,比如我第一个学期做skyscraper的studio,跟的Ali Rahim,就属于 “捏花派”,主要设计流程还是跟传统手法的一次出一个造型没什么不同,只是设计手法换成非线性而已。这部分studio似乎更注重形式的性质,对建筑的性质好像没有太多的关注。个人不是很适应这种捏花路线,后来的学期都选了编程路线的studio。也许是选对了路线吧,后来的作业都有幸进入了学院的年刊。

FLOW: Skyscraper Design | Perspective

FLOW: Skyscraper Design | Facade

FLOW: Skyscraper Design | Model

FLOW: Skyscraper Design | Interior

2

第二学期进行的是什么样的研究?

第二学期简单来说就是码农。比较重视算法逻辑更偏向于探讨算法和形式的关系:这个数字逻辑怎么可视化,形成什么样的形态和空间。在中后期再结合得出的形式,逐渐加入对建筑的思考,以此深化代码。

主要工具是python和grasshopper,因为现在不管是M.Arch.1还是M.Arch2的学生都有一门编程课必修课,所有人都必须会python,这一派也许会渐渐地崛起起来,可能宾大以后要向编程路线走了。不过,我觉得这不代表每个人以后都一定要用参数化工具来设计。学习参数化工具会给学生提供一种新的思维角度,会更加关注设计的过程逻辑而非结果。

3

你第二学期的作品拿了AIA的绘图奖?

AUTO-POLIS: Marina Design | Render

就是我参加的第一个编程向Studio,名字叫AUTO-POLIS。这个作品还进了学院的年刊。也许是因为内容量大把评委镇住了吧哈哈,不过生成最后的作品真的没花多少时间。

那一个作品最初参考Langton’s Ant(兰顿蚂蚁),从一个简单的运动逻辑来出发:一个agent在初始全白的网格里面,往前走一步,如果遇到白色的格子,把格子变成黑色同时往左转,如果遇到黑色的格子,就把格子变成白色同时右转。在运行的过程中,因为这个逻辑,黑色格子和白色格子的分布会形成某种结构。

然后我在这基础上加入更多的规则,来增加规则的复杂度。比如说换成非笛卡尔体系的坐标体系,或者增加上下两个方向,或者增加格子的颜色,又或者加入agent的状态。通过布尔运算来控制产生不同的规则,从而产生不同的形态。

AUTO-POLIS: Marina Design | 2D & 3D Variations

上面这个对页左边是表达这个agent怎么逐渐形成结构并蔓延出来,右边是表达2D和3D上的变形,可以看出虽然规则逻辑是一样的,然而规则数值的不一样,导致了他们会有完全不同的形态。我们在中后期会深入参数和形式的关系,以及形式与建筑的关系,通过调整参数、混合规则,来控制建筑的生成。

AUTO-POLIS: Marina Design | Model

Studio场地在希腊,我们组是希望设计一个豪华游轮港口,成为希腊新的城市入口,来活化希腊的经济。由于尺度相当大,建筑长宽高大概是600m * 100m * 70m,一组又只有两个学生,只有一个学期的时间,用传统手法的话,只怕要两天一熬,三天一通。我这么懒当然不乐意。所以我们会通过控制规则来自动化生成形体。比如某些规则会形成类似桁架结构的形体,我们用它来搭建整体的结构体系;有些规则会形成轴向的形式,我们用它来生成高速铁路的通道,来连接各个功能,以及连接建筑和外部的交通体系。以此类推,建筑不同功能和形式都会有相应的规则。设计师要做的工作,组合这些规则,然后坐享其成而已。

AUTO-POLIS: Marina Design | Axonometric Drawing

AUTO-POLIS: Marina Design | Section

这次Studio其实对我启发挺大的。比如有关未来建造方式。我们的教授提到,像自然界的蚂蚁等昆虫,他们脑容量有限,只能有简单基本的行动逻辑,但是这个行动逻辑可以做出多种对环境的反馈,比如过河搭桥,食物寻觅最优路径。未来的建筑也许也能这样,给机器人输入一段简单的指令,他们就能自动建造,得出来的结果还能根据实际场地自我调整。

有关数字和建筑。其实计算机跟建筑的语言有类似之处:计算机用0和1做布尔运算,基本规则很简单。但是当规则的复杂度上来之后,计算机变得几乎无所不能。建筑用围合来形成空间,就是实和虚的关系,实为墙体,虚为空间。然而现在有扎哈和弗兰克·盖里,也有安藤忠雄和妹岛和世。所以我这个项目也是希望重新从建筑的本质出发,暂时摆脱建筑的历史经验,从围合和空间来探讨建筑的可能性。我们的教授说,既然这个项目的规则总量有10亿种,也许有一种规则就会形成扎哈的建筑风格,也许有一种规则能生成流水别墅。

我觉得参数化并不是恶魔。参数化只是给我们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角度:关注逻辑,有了逻辑,结果自然就会出来。这也是我做Grasshopper懒人画图法的启发点。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00717A09K9P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