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试验,也是大数据中的一条线

连续2天,2个试验,分别在2个地方,都搞的这么晚。一共5个处理,一个处理300斤水,说实话搞的有点累。

今天状态还好,至少现在头脑还挺清醒,昨天真的累,回来一坐下啥事都不想干了,洗完澡早早就睡了,今天竟然还能说上几句话,看来昨晚和今中午休息的不错。

一做试验就容易想到阿维·甲氧虫,一款从理论上经过验证在实际中缺乏有效跟踪的农药,在实际销售中造成极大的偏差。因此事之后,对于产品的选择慎之又慎,实际效果排在第一位,余下的其他因素都往后。

本次试验的目的除了为未来产品线更迭提供理论加实践的依据,也着重从减少或减轻劳动力入手。

千万不要小看产品试验,尤其是农药大田试验,你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你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你要解决什么问题?从问题出发你要怎样来设计这个试验,环环相扣?试验结果你是否有心理预期,基本满足心理预期又或是偏离自己的心理预期,你该如何?一个试验本身不应该用一个标准来定义它的成功与失败,重点应该是它的过程,在一个试验过程中你汲取到了那些收获,又为下次的试验或是实现某个结果圈定某个范围?

做个试验,还是挺有意思。

前几天不是有聊到大数据吗,侧重点在下游用户身上,其实在收集到用户需求之后,或是通过某些算法推测出用户的某种潜在需求,在如何解决或是想要实现的过程中,我们每做的一件事都可以说是在做试验,也可以理解为在收集这方面的大数据,假如我们高瞻远瞩,先了解到这个用户需求,提前构思并行动如何去解决或实现,试验次数多了,总结失败与可供参考的案例多了,离成功不就一步之遥了吗。

工作,做事,其实都没什么秘密,但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

大脑里的算法?勤奋?资源?

也许,答案都是对的。

可能,就是一个总结以及如何利用它的能力。

我猜,做好任何一件事,底层的逻辑是一样的,只是具体操作因各专业不同而已。

希望我的这种认知是对的。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00814A0UDWC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