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刷脸和指纹很方便?但你的个人生物信息却已经泄露了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速,一大批新的科学技术已经得到了普及应用,特别是近些年来指纹技术、人脸识别技术更是大行其道,不过在享受着科技进步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人们是否也意识到自己的个人生物消息存在着被泄露、滥用的风险呢?人体的指纹、虹膜、面容、DNA等个人生物信息的获取、采集、存储和应用越发便利和普及,不少平台通过收集个人生物信息作为用户登录密钥,如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甚至连支付也进入了“刷脸”时代。

想必很多人都已经在生活中有了这种体验。在某些超市里,已经开始了“刷脸识别支付”的付款方式,将购买的商品放在自助付款设备上,通过机器识别和手机就可完成支付。在某些政府机构和公共交通领域,人脸识别技术也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某些地方的出入境管理机构上,就可以通过回执单和刷脸的形式完成缴费认证,或者是在火车站、客运站等地方,也可以通过刷脸的方式进行检票进站的行为。

不过人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是否考虑过其存在的安全问题呢?在我国现在依旧没有一部明确的法律去管理个人的生物信息的安全问题,也就是说,现在所有的涉及到的指纹、人脸识别等软件和应用,一旦发生问题,就会变得非常麻烦。个人生物信息不像是传统的密码,后者泄露的话还可以通过更改密码的方式来保证安全,但是个人的生物信息一旦泄露就是终生,不存在可以挽回的余地,个人信息安全置于更大的不确定性中,进而引发一系列风险。

实际上个人信息的泄露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事情,过去也发生了很多这样的事情。2018年11月2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曾发布《100款App个人信息收集与隐私政策测评报告》中显示,有多达91款APP存在安全问题。在其中被点名“美图秀秀”就是这样一款软件,作为被很多女性用户喜爱的修图产品,就涉嫌过度收集可识别生物信息。这不过是其中一个而已,甚至于在人们常用的支付软件中,也是常常提示用户社会采用指纹或是人脸识别的方式来操作,这种以安全名义去要求用户的行为恰恰是最为不安全的。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00815A0Q99F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