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分享,质量管理入门中,质量分层的理念:
考虑到企业内的责任及权限,在石川磬的《质量管理入门》中明确区别了对质量的四种定义:
1,提供工程的质量的标准,质量标准, 制造部门承担
2,提供研究、技术部门的质量的目标,质量目标,研究、技术部门承担
3,提供消费者的保证品位, 保证品位,营业部门承担
4,提供检查部门的检查的判定基准,检查标准,检查部门承担
这个将质量定义分层的理念,也可以应用到软件质量管理中:
在很多to B的软件企业中,研发部门开发出标准产品,项目团队进行二次开发,实施团队去实施,运维团队后期运维。
产品团队:对产品的质量目标负责(这个目标需要结合已有市场和未来市场)
项目团队:对二开项目质量负责(项目的质量应该是综合了范围,时间,成本的平衡)
实施团队:对客户验收质量负责(客户真正关心的功能实现,可靠性,易用性等)
运维团队:对运维期质量负责(运维期的客户响应时间,操作引导等等)
这四个层面的质量,虽然在质量侧重点上有所有不同,但是均以客户为中心。
如何实现 产品团队-->项目团队->实施团队->运维团队->产品团队 的客户声音闭环和产品迭代,是一个企业中质量和运营可以发力的点。
在项目成立之初的时候,拉通这个客户相关的产品团队,项目团队,实施团队,运维团队,一起参与项目立项,统一项目目标和质量标准,将大大降低过程中指标标准偏差,提高客户满意度。
产品服务于市场,同时从市场中不断完善自己,形成正向循环,才能做的长久。
在了解质量分层的同时,还要注意产品的特性平衡,产品的质量是用产品的各个特性综合起来表示的,即加权各特性,成为消费者所真正期望的综合的平衡的质量才行。比如:镜头再好,如果是快门不好的相机,消费者是不愿意购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