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组织北京市脑科学与类脑计算论坛 灵犀移动通信联盟搭建类脑研究与人工智能探讨交流平台

近日,灵犀联盟秘书处联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在西郊宾馆会议厅共同组织召开了北京市脑科学和类脑计算论坛活动。活动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所长、类脑智能研究中心主任徐波研究员主持,来自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130余名专家学者及业内人士参加了本次论坛。

市科委电装处曹岗处长介绍了北京市在全国脑科学研究计划中的定位,以及北京市在脑科学与认知、脑科学与类脑计算两方面的相关布局,并指出通过聚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类脑前沿问题进行讨论,在国家战略的执行和北京科技的发展上的重要意义。

活动期间,来自中国科学院郭爱克院士、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曾毅研究员和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潘纲教授分别发表了主题演讲。郭院士从“AlphaGo”出发,提出自然的“演化和选择”机制,告诉我们大脑是怎样工作的,这也是实现人工智能的必经之路,并进一步把当代脑与认知科学的目标归纳为:理解脑,保护脑,模拟脑和发展脑。通过人眼单透镜和蝇眼复眼的运动计算环路的惊人相似之处,指出在类脑机制的研究中,应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善于发现自然界的普适性和不变性原则。通过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初步拥有了人类的“生命蓝图”,接下来将面临的挑战将是绘制人类的“智力蓝图”。随后,郭院士介绍了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实施方案——脑功能连接图谱研究计划的设立目的和意义,并从感知觉等多模态、情绪与抑制、学习记忆与老年痴呆、抉择与成瘾、脑功能图谱五个方面,举例介绍了先导项目所取得的进展。

随后,曾老师从脑科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研究交叉的视角回顾了与类脑智能研究的历史、现状与研究焦点,并展望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可能应用领域及其潜在的深远影响。曾老师将类脑智能的内涵归纳为:结构机理类脑,认知行为类人。并指出,类脑智能科学的发展是通过类脑机理达到类人行为上的强人工智能。通过类脑智能研究方面的初探,从而得到人脑的结构、机制和认知这三个方面的相关启发。

最后,潘教授从人工智能和神经科学的发展出发,指出脑机接口能够实现脑机深度融合,进一步引出我们需要构建新型的智能形态——混合增强智能,并在混合增强智能的类型和实践及进展等方面做了介绍。潘教授指出,混合增强智能包括感知增强、认知增强和行为增强,把机器的智能增强给人,也可以把人的智能加入到机器中。通过意念控制机械手玩“剪刀石头布”、猴子意念控制机械臂避障等脑机融合的若干案例,进一步提出可以从信息视角--从脑机接口到脑机融合,系统视角--从人在环路走向脑在环路,以及智能视角--从人工智能走向混合智能这三个视角来看待混合增强智能。

本次脑科学和类脑计算沙龙论坛,成功的搭建了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及社会相关人士对类脑研究、人工智能探讨与交流的平台。灵犀联盟后续还将继续组织开展各个领域技术研讨、沟通交流活动,为北京市技术创新和产业合作提供更好的服务。(来源:灵犀联盟)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117B0CFCC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