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技术人员想成功转型为项目经理,这两点很关键

项目经理职业发展热线:

公众微信号:mypm_net

李伟是一名30岁的“90后”IT“码农”,他最近很焦虑。作为一个已经入行8年的技术人员,李伟业务能力强悍,到手薪酬可观,正处于IT技术人员的“黄金时期”,但与此同时,李伟也感觉到了一丝职业上的危机。

随着自己年龄不断增长,无论是面对高强度工作时,体力的持续方面,还是面对日异月新的新技术发展时,自身技术能力的提高方面,人近中年的他感觉自己已经触摸到了技术开发工作的职业发展瓶颈。“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李伟由此萌生了转型项目管理工作的念头。

“学而优则仕,技而优则管”的观念被很多像李伟这样的技术人员所推崇。不少技术人员甚至把“在30岁之前转型为项目经理”当成了自己职业生涯规划中的硬性指标。

从技术人员转型项目经理,可不仅仅是换个工作这么简单。这其中不仅需要对项目管理工作有足够的了解,还需要对自身性格和能力有充分的认知和把握,否则盲目转型只会给自己的职业之路徒增坎坷。具体来说,技术人员需要做好两方面的适应。

1

性格上的调整

技术人员想要成功转型项目经理,首先就要从性格上做好相应的调整。

项目管理工作是偏向于与人打交道的外向型工作,优秀项目经理大多在性格上都具备脸皮厚、嘴巴甜和心思细三个特点。

脸皮厚,是指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敢于在不同场合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惧怕犯错和失误,哪怕说错话了,也能淡然处之,用积极的态度去应对化解。

嘴巴甜,是指项目经理要乐于与陌生人打交道,能快速熟悉相关方的性格,了解相关方的喜好,并与相关方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心思细,是指项目经理要充分考虑客户的想法,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推己及人,解析客户的深层次需求。

技术人员因长期从事技术工作,很多时候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往往被人看作是“低情商”的代表。因此,技术人员想要成功转型项目经理,性格上的调整必不可缺,只有具备了脸皮厚、嘴巴甜和心思细三个特点,才能算是拿到了项目管理工作的“入场券”。

2

工作方式的改变

技术工作的核心在于“技”和“干”,“技”是指面对技术难题时攻坚克难的能力;“干”是指面对繁重、复杂任务时执行的能力。项目管理工作的重点则是“管”和“查”,“管”是指对项目资源的管理配置能力,而“查”是指核查项目是否按照要求完成的检验能力。

许多技术人员转型项目经理后,没有及时把握住两者之间工作方式的差异和变化,采用做技术工作时的老思维、老方法去应对项目管理工作的新问题,从而让项目管理工作陷入了许多误区。这些误区有可能拖延项目的进度,甚至导致项目的失败,值得我们警惕。

误区一:以“干”代“管”

由技术人员转型的项目经理,通常具备不错的技术水平和实干精神,他们大多对项目的具体实施有比较深入透彻的了解。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良好的技术和实干精神让他们最容易陷入的误区之一就是“以‘干’代‘管’”。

当出现项目进度落后于预期时,或者项目资源不足时,他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自己“撸起袖子加油干”。他们喜欢亲自参与到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中, 并且以身作则,带头加班加点。

这种“亲自下场”的做法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提升项目进度,因此被诸多从技术人员转型的项目经理奉为圭臬。

但这种解决项目问题的办法的本质却是简单粗暴地增加项目实施资源,属于“治标不治本”。项目经理并没有真正去分析和弄清楚项目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例如,是项目成本估算失误?还是项目计划安排不合理?或者是项目需求采集不彻底?等等。

更加槽糕的是,项目经理亲自下场干活,会导致项目进一步脱离管控,从而衍生出更多的问题。项目经理往往刚解决一个问题,就会冒出来两三个新问题。以“干”代“管”让项目经理陷入了饮鸩止渴的状态,项目规模越大,项目周期越长,导致的后果越严重,最后甚至可能直接“杀死”项目。

误区二:重“技”轻“需”

技术人员或多或少都有些迷信“技术万能”,认为最新、最好的技术一定能帮助项目获得进一步成功,有些从技术人员转型的项目经理也继承了这种思维。

对于项目来说,技术固然很重要,良好的技术能解决项目中的许多问题。但是对于项目而言,使用技术的人才是最重要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存在最完美、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好”技术,只有最适合项目的技术。

例如,著名游戏厂商任天堂名下的产品在推出时无一款是当时最先进的配置,甚至被认为是过时的。但他们把注意力集中于用户本身需求和体验上,以至于在2018年推出的产品“Nintendo Labo”中竟然直接采用了纸质部件,如此“低技术含量”的产品却广受市场好评。

这正是因为任天堂的项目经理明白,技术只能是项目的辅助而非项目的主导,所以他们更加注重项目本身,把用户需求放在了首位。

反观过去,由于采用了不合适的超前技术而导致“猝死”的项目也不在少数,比如苹果公司1993年就推出的MessagePad,可以说是iPad的鼻祖,虽然其技术强大、功能丰富,但完全不能适应当时消费者的使用环境,从而一败涂地。

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又烦琐的工作,技术人员虽然参与到项目实施过程中,但对项目管理的认识只能说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因此,技术人员要想成功转型项目经理,还是要站在项目成功和组织战略落地的高度,跳出技术的思维窠臼,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01009A0EAKK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