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BIM案例分析—地下空间工程

一、项目简介

地下空间工程是指在地面以下的岩体或土层中修建地下建(构)筑物的工程,包括交通运输工程、工业与民用工程、市政工程及地下综合体,在解决土地紧张、交通拥堵、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城市建设和改造的重要部分。

纵观漫长的历史,人类从来没忽视过地下空间的开发价值,尽管不同历史阶段的文明各有特点,但在争取生存的过程中,人们都不同程度地利用着地下空间。从原始“穴居”到突尼斯玛特玛塔的“地下村庄”,从中国西北下沉式“窑洞”到现在的“地下都市”,地下空间利用的深度及广度不断得到深化和发展。

二、城市化进程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地下空间工程建设发展迅速,改善了城市交通环境,节约了土地资源。但由于地下工程多属隐蔽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等存在诸多问题。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协同设计体系与技术规范不完善;施工信息管理手段落后;运营维护难度大。

如今,BIM技术已在我国地面建筑许多项目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BIM技术的案例多集中在城市地下交通。要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需通过BIM技术实现信息建模,并应用到地下空间工程的各个阶段。

三、前期规划阶段

BIM应用于地下空间规划,旨在建立一个信息模型。该模型能反映拟建工程的地下空间环境,包括地下空间资源数量、周边已有地下建筑物以及地下管网系统布局。在此基础上,分析拟建工程与已有工程的相互关系,利用BIM系列软件强大的建模、渲染和动画技术进行多方案3D模型的预演,合理选择拟建地下工程的空间布局、结构形式,并构建资源系统、市政系统、环境系统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指标体系,从而使地下空间总体规划定性控制定量化,定量控制具体化,定位控制准确,增强总体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四、设计阶段

地下空间工程设计主要包括总平面设计、建筑细部设计、结构设计和机电系统设计等。设计决定地下空间工程建成后的工程实体能否发挥其设计功能。利用BIM技术,进行合理设计,预留维修空间,合理布置地下管线,便于后期的顺利施工和运营维护。

三维建模是BIM技术与地下空间工程设计有效结合的前提。整合参数化设计等BIM技术优势,制定全面并具有可实施性的应用流程,构建全生命周期的BIM设计平台,在BIM三维环境中进行设计、分析与优化。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01112A08SB0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