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你好,太原地铁!携带绿色、智慧、人文“基因”走来

12月26日12时,太原地铁2号线正式开通,太原人终于在自己家门口坐上了地铁。

市民早早来到地铁站,有的自拍留念、有的全家出动感受地铁速度……在地铁站厅、站台、车厢里,前来体验乘坐地铁的市民络绎不绝,他们带着欢喜和地铁“合影”。

截至当日20时,太原地铁2号线客流量突破12万。

市民坐上了崭新的地铁

坐地铁回家的人群

母女二人在看线路图

一家人在地铁旁合影

志愿者为市民服务

电梯和楼梯都很方便

太原地铁2号线

携带绿色、智慧、人文“基因”走来

全国第一个首条线路即采用全自动运行的城市;

全国首个承载全自动运行系统的云计算平台;

全国首条线路所有进出站闸机全部采用基于人工智能的人脸识别技术

……

您知道吗?

携带绿色、智慧、人文“基因”

太原地铁2号线打造一个个“第一”

为太原市民打造了舒适、快捷的乘车体验

12月26日,太原地铁2号线开通首日,山西晚报全媒体记全媒体者带你一起了解它风驰电掣的背后。

1

绿色地铁 高舒适、低能耗

自然补风降低二氧化碳浓度

走进大南门站,宽敞的站厅里,微风阵阵,给人舒畅的感觉。

“为打造‘绿色地铁’,让市民出行更加绿色,太原地铁在前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中,引入了更多的绿色理念和方法。”太原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总工办主管段盼平介绍,太原地铁2号线将体育馆站、电子西街作为示范站,进行节能创新技术应用,对地铁车站环境控制与节能运行的全过程管理,实现地铁车站节能目标,已列入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通过与清华大学江亿院士团队合作,应用新技术,在通风系统的作用下,实现了站内空气的顺畅流通。

“呼呼呼!”站厅环控机房内,无数根银白色的通风管道正在工作着,对站内的空气换气。隔壁房间,庞大的磁悬浮离心式压缩机伫立中央,利用制冷循环蒸发器直接对空气进行处理,在原来的基础上取消了管路、调节阀门等设施,大大降低了环控系统的复杂程度。

地铁环控系统也称通风空调系统,分为环控大系统、环控小系统及隧道通风系统。此系统通过综合调节,使车站及隧道内环境中空气的温度、湿度、气流速度、空气的品质、噪声均达到合格要求,为地铁车站和隧道创造舒适、良好的环境。

段盼平介绍,进入夏季,环控系统通过变频调节排风机的排风量,达到调节自然补入新风风量的目的,在调节密集场所二氧化碳浓度的情况下,减少了空调机组的新风负荷,节省了夏季通风所需的能耗。环控机房内配置的消声器、电动风阀等设备,提升了通风系统的节能性与环保性。

据了解,太原地铁2号线在施工过程中,反复优化环控方案,根据站台、站厅等公共区域的空气流通及环控需求,利用从公共区域出入口流入的渗风,合理设计通风管道,降低站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大幅降低了能耗,真正实现了“高舒适、低能耗”的“绿色地铁”。

而太原地铁控制中心作为双认证项目,是以“美国LEED 金级”、“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运行”为标准,进行海绵城市专项设计,设置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等设施,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增强城市防涝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比如,采用热回收新风机组,有效利用排风中的能量,达到节约运行费用的目的。建筑屋面设置绿化,屋顶绿化面积比例30.27%,减少了太阳辐射对室内温度的影响,有效与大自然结合。

一系列绿色技术、措施的应用,使控制中心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办公建筑,也是山西省第一个进行双认证高星级的绿色建筑,被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授予: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中的最高星级——三星级。

2

智慧地铁

列车自动唤醒、出库、洗车、休眠

这几日,趁着太原地铁开展乘车测试活动的机会,省城市民纷纷前来各个站点打卡。站厅里,最显眼的地方当属闸机上的人脸识别系统和自助售票机。

AFC系统,即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是整个地铁运营系统中的“智能管家”与“忠诚卫士”。它集计算机技术、信息收集和处理技术、机械制造于一体,实现轨道交通售票、检票、计费、收费、统计、清分、管理等功能,便捷和准确性大大优于传统的纸票售票方式,是轨道交通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体现。

吕欢介绍,9月25日,第一批AFC系统设备正式亮相太原地铁。如今,随着太原地铁2号线开通初期运营,实现了全通道人脸识别乘车功能,通过后台AI算法的迭代优化,不断提升人脸识别的速度和准确率,可支持乘客戴口罩刷脸乘车,不仅为乘客提供了多元化的乘车支付方式,也能够有效减少接触,提高防疫能力。

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现场做了一个测试,进站时,将脸部对准闸机上的人脸识别设备,“嘀”的一声,即可快速通过。据测算,乘客无论持哪种票进站,最多1.5秒就可通过一人,1分钟可通过40人左右。

太原地铁2号线沿途经过大型居民区、高科技园区、繁华商业区,是一条极具特色的交通干线,全线采用全自动运行、城轨云平台、云计算、互联网支付等新技术,充分保证运营的效率、安全、智能。

作为全国第一个首条线路即采用全自动运行的城市,太原地铁2号线也是全国首个承载全自动运行系统的云计算平台。该平台是以行车为核心,电力控制、环境控制等深度融合的综合调度指挥系统,实现列车的自动唤醒、出库、运行、进站、开关车门、离站、折返,洗车、回库、休眠等功能,有效提升运行组织的灵活性和运维性,进一步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系统的安全和效率,提高整体的运营水平。

全自动运行系统具备更高安全性及可靠性、更低的运营成本、全过程自动防护等优势。正常情况下,该系统无需人为干预,以降低运营人员整体劳动强度,提升了整体运行可靠性。全自动运行线路通过中心和车载设备对列车进行精准的启动、制动控制,优化加速、减速曲线,达到节约行车能耗的效果,相比传统线路能显著提高行车效率,提升平均旅行速度,降低行车间隔。

3

人文地铁

全国第一条地下艺术文化走廊

12月26日,家住尖草坪区的高军陪着老母亲,从尖草坪站出发,一路来到大南门站,不仅在漂亮的站台里拍照、留念,还欣赏了站厅现代化的装修风格,以及“太”字造型的出入口。“这地铁修得真好了,又快又稳,一下就到站了。”高娟开心地说,坐地铁、游山西,今天乘坐着家乡地铁,带母亲到迎泽公园逛了逛,可比以前方便多了。还在站厅里看到了山西的各种文化宣传。

太原地铁2号线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利用车站空间和太原地铁听景APP的一体化运营,以多元艺术手段,多维度展示山西和太原厚重的历史文化,打造成为“游山西读历史的重要旅游集散中心”,构建太原乃至山西的重要文化地标。

全国唯一的“淡化商业广告”,实现以历史文化为载体的艺术展陈;

全国第一家引进国外知名艺术家参与地铁艺术品创作,实现以世界艺术语言诠释山西历史文化的理念;

全国第一条地下艺术文化走廊,将会是太原乃至山西的重要文化地标和文化品牌;

全国第一家开发人文旅游APP,实现艺术品展陈与旅游景区景点的互动

……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游山西就是读历史,太原地铁2号线通过“文化传承+商业广告”的创新,实现了全国领先的行业模式。

太原地铁2号线车站装修设计总体负责人李志阳介绍,全线车站装修以“寻梦晋阳”为主题,装修造型提取了中国古建筑的结构和色彩元素,结合车站空间特点,以“暖黄灰”作为空间的主要色彩格调,打造“秩序、逻辑、大气、舒朗”的空间氛围,在保证简洁大气的前提下,于细节处展现当地特色文化。

23座车站按照装修类型分为10座特色站、9座标准站及4座裸装站。其中——

10座特色站一站一景,赋予具有山西特色、太原特色的文化主题;

9座标准站提取了中国传统建筑坡屋顶的造型元素,以土黄和浅灰作为空间色调,强调标准化,便于建设和维护;

4座裸装站运用混凝土设计装修技术,展现都市工业本色风格,通过文化、艺术、广告与灯光的有机结合,体现高品位的空间体验和良好的视觉纵深体验。

全线共有113个出入口,府城内出入口色调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府城外采用“暖白色”基础色调,以简洁明快的现代感实现历史与现代的融合。设计原则以“太”字为基本造型,府城外采用标准设计,府城内结合城市风貌实现“一站一景”。

设计特点与太原地铁Logo一致,强化了地铁的识别性;

以”太“字凝练了太原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以”平顶四柱“造型,展示了太原作为古都和省会的稳重与深沉。

而采用的”钢结构玻璃幕墙的形式,“太”字型钢结构骨架,体现了山西人民“信义、坚韧、创新、图强”的文化精神。

END

采写: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薛建英

摄影: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寇宁

视频拍摄: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李永江

杜金栋、赵亮

视频制作: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赵亮

编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刘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及时删除

值班主任:山西晚报李飞飞

值班编审:山西晚报叶恒

你会

收获更多

请点亮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01227A0G007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