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刘兹恒: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过去和未来

进入专业图书馆界交流平台,分享交流一手馆情

敬请关注图书馆报微信

刘兹恒 | 文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

对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回顾,我们主要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其分为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分别从组织机构、内容建设和具有代表性的实践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它代表了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昨天”和“今天”。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这个阶段,图书馆按照文献处理业务流程划分工作机构,组建采访编目、典藏流通、参考咨询等部门。当时文献资源建设这个词还没有出现,还叫藏书建设或者馆藏建设。在指导思想上,注重收藏,追求“大而全”或者“小而全”;在藏书体系上,以个体馆藏布局为主,追求自己的藏书体系完善;在馆藏资源类型方面,以印刷型书刊资料为主,同时兼顾一些非书资料的采集。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方面,文献资源的协调建设与资源共享在图书馆形成共识;另一方面,电子资源开始在文献资源建设中得到了重视。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电子文献开始大量出现,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不再局限于纸质文献,而是在加大纸质文献资源建设力度的同时,增加电子信息资源建设、深化计算机网络服务,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在此期间,我国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体系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了充实和完善。

第三阶段(21世纪初至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带来了很大影响。网络环境给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带来了管理观念的改变、管理模式的改变、馆藏载体的改变以及采访工作方式的改变。图书馆经历了从传统图书馆到电子图书馆到虚拟图书馆再到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过程。这一阶段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内容包括:传统纸质文献资源、电子文献资源及网络虚拟信息资源的搜集、组织和整合。各图书馆都加强了有特色的纸质文献的数字化建设;同时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搜集、组织和揭示;特别是侧重网络综合性信息资源、网络专题文献资源和数据库资源的建设。

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

从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三个阶段不难看出,每个阶段的发展中,信息技术都起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

(1)知识、信息的记录方式转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改变了对知识、信息的生产、存储、描述、分配与获取的方式,使得图书馆馆藏从纸质文献一枝独秀逐渐发展为与缩微资料、视听资料和计算机可读磁带、磁盘、光盘等多介质载体并存。而不断发展的信息网络则将成为未来信息资源最主要的载体之一。

(2)馆藏结构的变化

图书馆的馆藏空间由单一的物理空间演变成物理空间(书库)与虚拟空间(网络)并存。

(3)知识、信息的传播方式转变

网络化带动了虚拟馆藏的建设,信息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可转换性和可传递性、共享性和时效性等特征使得信息传播具有了多向性。图书馆利用电子文献传递技术对馆内外信息资源进行远程获取与传递,为信息资源建设增加了新的内容。

由此可见,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主要是基于文献处理业务,集中在文献资源本身的建设上,建设的重点主要表现在统筹不同类型的资源,同时保持重要文献、特色资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第三阶段的重点则在空间和服务上,资源建设和服务融为一体,更加强调优化图书馆服务空间,重视用户的需求及体验。

总结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经验,主要是以下几点:第一,必须以服务引导资源建设。如果不从服务的需要出发去建设文献资源,资源的质量将难以提高;第二,最大限度满足读者的需求是文献资源建设的基本宗旨;第三,图书馆要从围绕馆藏来组织服务变为围绕服务来建设资源;第四,文献资源建设必须包括服务,而服务中也必然会包括资源建设。也就是说,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与服务已经融为一体,信息资源采访人员必须通过参与图书馆服务,主动了解读者的需求,有的放矢地去采集文献。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强调的“在服务中建设资源”的基本含义。

文献资源建设的重新定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e-Science环境已现端倪,数据密集型科学研究第四范式呼之欲出。同时,商业出版模式的垄断趋势对学术交流效率的束缚催生了开放存取运动的蓬勃发展,语义技术的不断成熟则推动信息知识化以及知识关联、重组和计算成为可能。这些因素共同推动文献资源形态与传播利用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文献资源建设模式无法应对这种变化,因此必须从更广义的信息资源角度来重新定义文献资源建设的内涵,拓宽文献资源建设的领域,深化文献资源建设研究的层次,把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扩展为信息资源建设。

信息资源建设研究与新技术结合

信息资源建设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和保障,数据库系统、数字资源整合技术、长期保存技术、网络信息资源导航技术、信息可视化技术、信息安全与保护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都是信息资源建设的相关技术。从发展趋势来看,信息资源建设将进一步融入到“大数据”与“互联网+”的环境之中,主要表现为大数据、“互联网+”环境对馆藏建设、数据存储与挖掘的影响,以及大数据技术在信息资源共享、特色资源服务中的应用。大数据技术可实现关联数据,对数据挖掘有着深刻的影响。通过数据挖掘,可预测读者的需求,实现信息资源按需采购。而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云计算应用于图书馆,促进了数据资源的长期保存,实现了信息资源云端共享,将使信息资源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以信息资源建设的变革为研究重点,重视价值构建和推广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方式、管理模式以及工作理念的变革将成为信息资源建设研究的重要内容。从纸质资源到数字资源、从信息服务到知识服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越来越注重自身价值,也影响着图书馆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新技术对图书情报工作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信息资源建设更加注重整体性。图书馆应打破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通过先进技术手段,围绕信息资源建设核心,形成新的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面向社会开展信息资源推广。为此,信息资源建设的作用和价值研究需要被置于图书馆整体发展中考虑,要加强信息资源公益性、可推广性及图书馆公共价值等相关性的研究。

信息资源建设向多领域扩展,构建全社会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整合、信息资源共享等仍是图书情报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焦点,但所关注的对象不再局限于图书馆,而是扩大到图书馆之外。如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将要研究如何实现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文化馆的数字资源整合,让不同公共文化机构的数字资源能在同一个平台上共享。进一步,研究者将关注如何构建涵盖政府信息资源、企业信息资源、公共领域信息资源的社会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实现全社会的信息资源共享。

加强信息资源建设标准化研究

我国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目前已经进入了关键时期,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项目相继开展,已经形成了NSTL、CASHL4和CALIS4等全国性的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但它们之间并不相互兼容,并未达成统一的信息资源建设标准。目前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针对信息资源建设所制订的标准还严重不足。在信息资源建设方面,需要加快制订的标准包括:信息资源建设内容标准、信息资源采访标准、信息资源描述标准、信息资源建设服务标准、信息资源建设管理标准等。信息资源建设标准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同时加强规划制定、组织设计、制度保障等方面的研究。

以项目为依托,推动信息资源建设实践研究

一直以来,我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研究单一地指向信息资源建设本身,而较少与图书馆的其他创新服务结合起来考虑,如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学科服务和智库建设等,这些工作都是与信息资源建设具有较强关联性的项目。信息资源建设与图书馆其他服务活动的融合可以产生更好的服务效果。同时,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开放存取、移动阅读等新技术、方法的改进,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会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对这些因素的研究将成为推动信息资源建设发挥更好效果的基本条件。

随着全球信息化步伐加快,图书馆也经历着环境和自身的信息化。不管环境怎么变化,我们相信,文献资源仍将然是图书馆发挥职能的重要基础。CL

编辑:胡倩倩 路月

本文刊登于《庆祝〈图书馆报〉创刊十周年特刊》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01230A0F3NJ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