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mRNA新冠疫苗火热背后,一个百亿赛道正在崛起

mRNA技术因为新冠疫情而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行业正在进入加速期。

8月23日,辉瑞/BioNTech的新冠疫苗获得了FDA的正式批准(16岁以上人群),FDA希望全速推进疫苗接种速度。事实上,mRNA新冠疫苗于2020年12月开始陆续投产,数据显示,这给全球mRNA药物行业带来超过69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增幅。

除去新冠疫苗来看,2018年全球mRNA药物市场规模为34.3亿美元,2020年上升至39.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63.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2%。

mRNA疫苗为何受到市场重视?因为其技术路线更加前沿,mRNA药物是将修饰mRNA分子送入细胞质,利用细胞质内的自有核苷酸进行转录表达,生成所需要的蛋白质,在理论上,mRNA能够表达任何蛋白质,因此可以治疗几乎所有基于蛋白质的疾病。

根据最近智利卫生部公布的数据,从预防新冠病毒有症状感染的情况来看,辉瑞(mRNA)疫苗效果最佳,预防率为87.69%。和灭活、腺病毒载体、重组蛋白疫苗相比,mRNA疫苗生产工艺简单,开发速度快,无需细胞培养,成本低,最适合应对新冠病毒。

钛媒体制图;数据来源:公开资料

除了疫苗之外,mRNA技术在肿瘤治疗上有非常显著的效果,有助于中国解决日益严重的癌症发病问题。

针对mRNA技术领域的投资,目前已经进入快车道。《2021中国mRNA治疗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全球的机构投资者已经发现其中的机会,过去5年,全球有80多个项目筹集约90亿美元的资金,全球2020年mRNA技术领域的投资金额,增幅达到了780%,大部分投资对象为专注于针对新冠病毒疫苗开发的医药公司。

mRNA疫苗制造商BioNTech(BNTX.US)、Moderna(MRNA.US)股价也坐地起飞,年内涨幅分别高达369%、294%。上市公司之外,这一新兴领域也涌现出众多创业公司,一个多方博弈的市场格局正在形成。

内地尚无mRNA疫苗获批,谁能拿下No.1

新冠疫苗研发之初,中国尝试了5种技术路线,分别是灭活疫苗、重组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DNA/mRNA)。

国药、科兴的灭活疫苗先行一步获批,康希诺生物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后来居上,康泰生物的灭活疫苗、智飞生物的重组蛋白疫苗也在今年被授权紧急使用。国内至今还未有mRNA疫苗获批。

国内的mRNA疫苗有两个阵营,一个是由复星医药(02196.HK/600196.SH)合作BioNTech代理引进的“复必泰”,今年1月、2月,复星医药代理的mRNA疫苗分别在中国香港和澳门紧急使用,并在7月向台积电售出计1000万剂。7月14日,复星医药(港股)在股东大会上表示,药监局对“复必泰”的审定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专家评审已经通过了,目前正在加紧进行行政审批阶段。

另一个是以沃森生物(300142.SZ)、西藏药业(600211.SH)、丽珠集团(000513.SZ)等为代表的自研mRNA疫苗阵营。从进度来看,沃森目前居首,即将启动III期临床试验,排在第二位的是丽珠集团,即将启动I期临床试验,西藏药业进度最慢,仍在临床前阶段。

2020年初,冠昊生物(300238.SZ)表示将与美国参股公司ZY therapeutics开展mRNA疫苗研究工作,但没有后续研发进度更新。今年6月,自研mRNA疫苗再添一员——欧林生物(688319.SH)。

纵观国内自研mRNA疫苗的企业,最大的共同点是并非上市公司独家主导疫苗研发,每一个赛道玩家的背后都站着一家mRNA技术公司。

沃森生物的背后是艾博生物,丽珠集团与丽凡达生物捆绑,西藏药业联合斯微生物,欧林生物和嘉晨西海达成了合作。

新冠病毒mRNA疫苗研发赛道,上市公司前赴后继,从资本角度考虑,巨大的疫苗需求能带来丰厚的商业回报。

近日,辉瑞(PFE.US)和Moderna都公布了2021年二季度财报,疫苗销售额抢眼。辉瑞mRNA疫苗Q2销售额达到78.78亿美元,整个上半年销售额113亿美元,全年销售指引由260亿美元上调至335亿美元;Moderna公司的mRNA疫苗Q2销售额 41.97亿美元,上半年销售额59亿美元,全年销售指引为200亿美元。

根据中银证券研报此前表述,公认的灭活疫苗的保护期约6个月,根据我国新冠疫苗接种剂次趋势,2021年底将出现第二轮新冠疫苗的需求潮。目前,德尔塔成为国内新一轮区域性疫情防控中的主要入侵变异株,缩短达到群体免疫的时间要求提高,疫苗接种需求也再次提升,mRNA疫苗因其自身具备的优势而成为二级市场公司重注的方向。

新冠mRNA疫苗,优势几何?

在防御新冠疫情这场全球公共卫生运动中,mRNA疫苗是对人类第三代疫苗技术的首次尝试。

灭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是第一代疫苗技术,其原理是先培养病毒,再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具有感染性的病毒杀死,但同时保持其抗原颗粒的完整性,使其失去致病力而保留抗原性。灭活疫苗则是通过递送抗原来激发人体特异性免疫反应。最早的牛痘疫苗就是减毒活疫苗。

重组蛋白疫苗是第二代技术,是指通过化学分解或有控制性的蛋白质水解方法,筛选出具有病毒特征性的免疫活性片段,再将这些片段利用蛋白质或多肽人工合成制成疫苗,呈递这些成分就会诱导人体产生免疫反应并生成抗体。常见的乙肝疫苗、HPV疫苗采用的正是重组蛋白路径。

第三代疫苗技术又分为DNA疫苗和mRNA疫苗,日前,印度紧急获批DNA疫苗ZyCoV-D上市,mRNA新冠疫苗于去年末通过临床试验、正式投入市场、大范围接种,是这一技术路线的“首秀”。

相较于前两代疫苗技术,mRNA疫苗最大的不同在于不是直接呈递抗原或免疫活性片段这些外源性物质诱导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而是通过将病毒的部分mRNA片段注入人体细胞内产生抗原,再由此激发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形成免疫记忆。

丁香医生签约作者、知乎医学话题下优秀答主杨嘉煜将mRNA疫苗的作用原理描述为一场自然状态下的病毒入侵模拟——“病毒攻入人体、核心成分进入细胞、利用细胞内成分大量复制、体内传播扩散”

不同的是,mRAN疫苗中的mRNA片段仅能被翻译成为只有免疫活性而不致病、传染的某种抗原蛋白,这种抗原蛋白被复制得越多,就能越持久地激活和巩固特异性免疫,直至mRNA 被RNA酶降解,这是一个可以短暂持续的过程。

理论上,灭活疫苗一次性呈递的抗原数量确定,这些抗原的降解时长就是疫苗能持续激活免疫的时长,而mRNA疫苗是指挥生产抗原蛋白,受到疫苗剂量的限制较小,能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保持高抗原水平,形成的特异性免疫记忆也就更强,再有病毒入侵时,免疫应答更快。

除此之外,在应对病毒变异方面,通过编辑基因序列研发的mRNA疫苗也具备一定的优势。mRNA疫苗指导核酸翻译的抗原蛋白是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S蛋白)——被称为打开人体细胞的“钥匙”,S蛋白发生明显变异并使病毒维持相同感染能力的几率较小。

反观灭活疫苗,呈递的抗原并非一定是特殊的S蛋白,而是病毒携带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抗原。在病毒发生变异后,关于有效性,灭活疫苗要比mRNA疫苗经受的考验更严峻。

作为第三代疫苗技术路线下的新产物,关于mRNA疫苗的副作用、保护率等方面的研究和质疑也不在少数,mRNA疫苗也还存在延长降解时间、改进递送系统等待攻破的技术难题。但跳出新冠疫苗赛道,在更宽泛的制药领域,疫苗的成功为mRNA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开了个好头。

抢注下一代mRNA技术

Moderna、BioNTech因为新冠mRNA疫苗而被熟知,但这两家公司在对mRNA技术的探索远远不止于此。

在国际上,2010年成立、2018年上市的Moderna,2008年成立、2019年上市的BioNTech,以及2000年成立的CureVac(CVAC.US),是mRNA被成功提取至今的60年时间里,在这一领域探索中走在世界前列的三大巨头。

1960年,mRNA被首次成功提取,2005年,科学家发现修饰后的mRNA都可逃避免疫传感器的信号识别,RNA疗法的诞生,2010年开始,关于mRNA技术的研究开始向制药、疫苗等方向推进。

这一年,Moderna成立。接下来,Moderna拿到了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的投资,研究方向是为由寨卡病毒和HIV引起的疾病研发mRNA疫苗。凭借其利用mRNA技术修复心脏病发作时受损心脏组织的疗法,Moderna还获得了阿斯利康的投资。而早于Moderna成立的BioNTech,也已经与辉瑞合作开发mRNA流感疫苗。

mRNA技术主要的应用领域涵盖肿瘤、传染病、蛋白代替疗法等。海通证券去年末发布的研报显示,从各适应症临床试验数量来看,肿瘤最多,占比近75%,新冠疫苗之外,mRNA药物研发主要处于临床I期和II期,临床进度最快的是肿瘤药物。mRNA三巨头中,Moderna和BioNTech肿瘤相关的研发管线最丰富。

图源于头豹研究院

mRNA也吸引了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他不久前表示:“医学的未来是mRNA,基本上你可以使用mRNA治愈一切。它就像一个电脑程序,你可以对其进行编程以执行所需的任何操作。你甚至都可以变成蝴蝶。”

mRNA三巨头已经是各大药企争相合作的“香饽饽”,辉瑞押注BioNTech开发mRNA疫苗;赛诺菲与BioNTech一起研发肿瘤免疫疗法,和CureVac合作开发疫苗;默沙东合作Moderna开发并商业化5种针对病毒性疾病的疫苗,以及个性化癌症疫苗。此外,礼来、阿斯利康、杨森、GSK等都与mRNA技术公司达成了具体的药物研发合作。

在国内的mRNA技术赛道,现有8个主要玩家。合作研发新冠疫苗合作之外,已经上市药企公司也在抢注下一代mRNA技术,甚至出现了“一女四嫁”的情况。

钛媒体制图;数据来源:天眼查、钛媒体TMTBASe

2019年注册成立的嘉晨西海与康泰生物、欧林生物、天境生物、君实生物四家上市公司达成合作。其中,天境生物的方向是合作开发抗肿瘤抗体药物,君实生物的重点在肿瘤、传染病、罕见病等领域的新药项目,灭活新冠疫苗已经获批附条件上市的康泰生物,与嘉晨西海的合作方向是人同传染病疫苗。

重组蛋白新冠疫苗已经获批附条件上市的智飞生物,购入了深信生物10.189%股权,康希诺生物与Precision NanoSystems(PNI)达成合作,聚焦mRNA的技术含量最高的环节——递送mRNA的纳米脂质颗粒(LNP)技术。

在一级市场,上述8家mRNA技术公司可以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其中7家公司最新一两年融资在今年完成,蓝鹊生物、艾博生物、深信生物在2021年各自完成了两轮融资。

领域探索方面,国内的mRNA企业目前功力尚浅。斯微生物是国内成立最早的mRNA制药公司之一,在研管线比较丰富,涵盖传染病预防和肿瘤免疫治疗两方面,具体有新冠疫苗、结核疫苗、流感疫苗、个性化肿瘤疫苗、HPV疫苗等。丽凡达生物的管线布局也较为密集,包括疫苗、肿瘤、蛋白补充、医美。

虽然,国内mRNA企业的技术积累还难比肩国外,但押注下一代mRNA技术的风,已经吹热了国内的市场。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丨杨亚茹,编辑丨孙骋)

头图源于视觉中国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www.tmtpost.com/5601764.html?rss=qcloud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