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学术人文|第四届逻辑与论辩国际会议暨新一代人工智能驱动的逻辑学研究高端论坛成功举行

会议报道

2021年10月20 - 22日,第四届“逻辑与论辩”国际会议(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ogic and Argumentation, 简称CLAR)暨“新一代人工智能驱动的逻辑学研究高端论坛”(Seminar on Logics for New-Generat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NGL)在浙江杭州成功举办。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由浙江大学主办、浙大城市学院承办。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卢森堡、意大利、荷兰、瑞典、阿根廷、捷克、波兰、巴西、日本等国家的100多名学者参与会议,对逻辑学、人工智能、哲学、法学等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展开深入的交流。

一、开幕式

开幕式在10月20日上午举行,由浙大城市学院校长罗卫东教授、浙江大学人文学部主任黄华新教授致辞,由浙江大学廖备水教授主持。作为CLAR系列会议发起人和组织者以及本次NGL会议主席,廖备水老师回顾了CLAR会议的历史与传统,对参与会议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CLAR会议程序委员会的三位主席——意大利布雷西亚大学Pietro Baroni、德国柏林自由大学Christoph Benzmüller 和中国中山大学王轶先后致辞。Baroni教授介绍了本次会议的议程、特邀报告以及最佳论文,他将CLAR会议比作桥梁,它是“文化之桥”,为东西方交流提供了平台,称得上是逻辑与论辩领域的丝绸之路;它是“学科之桥”,参会人员来自不同的学科背景,逻辑学、人工智能、哲学、法学等多个学科交错相通;它还是文理交叉的桥梁,是人文的汇聚,也是科学的殿堂,既能促进科技发展,又始终保持和渗透着人文关怀。Benzmüller教授在德国国会大厦前,对参会者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会议圆满举办。王轶老师回顾了CLAR会议从创会之初的筚路蓝缕到发展壮大的过程,对程序委员会成员间结下的深厚友谊表示赞赏。

浙大城市学院校长罗卫东教授致辞

浙江大学黄华新教授致辞

浙江大学廖备水教授主持

二、会议数据

01

五十八篇投稿

本届CLAR会议共收到58篇投稿,由程序委员会以匿名评审方式筛选出20篇长论文10篇短论文及论文摘要收入Springer LNAI国际会议论文集。会后将在知名国际SCI期刊《逻辑与计算》(Journal of Logic and Computation,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以专刊形式出版相关优秀论文的扩展版。

02

五位国内外领军学者作特邀报告

会议还邀请了国内外的五位领军学者作特邀报告,他们分别是熊明辉(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教授)、Giovanni Sartor(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教授)、Ken Satoh(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教授)、Guillermo R. Simari(阿根廷国立南方大学教授)、Anette Frank(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

03

七位国内相关领域学者作特邀报告

本届NGL会议共邀请了7位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作逻辑学和人工智能交叉研究方向的特邀报告。他们是:清华大学蔡曙山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邹崇理研究员、四川大学与南开大学任晓明教授、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周熠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代建华教授、中山大学刘虎教授、陕西科技大学张小红教授。

04

三天会期,多方支持

此次大会为期三天,在本地会务主席浙大城市学院郁全胜教授的大力支持下、在本地会务主席中山大学董惠敏助理教授与浙大城市学院、浙江大学组成的本地会务团队的积极配合下,得以顺利召开。本次会议得到了浙大城市学院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一代人工智能驱动的逻辑学研究”(项目号:20&ZD047)的共同资助。本次CLAR的最佳论文奖得到了Springer出版社的资助。

三、会议具体内容

在NGL会议部分,10月20日的首场报告是蔡曙山教授的“生命进化与人工智能——对生命3.0的质疑”,他在达尔文物种进化论和现代综合进化论(基因进化论)的基础上,根据人类认知五层级理论,创立了心智进化论,并得出结论:生命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人类永远不能也不可能充当上帝,更不可能是宇宙万物的主宰。邹崇理研究员作了题为“中庸之道的方法论作用——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和逻辑的实践”的报告,提出要结合科学的实践,进一步发挥中庸之道在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重要作用。任晓明教授报告了“休谟的因果性问题与因果推断的逻辑”,指出因果推断的研究使得人工智能的实现有了些许可能性,他呼吁人工智能与哲学界合作共进,将人工智能研究推向一个新阶段。

10月22日,周熠研究员作了题为“从知识图谱到知识方程”的报告,他分析了知识图谱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介绍了知识方程的强大功能,并展示了其在自动数学答题中的良好效果。紧接着,代建华教授报告了他的研究“不完备信息度量与处理初步研究”,他指出信息的不确定度量是一个重要问题,面对不完备信息系统,试图从粒计算与熵两个角度来构造不确定度量准则,从理论上讨论其合理性,并探讨将其应用到复杂信息的属性约简之中。刘虎教授作了题为“社会化信念分布的均衡——迭代信念融合与信念修正研究”的报告,他用社会选择理论作为工具研究逻辑学,探讨如何将逻辑公式化的个体信念融合为群体信念,并分析了这种融合的动态性。张小红教授的报告题目为“基于半重叠函数的新的模糊推理算法”,他首先提出半重叠函数,其次基于半重叠函数提出一种新的模糊推理算法,最后展示了此算法的一些应用。纵观NGL的报告过程,大家的意见得到了直接的、充分的交流,现场时而讨论热烈,时而掌声雷动,弥漫着浓厚的学术气息。

在CLAR会议部分,10月20日首场报告由Benzmüller教授和意大利布雷西亚大学Massimiliano Giacomin主持,包括特邀报告在内共有报告7个。其中,熊明辉教授作了题为“解决司法概率论中的科恩悖论”的特邀报告。他指出科恩悖论是司法概率论中的重要问题,其解决方法分为两种:概率主义和解释主义,其前者包括法律概率和贝叶斯决策理论;后者包括相对可行性理论;近年来,两种方法开始趋于融合。熊明辉教授用相对可行性理论为概率主义方法提供辩护。随后,Massimiliano Giacomin作了题为“抽象论辩中关于分解的一般理论”的报告浙江大学陈锦盛以“作为对演绎论辩的抽象的基论辩”为题作了精彩的报告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Marcos Cramer作了题为“论证的可相容集相干导向接受性的选择优先语义”的报告卢森堡大学Jeremie Dauphin作了题为“抽象论辩的新的弱可相容语义”的报告法国图卢兹大学的Vivien Beuselinck以“在渐进语义下限制自我攻击的论证的影响”为题作了报告中南大学的刘正涛作了题为“使用多关注网络对判决文书的提取抽象总结”的报告

10月20日第二场报告由荷兰马城大学Tjitze Rienstra助理教授主持,包括特邀报告在内的报告共有4个。其中,Giovanni Sartor教授的特邀报告题目是“结构化论辩中的说明责任和证明标准”。他首先区分了两种证明责任:举证责任和说明责任,并将目光聚焦于后者。Sartor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用以形式化说明责任的模型,该模型基于“如果具有说明责任的论证是不确定的,那么就应该被拒绝”的理念,这类论证在框架中不会被接受,也不能影响其他论证的接受状态,这也被报告中的多个例子所证实。随后,中山大学陈伟伟报告了“拓扑限制下的集体论辩”,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Martin Diller作了题为“基于假设的论辩下的向前和向后论证灵活争论导出”的报告美国圣何塞大学Adam Pease作了题为“选择一种逻辑来代表自然语言的语义”的报告。每场报告后,以英国伦敦国王学院Dov Gabbay教授为首的听众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提问。

10月21日首场报告由Benzmüller教授和浙江大学罗捷婷博士主持,包括特邀报告在内的报告共7个。其中,Ken Satoh教授作了题为“使用PROLEG推理国际私法中的国际事务”的特邀报告。PROLEG是一种法律知识表示语言,Satoh教授将其用于国际事务推理,给出了具体程序和具体例子。结果显示这一程序对国际私法中的国际事务推理的模拟的成功的。随后,法国图卢兹大学Andreas Herzig作了“带有定性不确定性的抽象论辩:动态逻辑分析”的报告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Tim S. Lyon作了“直觉语法逻辑框架”的报告瑞典于默奥大学Timotheus Kampik作了“抽象论辩中的说明责任”的报告法国图卢兹大学Marie-Christine Lagasquie-Schiex作了“在高阶双极论辩框架的逻辑编码中解决支持环和群体交互”的报告法国巴黎大学Jean-Guy Mailly作了“基于外延的不完全论辩框架的语义”的报告意大利卡拉布里亚大学Bettina Fazzinga作了“一种新冠疫苗信息的论辩对话系统”的报告

10月21日第二场报告由Baroni教授主持,包括特邀报告在内的报告共4个。其中,Guillermo Simari教授作了题为“聚焦论辩过程:抽象论辩的领域语义”的特邀报告。他介绍了反映讨论焦点的必要表示成分,扩展了多话题抽象论辩框架。在这里,论辩框架中的每个论证都有自己的相关域,于是形成了合法防御的领域概念。随后,Timotheus Kampik作了“抽象论辩中的非单调推理的基于原则的解释”的报告荷兰乌得勒支大学Jeroen P. Spaans报告了其研究“结构化论辩中的内部论证强度:一种基于原则的方法”来自希腊塞萨洛尼基亚里士多德大学的Alexandros Vassiliades作了题为“一个多种攻击的论辩框架”的报告,这是本次会议的最佳论文报告,提出了一个区分两种攻击的论辩框架:引出矛盾的攻击和提供防御的攻击,这一报告引起了热烈讨论。

10月22日的报告由Marcos Cramer、王轶、Jeremie Dauphin主持,包括特邀报告在内的报告共13个。其中,Anette Frank教授作了题为“分析和生成计算论证的知识需要”的特邀报告浙江大学李崇慧报告了“将个体偏好聚合进集体论辩”的研究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Bruno Bentzen作了题为“模态逻辑S5的Henkin式完全性证明”南开大学李延军报告了“基于Tableau的Knowing-How逻辑决策过程”法国图卢兹大学的Xinghan Liu作了题为“一种二元分类器逻辑及其解释”捷克科学院的Vit Puncochar报告了“带有公开宣告和公共知识的相关认知逻辑”Ivo Pezlar作了题为“假设的换位符视角和Curry-Howard一致”的报告英国伦敦国王学院Andreas Xydis作了“省略三段论的可靠完全对话系统”报告日本关西学院大学Kazuko Takahashi报告了“如何解决三元悖论?一个拓扑方法”波兰波兹南密茨凯维奇大学Mariusz Urbanski报告了“半否定和对当方阵”的研究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Richard Zuber报告了“带有句子谓词的蕴涵”。最后,会议以中山大学文学锋教授的报告“在假设下的有效性”结束

四、会议总结

本次会议通过论文报告和讨论交流,会议促进了逻辑学、论辩及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的学者的相互了解。会议表明,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研究过程中,逻辑和论辩的理论融合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如何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还需要来自各个领域的研究者的持续探索。另一方面,此次会议也进一步增强了浙江大学和浙大城市学院的国际影响力。

会议合影

编辑:农亮

审核:陈舒舒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11028A07CCG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