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银牛微电子董事长:3D机器视觉风口正起,机器人在爆发前夜

“3D机器视觉风口正起,在技术应用之下,叠加疫情因素,智能机器人尤其是服务机器人品类迎来爆发前夜。”11月25日,银牛微电子董事长兼CEO曲冠诚对AI财经社说。

目前,3D机器视觉主要有结构光、双目立体、ToF(光飞行时间法)三个技术方向。其中,3D结构光技术技术原理是通过近红外激光器向物体投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的光线,再由专门的红外摄像头进行采集获取物体的三维结构,通过运算对信息进行深入处理成像。

3D结构光技术测量精度高,可以达到毫米级,拥有功耗低等诸多优点,更适合用于近距离的人脸识别,在智能手机、刷脸支付等场景拥有巨大潜力。

苹果公司一直看好3D结构光,并在2017年iPhone X中首次搭载该技术,该生物识别方式一直被沿用至今,在今年发布的iPhone 13上亦有所体现。通过不断收购人脸识别技术公司,如PrimeSense、PolarRose等初创型企业,苹果获得了大量3D结构光的相关专利,加上对产业链的控制,围墙也越来越高。

一位手机行业人士向AI财经社透露,由于3D结构光技术容易遇到苹果的专利,手机厂商一度对ToF技术更感兴趣。

ToF技术原理是通过专用传感器,捕捉近红外光从发射到接收的飞行时间,判断并计算出物体的距离信息。具备抗干扰性强等特性,在动态场景中有更为上佳的表现,但相对于结构光技术,ToF技术的缺点在于其3D成像精度和深度图分辨率相对较低,功耗较高。

上述人士坦言,研究一圈发现,ToF更适合大范围的场景识别,安卓阵营在前后摄中针对ToF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落地方案,屏幕指纹仍然还是安卓更青睐的生物识别方式。

相比之下,双目立体有着截然不同的自身特性,其基于视差原理并利用成像设备从不同的位置获取被测物体的两幅图像,通过计算图像对应点间的位置偏差,来获取物体三维几何信息的方法。在场景缺乏特征时,经常会受到性能下降的困扰,因此未被应用在智能手机中。但相对于采用主动光技术的3D结构光等,采用被动光技术的双目更容易克服功耗、发热等问题。

“很难说哪个技术方向更优,这要根据应用场景来看哪个技术更为理想。”该人士认为。

“如果把3D机器视觉看作演出,结构光和ToF只是暖场的,真正的演出会由双目主导。”银牛微电子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战略官白逸向AI财经社强调,目前他们也更关注双目立体。在他看来,双目立体更适合高精尖的场景,例如未来的元宇宙场景下,双目会占据最主要的角色。

3D机器视觉的市场前景广阔且增长迅速,目前已经应用于爆火的“元宇宙”中。据统计,2020年全球VR用户数量已超过千万,到2025年将达到9000万,Meta、苹果等巨头的相继入场,正在给市场充足的想象空间。上述手机行业人士向AI财经社说,这将是一个千亿市场。(文/康嘉林 编/游勇)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11126A0BLAB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