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做了工作之后在数据上动手脚

进入大数据时代以后,很多人都被大数据支配。甚至一些单位都被大数据所左右,要看大数据分析和计算的结果,以此量化工作任务,还要对工作目标细化分工,一步一步完成。虽然看似科学合理,但其实已经把人们牢牢约束在数据的陷阱之内,不能有任何松动的可能。于是,人们就要和大数据斗智斗勇,而不是硬拼。

当一些工作出现问题,甚至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大数据就会对工作做一定的分析和评定,甚至会对产生影响的人们定性,做一定的标记。如此一来,看似精准了,没什么大的纰漏了,可是一旦数据和政绩挂钩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除了大数据操作出现问题,也就是算法出现问题之外,就是误判了。而误判的结果会对管理者造成不利的影响,甚至会让某个管理者因此而丢掉了官职。那么,如何才能应对大数据的误判或者泛化判断呢?

众所周知,大数据是靠算法支撑的,只是改动一下硬件机器并不能改变什么数据,需要从数据源头上考虑,作出改动,才会真正影响大数据计算的结果。但这种明显改动数据源头的做法是要承担责任的,而且还是被人们不理解的,一旦公开就成了丑闻,甚至一些人要承担责任。要是不公开不就行了?起码等于没有发生,人们根本不知道,也就算是真的做出了改动。那么,该如何改动才能骗过大数据呢?

从大数据的信息捕获来看,除了对个人电子设备进行一定的信息捕获,就是依靠地方官员收集数据资料了。大数据不会主动派人收集数据,也不会越过地方官员而分析一部分数据。虽然大数据能够进行无障碍分析,可以超越政治和地域的限制,但是大数据的算法并不允许“越级”计算,以免出现什么大的偏差,闹出什么丑闻。也就是说,在一些大事件面前,地方官员能够第一时间收集很多数据,并且通过数据上报,让上级官员知道最新数据信息,也能让原始数据纳入大数据分析。这就是发生大事情的时候,很多人都要每天上报数据的原因。但是,官员要想改动数据简直易如反掌,只是官员不敢私自改动数据,因为事情发生了,并且暂时不能预测走向,只能靠大数据进行分析预测。要想改动数据,就要在事情出现转机的时候改动。也就是官方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事情进行了一定的影响,而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公开数据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事情一定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也一定会形成好的数据。即使数据不见好转,操控数据的人员也会“相机行事”,把数据弄得很漂亮。渐渐地,数据越来越好,竟然把事情弄好了,也不会出现什么坏的苗头了。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当然不是。而是官员成了第一手数据资料的掌握者,成了资源分工和调配的人。他们手握重权,可以调控很多人员和物资,当然也可以对数据进行一定的修改和控制了。那要是修改之后的数据被公布之后,本来很漂亮,形势一片大好,要是事实上再转坏了怎么办?根本不可能再次转坏了,毕竟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影响了事情发展的总趋势,即便有一些现象出现了不好的转化,官员也会“捂盖子”,不让事情公布,实现一条龙处理方案,毕竟人力物力的投入非常大,已经形成了一条龙处理方案,不怕有什么不好的小事情发生了。可以说,权力多大,“捂盖子”的能力就有多大,而上报的数据永远都是最好的,也是最漂亮的。也就是说,原始数据的修改是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情况下进行的,属于双管齐下的行为,并非只是单纯地修改数据,那样会对事情没有什么益处,反而会让官员背负责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之后,形成了成熟的解决方案,又控制了事情的走向,当然就可以修改一些原始数据,让事情变“好”了。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一切都在可控范围内。

可控范围就包括“捂盖子”的范围,以及人力物力调动范围,一条龙处理方案的解决范围。但是,有些官员误解了这句话的意思,一味强调“捂盖子”的范围,却不进行人力物力的投入,也就是不作为,要是能控制住,当然是好的;要是不能控制住,就会连累自身,只能接受处罚了。于是,作了工作之后,对事情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才可以改动数据,不然大数据才不是那么好骗的,会分析事情的具体走向,并且绘出模拟图形,甚至把影响和波及的人群和区域都要标记出来,还有什么比这样的预测更让处理事情的官员担惊受怕的?那么,他们调动大量的资源投入进去以后,要是还收不到乐观的效果,岂不是成了“瞎指挥”?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而是会做了工作之后,才会改动原始数据,以此瞒过大数据分析。

看来大数据不是万能的,控制原始数据和资源的人才是万能的,而且他们改动数据的手法已经非常娴熟,而大部分影响巨大的事件也会在他们的这种工作套路中消失于无形。看来,正确理解“一切都在可控范围内”,这句话还是相当重要的。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11130A04NBI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