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架构下数字化系统搭建的一些辨析

传统上来说,企业进行数字化有系统搭建的时候,要么采用一个系统,将所有的业务全都涵盖在里面(可能面向中小或者小微企业来说,这种方式更加合适,但其实这种系统内部也是有各种各样的业务功能模块的,只是集成的更加紧密和内部而已)。

要么就搭建各种各样的系统,来实现各个系统之间的集成(一般的大型企业同时也是因为各个业务的侧重点完全不一样,很难通过一个系统完全整合起来,所以就采用分别建立的方式)。这种方式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难以伴随着企业的成长而实现系统的成长,从而使得所谓的分期建设,很大程度上就变成对于前期的推倒重来,这是企业难以忍受和接受的。

这种弊端产生的最根本的一个原因,其实就是因为内部的逻辑是固化的,在柔性可扩充可调整的方面存在着点燃的不足。

从SOA架构开始一直到现在的工业互联网架构,其实核心来说都是希望以服务的方式将数字化业务系统架构拆解开,只有拆解到一定的粒度,才有可能为后续的整合提供的基础。

这里面其实最核心的就是集到两个方面的整合,一个是业务,一个是数据,而这两种整合机制是有着密切关系的(其实,哪里有什么业务处理不需要数据的呢?都是在业务的统领或名目下来开展数据的整合的)。

但是在实际的工业互联网实践当中,其实也是有很多条路子的。

有一种路子就是,其实每个业务甚至说业务流程当中的每个环节可能都是一个微服务,这种服务其实是一个小而全的一个模块(当然了,这种模块还可以分层次的更加细化,变成细粒度的模块的一种组合,这个其实更加有赖于对业务的一种深层理解。

比如,对于MES系统来说,其核心就是业务主线与制造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或者说结构与耦合),这种形式下,每一个服务对数据的使用可能都是独立的,在关于工业互联网的名义下,其实重视的是服务的编排,其实这种方式在某种程度的那是,是一种更加柔性的业务集成而已。严格来说现在能做到这个样子已经非常不错了。

但做成这个样子,其实只是技术上的一种替换或进步,其实在真正的工业互联理念上面来说,应该不是一种最好的形式。其实更好的一种方式应该是采用那种数字主线的理念,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数据中台的理念。

虽然中台概念的提出是从消费互联网发展起来的,在工业互联网这一块,因为各种技术或者圈子的原因总是被人诟病,但其中蕴含的一些先进的理念,或者说实践经验,还是值得工业互联网借鉴和参考的。中台概念的核心其实是建立了一个数据模型,并且这种数据以一种服务的方式提供统一的管理和整合方法控制,其实是将数字化系统当中的信息模型物化了,尤其是在组织上与业务相脱离的一种理念,其实就是数字出现最核心的理念。

其实不管是数字主线还是数据中台,最核心的思想其实都是数据模型驱动。

而引入数据中台或者数字主线的工业互联网架构下的数字化系统案件,其实是一个完全不同的路子。这种情况下不仅业务是服务,数据也是服务,并且实现了业务与数据的分离,组织系统的柔性将更大。这是第2条路子。

第3条路子呢,笔者也见到很多企业都在实践,相当于在企业里面各个独立的业务系统之外,搭建一个类似的数字主线的一套系统,来为各个业务系统的集成和数据交接通过服务化接口提供支持。但是这个路子企业的各个业务系统并没有服务化的那种分解与组织概念。

应该说上面说的三种路子,是有不同的应用场景或者业务适应性的,其实在各个方向上都有一些典型的案例和企业真正的实践。条条大路通罗马,目的都是更好的对于企业的业务提供更好的支撑,都是一种进步。同样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对于上各个方面的一些先进的理念或者技术,其实都应该秉持一个开放包容以及辩证分析的态度,这才是应该的一种态度。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11213A016UL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