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社交媒体中的时间崩溃:QQ空间“那年今日”功能为何让人“脚趾抠地”?

YANGCUNMEDIA

作为“社交媒体原住民”,90后在社交媒体的陪伴下长大,他们的生活和身份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转变,而社交平台公开的数字痕迹可能会导致自我表现的混乱和紧张。以QQ空间为例,“那年今日”功能可能会呈现出成熟职场人在少年时期的“非主流杀马特”造型和“火星文”矫情文字,与当下的个人形象严重不符,令很多人在尴尬的情绪中删除或隐藏了曾经的QQ空间内容。

今天小羊给大家带来的是Petter Bae Brandtzaeg和Marika Lüders在Social Media+ Society上发表的Time Collapse in Social Media: Extending the Context Collapse。以往的“语境崩溃”研究往往在戈夫曼拟剧论的基础上从空间角度进行理解,而很少将时间变量纳入语境崩溃的研究,且缺少足够的具体经验证据说明。本研究的贡献在于从时间角度突破这些限制,将“语境崩溃”结构扩展到“时间崩溃”层面,为研究提供更多维度的理论视角。文章解释了社交媒体中的语境是如何混淆过去和现在的时间界限,而这反过来又如何影响用户管理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的形象和表现。

在关于在线自我呈现和社交的研究中,“语境崩溃”通常是指社交媒体打破了前台后台的区隔,将原本针对不同类型受众的多种语境融合为单一语境,这种崩溃可能模糊公共与私人,专业人士和个人之间的界限,使自我呈现变得复杂和尴尬。本文对“语境崩溃”概念扩展到“时间崩溃”理论框架中,“时间崩溃”即在社交媒体的背景下,时间不再是单向线性、不可逆转的,不同时间内发生的事情能同时被看见,造成博主表达和访客理解的混乱。

自我是随时间发展的过程,自我呈现在社交媒体的单一语境中往往以“数字痕迹”的形式存在。“数字痕迹”是个人在网上可被追踪的数字足迹,社交媒体中的数字痕迹分解了时间,混淆了旧内容与当前生活的区别,即社交媒体的时间崩溃扰乱了用户当前的自我表现,对用户的身份和隐私提出挑战。

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在2009年和2015年分别对Facebook用户进行访谈,以试图阐明年轻人如何感受时间的流逝并理解时间崩溃的概念。

2009年的研究以Facebook用户的隐私保护为中心。研究者通过目的性抽样招募16名志愿者并设置开放式问题,采用定性内容分析法得出研究结果:Facebook的语境崩溃提高了研究参与者的隐私保护意识,他们普遍在社交媒体上呈现出正面、光鲜、稳定的自我形象,但对于时间崩溃的感受并不明显。背后原因可能是大多数参与者使用Facebook的时间不超过2年,他们生活记录在平台上的程度是有限的。此外,2009年的Facebook还未引入“时间线”功能,访问旧内容需要多次点击,这使得接近过去的数字痕迹较为困难。

2015年研究者访谈了14名年轻记者,调查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对工作和私人生活的内容共享和自我呈现。受访者平均年龄23岁,社交媒体中的数字痕迹记录了他们的成长历程和个人形象变化,在时间崩溃方面,他们明显表现出对少年时期的数字痕迹与目前记者职业形象不相符的担忧。研究者对访谈内容进行编码整理,结果显示,受访者在社交媒体上行事谨慎、安静,避免透露过去的尴尬内容,以平衡私人与工作、过去与现在的界限。他们嫉妒那些年龄大的记者,因为年长记者接触社交媒体时年龄较大,没有留下少年时期酗酒、抽烟、颓废造型等“黑历史”,他们发布的内容大多是工作后干练、专业的职业形象。

通过对Facebook用户不同时间点的研究可以得知,2009年的受访者已发布的数字痕迹较少且查看旧内容较为麻烦,对时间崩溃的感受不太明显,而2015年研究中的社交媒体原住民经历了更明显的时间崩溃,很难掌控一个混合了过去和当下的时间结构。

研究者认为,当下数字痕迹对旧内容的呈现变得越来越难以掌控,有以下三个原因:首先,时间崩溃的感觉很大程度上与Facebook昵称实名有关,用户在网上存在着暴露隐私的风险;其次,现在的用户在社交媒体上有大量的数字痕迹和共享内容;最后,时间崩溃主要与半公共和公共社会空间有关,Facebook平台对旧内容的推送超越了用户的控制。

总而言之,用户昵称实名制、社交媒体内容被存档、数字痕迹被半公开或全公开,这三个因素是时间崩溃的前提。随着时间推移和数字痕迹的增加,社交媒体中旧内容的不确定式呈现可能会对个人身份表现和人际沟通造成障碍。因此,“被遗忘的权利”需要得到保障:个人应该能够继续生活,而不会因他们过去的行为而感到潜在的羞耻。由于样本量有限,本研究对于时间崩溃的探索仍存在局限性,时间崩溃的影响未来应该得到更加明确的检验。

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上面留下了太多的时间记录。一方面,翻看从前的朋友圈、QQ空间提供我们怀旧的机会;另一方面,时间崩溃会给我们带来尴尬与不安,越来越多人选择隐藏自己的数字痕迹。无论如何,我们应该在过去中进行反思,接纳自己和寻找真正的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Brandtzaeg, P. B., & Lüders, M. (2018). Time collapse in social media: extending the context collapse.Social Media+ Society, 4(1), 1-10.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20114A00272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