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谛林 审核/子扬 校正/知秋
近年来,中国半导体产业自主研发热情高涨,相关企业都主动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攻关速度,试图用尽可能短的时间打破海外垄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目前已经有不少中国企业取得了阶段性成绩。原以为在一众国内企业的努力下,我国在芯片进口方面的成本支出会有所减少。
芯片进口额创新高
但令人意外的是,就在突围之际,中国芯片进口额不降反增,甚至创下新高。
根据海关公布的2021年集成电路进出口数据可知,在过去1年的时间内,我国进口集成电路数量达到6354.81亿,相比2020年增长16.9%。
2021年度的进口金额高达27934.8亿元,近2.8万亿,同比2020年的增幅高达25.6%。
由此可见,无论是集成电路进口数量还是进口额,增长幅度都不小。难道,近几年国内在半导体产业方面的投入毫无效果?
笔者并不这样认为,2021年芯片进口额的大幅增长,不单单是因为芯片进口数量的增长。
还因为2020年下半年突然爆发,并持续蔓延至今的缺芯潮,影响到了全球市场中芯片供需关系以及芯片价格。
我国为何如此缺芯?
芯片价格的不断上涨,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国内进口芯片成本支出也大幅增长。
当然,价格上涨并非唯一因素,笔者认为需要重视的其实还是国内芯片进口数量的增长。
那么,为什么在国内加大攻关力度的情况下,我国还如此缺芯呢?在笔者看来,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式增长。
2019年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一直处在风口期,虽然如今补贴逐渐退坡,但新能源汽车成为主流的趋势仍在。
而且,除了造车新势力之外,各大传统汽车巨头也对新能源汽车业务展开了积极部署。所以,这就导致中国市场对汽车芯片需求量的增长。
另外,在缺芯潮持续蔓延的形势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供应商也出现了囤积芯片等行为。
这进一步导致市面上芯片短缺,汽车企业拿不到足够的芯片,只能为了保证产品产销量加大进口力度。
其次,物联网、5G迅速发展,电子设备对芯片需求量激增。
除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导致芯片需求量增长之外,随着物联网、5G技术的升级,国内芯片缺口也越来越大。
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会令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需要芯片,这些设备或许用不上多么高端的芯片,但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占据晶圆代工厂的产能。
最后,芯片进口依赖情况并没有得到缓解。
抛开行业发展升级为半导体产业带来的影响之外,笔者认为,我国虽然已经在尽力冲出重围,但毕竟基础薄弱,所以目前为止国内对进口芯片仍然有较高的依赖度。
但笔者相信,这种情况应该不会持续很长时间。2020年,我国芯片自给率已经达到40%,上层建筑提出的目标是在2025年达到70%的自给率。
距离阶段性计划结束时间还有三年,笔者认为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可以做到。
写在最后
一方面,我国对集成电路领域的攻关,是从产业链本土化着手。
各个企业的确在各自为营,专攻单一方向,可每一个企业所取得的成就,都会加速半导体产业链本土化进程的推进。
另一方面,新冠疫情将长期存在,海外对疫情的防控能力相对较差,所以全球市场对中国制造业更依赖,这正是中国芯片制造业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