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被欧美金融制裁,其中从SWIFT系统中剔除被称为“金融核弹”,意味着俄罗斯以后无法通过绝大多数国家都在使用的跨界支付系统,给俄罗斯的国际贸易带来难以想象的损失。
我国也是SWIFT会员,但同时也开发了自己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简称CIPS。
很多网友很关心CIPS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现状呢?笔者通过查询,找到了一些相关资料,虽然不是很全,但基本上可以清晰的展现它的现状。
据SWIFT最新报告显示,2022年1月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由去年12月份2.7%上升到3.2%,创历史新高,位列全球第四,紧随美元,欧元和英镑之后。
而在SWIFT体系之外的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业务量远远超过了SWIFT。
2021年,CIPS交易次数超过330万,比2020年增加50%,交易金额为80万亿元人民币,比2020年增长75%。
CIPS迅猛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战的快速增长,更加离不开技术和标准的支撑。
以技术标准为例,跨境清算公司在最近推出的CIPS标准收发器,作为CIPS业务和技术标准的物理载体,受到了众多银行和企业的认可。
目前,CIPS系统参与者已有1259家,覆盖103个国家和地区,实际业务覆盖178个国家和地区的3600家法人机构,其中境外参与者正在迅速上升,达到649家,在系统中占比超过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