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SpaceX公司不再生产龙飞船!美国宇航员怎么去空间站?要变凉了?

以美国为主导建设和运营的国际空间站,从全面对外“开放运行”已经过去了12年,按照原定计划,它将于2024年到达使用年限。然而,或许受到我国天宫空间站这个“后起之秀”的升空,美国不得不延长国际空间站的使用年限,而且一下子给推到2031年。随着国际空间站漏气、霉斑、飞船有时会对接失败等等问题,很多合作方对国际空间站的未来表示了担忧。

特别是近期,受到各方面制裁的原因,俄罗斯方面宣布不再为欧航局提供联盟号火箭的动力支持。而在去年年底,美国NASA利用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从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场将韦伯望远镜成功发射升空。3月30号,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又成功将3名宇航员接回地球,其中就有美国打破本国太空驻守纪录的1名宇航员。近期俄罗斯方面的决定,无疑给美国的国际空间站运营蒙上了一层阴影。

然而,对于美国NASA来说,“屋漏又逢连阴雨”,近日,美国本土的商业航天巨头-SpaceX公司又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不再生产龙飞船了,这对于美国的航天事业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大家知道,在2011年之前,美国依靠大型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在国际航天领域可谓大放异彩,而2011年最后执行飞行任务之后,这个大型的航天飞机便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且还没有继任者。好在当时俄罗斯有联盟号飞船,俗话说“物以稀为贵”,俄罗斯联盟号的“出场费”水涨船高,从2011年的一次3000万美元,一直涨到2018年的近1亿美元,由于没有更好的选择,而且美国方面也认为“租借”的方式比自己发射性价比更高,所以美国这7年来,一共“租借”了70多次联盟号,让俄罗斯赚得“盆满钵满”。

2018年之后,随着美国NASA太空探测事业铺得很大、目标定得越来越远大,因此所需的财政预算越来越高,美国国会不得不大幅压缩NASA的预算申请。NASA不得不做出“多头打算”,不再一味地依靠联盟号,而是重点发掘国内重点企业的潜力,就包括美国的波音和SpaceX。

不过,波音公司在大推力火箭的研发上,投入产出比实在是少得可怜,而且每次实验测试几乎都不成功,让NASA非常苦恼又没有什么好的办法。相比之下,SpaceX这几年做得风生水起,星链计划、龙飞船的研发和实践,均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而且在配合国际空间站运营上,也做出了相应贡献。

比如,在2020年的时候依靠自己研发的“猎鹰9号”火箭和龙飞船,将2名美国宇航员送上了国际空间站,在2021年的时候又成功将4名宇航员从国际空间站接了回来,很好地弥补了单纯依靠俄罗斯联盟号往返国际空间站的“无力感”。

出于SpaceX的良好表现,今年2月,NASA又向SpaceX签订了三次载人龙飞船的任务合同,在外界看来,双方“蜜月期”保持得不错。然而,这才过去不到2个月,SpaceX就对外宣称,不再继续生产龙飞船,这让NASA的“面子朝哪搁”?

除了“面子”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事摆在面前,那就是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谁来接送?联盟号退出了国际合作,波音公司又指不上,SpaceX又没有新的龙飞船了,待3次载人龙飞船任务结束以后,是不是就意味着没有能够上国际空间站的飞船了?如果那样的话,国际空间站延期服役到2031年,岂不是要沦为国际“笑话”?

假如真的那样,迎接国际空间站的命运,无外乎以下几种,一个是“分家”,反正现在也是美方和俄方各自运营一半,俄罗斯方面肯定会举双手赞成,毕竟俄方主导的“科学号”具备空间站的几乎所有功能,后续还要进一步完善太阳能供电系统,以摆脱俄罗斯舱段以往受美国舱段电力控制的影响。但是,美国舱段的运营就成了大问题,宇航员怎么办?姿态控制是不是还得依靠俄罗斯方面的?

第二个结局就是美国和俄罗斯各退让一步,双方继续在国际空间站开展合作,由俄罗斯方面提供运力和空间站姿态调整的功能,美方继续提供充足的电力供应,保障国际空间站顺利度过最后几年的时光。

第三个是最坏的结局,那就是“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双方“井水不犯河水”,如果那样的话,以现在的形势,估计十有八九是美国方面“吃大亏”,毕竟主动权已经不在他们的手里。如果双方再对抗下去,俄罗斯方面也“甩手不干”,国际空间站极有可能会失控,面临着直接坠落大气层的可能。

不过,最为理想的状态,根本不涉及上面几个部分,甚至与俄罗斯无关,那就是SpaceX在耍“心眼”。因为龙飞船是一种可以回收和能重复使用的宇航飞船,这几年SpaceX在回收猎鹰9号和龙飞船上,可谓下足了功夫,一次次失败并没有阻止它们的脚步,这里面既有回收再利用能大幅减少发射成本的问题,更有着现在看来是“先见之明”的考虑。

简单点来说,虽然SpaceX现在停止生产新的龙飞船,但使用回收后的旧飞船,再重新修理修理,不也可以继续使用吗?NASA要想从地面和国际空间站之间接送人员和物资,我用这旧的不是也可以吗?只要达成了目标,花多少钱你可管不着,反正现在NASA也没有其他的选择,你说“气人不气人”,坐地起价,是SpaceX的一贯作风,相信NASA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关键是没招。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20401A055SY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