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从上海疫情看大数据等科技的无力感

网上有文章,上海全面封城都半个月了,所有人都已经足不出户了,疫情仍然没有好转。某些专家道出了三个原因:

一、数据有滞后。如果是混检阳性,还要进行单人单管采样复检,核酸检测需要时间。数据汇总、整理、复核、上报需要时间。按照规定,流调人员也需要时间进行流行病学史调查。这些工作都需时间,造成了数据滞后。二、上海有大量的人生活在简易群租房、工厂集体宿舍、建筑工地简易房等以前不曾被媒体注意到的地方。还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突然被封控在某个室内场所。这些人未能及时转运,导致聚集性感染,三、大白的防护意识参差不齐,导致大白成为传播链之一。

这些原因肯定是确实存在的,上海人民,尤其是医护人员和基层人员,做出了大量努力,值得敬佩。

反过来想一想,从一些高科技技术的角度考虑一下,又觉得不可思议。

我们的大数据技术怎么了?为什么这个时候哑火了?

被很多人诟病的是健康云信息不准确,怎么会?这些问题,我们的计算机技术早就解决了。

如果大数据真的有以前说的效果和功能,那么第一条数据滞后,就不应该如此严重。

还有如果大数据等技术能够发挥作用,能够知道同一时刻点,有多少运量,有多少需要转移人员,应该就不会造成很多人员未能转移安置了。

从本次上海疫情,我们看到了所谓大数据等科技的短板。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20414A04FJ2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