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博睿数据两步走,“ONE”平台为何能撑起运维监控3.0?

70%的研发资源,一年半时间,博睿数据做了一件事——打造一体化智能可观测平台“ONE”

这也是博睿数据上市以来进行的第二次战略性发布。去年,博睿数据发布了“数据链DNA”,打通从代码到用户的全路径,形成新的运维管理模型。如今,“ONE”平台的发布,完成了博睿数据“数据链DNA”的两步走,通过强化数据分析和AI运维能力,将运维监控推向数智融合的3.0时代。

在发布会上,听得出,博睿数据COO吴静涛对于“ONE”平台推出的难掩兴奋之情,“博睿数据一体化智能可观测平台ONE是引领运维市场业务模型平台级别而非工具级的一套产品。”在吴静涛看来,“ONE”平台有着跨时代的意义,它将帮助客户走出数据中心,打通云管边端,通过代码到客户的全数据链DNA采集能力,和ONE平台的大数据/AI能力,实现传统的产品工具到平台+架构的转型,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新运维体系。

博睿数据COO吴静涛

>>>

从监控到可观测,运维走向系统性升级

从博睿数据“ONE”平台的全名称可以看出,其强调可观测性,Gartner将它定义为软件和系统的一种新特性。可观测强调从全局的角度洞察混合IT基础设施、数据源、网络、云和边缘端的应用状况,并且提升主动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能力,进而提升企业运维效率。

事实上,可观测是为了应对云原生的兴起而产生,随着数字化的演进,云原生导致微服务和分布式部署加快,这对运维带来新的挑战。举例而言,当发生故障时,微服务化以及分布式的依赖关系会导致调用错综复杂,同时,因为在容器化环境下运行,环境动态性增强,往往运维去排障时发现环境已经动态销毁或者发生了变更,这时传统的监控技术已经很难帮助用户构建起一套高效的排障体系。

所以,从监控走向可观测,是新运维平台的升级路径,以应对运维监控面临的可见性越来越不足的问题。此外,当前工具式的监控体系还面临孤岛式监控、IT建设与业务目标脱节、智能运维不成熟、敏捷性不足等问题,需要平台架构型的演进。按照Gartner的分析认为,未来的IT监控状态应该是统一的,统一所有监控需求;应该聚焦业务,以业务、以用户为视角构建IT体系;应该是敏捷持续的,通过IT监控系统,企业可以构建一套DevOps的敏捷研发流程;此外,还应该是智能和系统全面的。

应对变化,运维监控走向系统性升级已经是不得不为的一件事,无论是内部需求还是外部环境变化都说明了这一点。如何演进?走向数智融合3.0是博睿数据给出的答案。

>>>

迈向数智融合3.0,重塑运维

要说数智融合3.0,必然要提1.0和2.0是什么?

在博睿数据产品高级总监孙丽看来,运维监控1.0的特点是以点带面,其分布的厂商一般只有监控体系的一个或几个产品,这些产品没有组成有机的运维监控体系。带来的问题是孤立的监控工具、片面的可观测性,就像一个庞大的系统,只看到了其中的一隅,当出现问题时,要么是数据缺失,要么是数据无法关联、无法解释,也就无法快速定位故障。

博睿数据产品高级总监孙丽

运维监控2.0的特点是产品拼凑,这类厂商已经有了相对完善的产品监控体系,覆盖了从用户、到网络、到应用、到基础设施的不同层级。但因为利用产品拼凑,去应对客户一体化需求,带来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当一个系统出现问题的时候,需要分别登陆不同的产品平台去查看相关的数据以及它能提供的信息,而缺乏一个全局,数据融合困难,缺乏运维全局视角。

数智融合3.0则不然,首先它有全局数据采集能力;其次,它以运维视角重塑产品,而不是以本身数据采集逻辑的视角或者产品的视角进行功能呈现;第三,数据被采集到平台以后,可以进行有机的关联和融合;第四,基于这些数据和信息的挖掘,能够搭载AI能力去实现智能运维全场景的落地。

所以,数智融合3.0是对传统运维监控体系、架构上的平台升级,它不仅有丰富的产品面向不同的监控界面,而且能够对这些产品进行有机组合,并能在全局数据采集能力的基础之上,运用AI能力实现运维的智能升级。以此为目标,博睿数据一体化智能可观测平台“ONE”就打造出了符合数智融合3.0要求的运维平台。

>>>

三次跨越,“ONE”平台完成行业引领

从孤立的工具到统一的能力平台,从监控到可观测,从人工分析到智能见解,博睿数据“ONE”平台完成了一次行业引领升级。

首先,以统一的一个平台满足所有运维监控需求的“All in ONE”能力,最直白地解释了博睿数据“ONE”的内涵。显而易见,它解决了因竖井式的监控带来的数据割裂、重复建设、可观测性差的问题。就拿我们今天的疫情防控举例,如果没有疾控中心统一提供信息,抗疫的大部分时间就可能浪费在了信息比对、互相猜测验证、互相甩锅上,所以统一的价值是极为明显的。在此背后,博睿数据具备的统一运维监控技术栈和统一运维数据治理体系让“All in ONE”的能力落到了实处。

其次,从监控到可观测,后者的差或好取决于一个关键词“关联性”。随着企业数字化的深化,系统所囊括的对象越来越多,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也是错综复杂的,比如有纵向的支撑关系,也有横向的分布式调用的关系,这些对象会产生很多数据,构建这些关系是实现真正可观测平台的核心。博睿数据“ONE”平台通过完整复刻出数字化系统的数字孪生,内置CMDB引擎在保证全面可观测的同时也能掌握监控实体间的关系及其属性信息,实现关联追踪,解决排障难,检索追查难,现场还原不全面的问题。大大提升了排障效率,实现了系统之间的真正融合。

第三,一个有见解的可观测平台就像一个AI运维军师,具备了为企业出谋划策的能力,支撑它的是对系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在此背后,博睿数据打造了Swift AI中台,基于全面的数据与信息采集和14年的运维技术与经验积累,ONE平台具备信息、经验、智能决策融合的智能见解能力,能够基于AI和规则自动发现问题,实现根因分析——智能见解——故障预测——故障修复等一系列智能分析过程,预置经验规则和AI共同提出见解,发现问题并给出根因,解决虚假问题扰乱运维、告警风暴、根因定位效率低的问题,助力运维人员快速排障,提出解决办法,进而提高运维效率。

利用这些能力,企业在不同的运维场景能够获得不同的运维价值,例如实现ITOM统一监控、AIOps智能运维、BizOps业务运营、DevOps效能提升,使得企业将IT从成本中心转型成业务运营中心,最终实现业务价值。

事实上,博睿数据一体化智能可观测平台“ONE”在金融客户的应用试点中,其价值得到了验证和体现。例如,通过IT/用户/业务运营的方式帮助减少5%的客户流失率;通过一体化的可观测平台,将运维、研发、业务拉在一个平台上沟通,降低24.6%的沟通成本;基于“ONE”的智能见解能力,提升30%问题处理效率,最终反映在用户体验上,活跃度和使用时长都得到明显提升。

所以,一体化智能可观测平台一旦成为用户体验和企业业务的助推器,运维监控也不再是辅助,而是开展企业数字化的一体两翼,加速数字化升级,创造商业价值。

好看的人都在看~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20608A0608K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