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欧洲光刻机巨头:若因美国胁迫放弃中国市场,全球供应链都将断供

美国对于中国半导体领域的制裁仍在持续,而对于半导体领域的发展来说,光刻机是其中举足轻重的关键设备,所以,美国打算从光刻机等这些关键设备上直接阻断中国半导体领域发展的道路。但近日欧洲芯片设备供应商,荷兰阿斯麦公司警告美国称,如果美国迫使阿斯麦公司停止向中国出售其主流设备,那么世界半导体供应链都将面临中断风险。

近日,中芯国际传来了好消息,但对于美国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美国本打算利用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薄弱之处来制衡中国的科技发展。促使中国向美国妥协,但没想到,此种打压反倒刺激中国更加认清与美国之间的差距,然后不断缩小这个差距。于是,美国就将算盘又打在了光刻机的身上,DUV 光刻机虽然不是目前最先进的芯片制造设备,但却是至关重要的芯片制造设备。

而中国在芯片制造领域,还没有达到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实力,甚至我们目前能制造出来的,也都是一切非常平常的芯片,一些高科技技术设备上所使用的微纳米芯片,我们目前还没有这个能力实现。所以,美国想要施压这些光刻机公司,迫使中国无法从这些公司手中得到芯片制造设备光刻机。但美国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生产的这些芯片虽然都较为平常,但正是因为平常,所以在生活中才非常常用。各种诸如车辆等电子产品中所需要的芯片,可都是由中国厂商提供的。

如同阿斯麦公司CEO温彼得所说的话,我们需要意识到一个既定事实,那就是中国是半导体行业的重要参与者,不仅不是可以随意剔除的,而且还是一个决定性因素的存在。而这个决定性因素,不仅仅体现在成熟制程工艺的重要节点上,更重要的是在主流半导体上,中国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全球市场供应方。温彼得表示,对待中国,不应该是像美国这样肆意制裁,随意压迫,而应该是谨慎行事,因为世界“不能忽视的一个现实”就是,中国拥有满足全球电子市场有关需求的芯片制造产能。

但很显然,一些西方政客丝毫不在乎人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只是为了让自己这个政客身份看起来如此地与众不同,甚至是逞一时口舌之快,时不时就提出一些譬如要限制向中国交付深紫外线光刻机的计划。但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真的实施这样的计划之后,会给全球电子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所以说,希望美国等想要胁迫各个光刻机公司停止向中国提供光刻机设备的政客,在提出相应计划之前,先去评估一下这个结果是不是你能承受得住的。

言归正传,其实之所以说,如果断供向中国出售主流设备,那世界半导体供应链将面临停滞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中国市场,一个是中国制造的影响力。先说中国市场,据媒体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在去年就已经连续第二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制造设备买家,支出额同比增加58%,达296.2亿美元。如果不让这些企业提供半导体设备给中国,那这些企业的贸易金额从哪里来,工作在其中的各阶层工人的生活保障从哪里来,各国经济市场的利润又从哪里来。

再说中国制造力,在全球半导体代工市场中,中国最大的两家芯片制造商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共控制约10%的份额。其实对于这一点,我相信大家应该都有所感受,记得之前看过一个访谈节目,内容就是外国人对于“Made in China ”的感受,不出意外,很多人都表示他们自己不会使用中国制造的东西,因为他们认为价格非常便宜,肯定是质量不行所以才降价,还有一部分人是从根本观念上就不喜欢中国。

但是当进入他们自己的住所之后,基本上所有的东西都是“Made in China”,甚至一个极度不喜欢“中国制造”的年轻人,在清除住所内所有“Made in China”的东西之外,竟然只剩下一个穿着底衣的他自己。当然,那已经是多年前的一个节目,现在带有“中国制造”的物品种类更加广泛,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庞大,至于使用群体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说,美方胁迫各个企业停止向中国出售主流设备的行为,其实就是罔顾众多人民的生活来满足自己的一己之私,为了所谓的美国地位就让众多民众都陷入经济危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月初的记者会上曾表示,美国政府对相应公司施加压力,促使其停止向中国出售其主流设备的行为,是美国滥用国家力量,倚仗技术霸权搞“胁迫外交”的又一例证,是典型的技术恐怖主义。所以说,那些随美国大流制裁中国的政客,先去看看这样的制裁真的是对自己好吗?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20725A06URO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