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论狗眼看

环境以外,我好奇地去关注人。由于长年训练的审美直觉,认为美感有直接的价值认定,所以愿意从人脸上认知智与愚。大学是一个好的标本场,学生全是高分来的,希望能看出聪明的样式。但是很遗憾,我去过许多学院,认真地看了数次,没有任何收获,没有一点规律可寻。固然有灵光四射之面目,但奇形怪状者亦有,最多的是平常的脸。我不知道刷脸系统分析的情况,对天才能不能从眉眼上看出来?反正我很失败,与许多朋友交换过意见,有人建议我去进修“麻衣相法”,指出我的看法可能不够专业。“麻衣相法”看的是吉凶祸福,最多是性格倾向,姥姥在世的时候说:“学了麻衣相,说,损;不说,还是损”。这种武功类似于“七伤拳”,还没开打,先杀伤自身。朋友也是只管治驼,不管活命的主,我心里先和他断了交。不学,或者九十岁后开始学,九十五岁的劫就先硬着头皮先扛下来,问题就不算太大了。

孔子也做过同样的努力,而且自以为有一套办法屡试不爽,但后来发现有大漏洞,“失之子羽”是他后悔的话。顺便提一句,子不但眼睛不好,耳朵还软,曾经“听其言,而信其行”,和我的境界差不多。丑八怪却极能耐的事情很多,不一一例举,以我们书法行内的赫赫名人,就有一位欧阳询,丑到什么程度呢?“耸膊成山字,埋肩不出头。谁家麟角上,画此一猕猴。”唐传奇中有一种《补江总白猿记》,应该是“损友”或“轻薄子”附会创作的,把欧阳的这种容貌做了合理归因,有兴趣的可以去专门阅读一下,想像一下不太缺幽默的那个唐代,莞尔一下。

无法以貌取人,看不出来意味着审美局限。审美中所存的价值判断失败,暴露一些问题,作为智力密集区,面目上的特点并不具备,差异在哪儿?大约衣着、风度?大约总有些整洁干净。看衣服识人,我们就和狗一样了(请允许我在狗年仍冒昧地轻视一下狗),令人气恼。衣着外在显示阶层,审美变成阶层梯次。精英审美是人类社会的建构,中外一理。现代以普通人的解放为最大获得,大多数的力量改变了审美结构。简单直白,也要求收藏和关注,精英喜忧参半的反思和不适应同时存在,平民审美中所包蕴所反映的,从总体视角上看更接近于“事实”,审美产生一种价值把握的回归,这种多元体现为一种精神层面上的劫富济贫、舍高就低;未必形成构成极点的弱化,却切实导致接受中的矮化。王朔说“知识也不足以炫耀”,却足以带来知识层的焦虑。推波所及,则江湖书家泛滥,阐释主导内容,获得标准弱化,假如再加上人工智能的数据计算,则人类的困境毕现。乔健先生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演讲的题目和主旨为“从实求美”,是适应时下的把握方式,但无疑是一种复杂的把握方式,是复杂的,单从方式来讲并不平民和大众化。

编者按

《书法研究》复刊,华人德谈学术规范,要求研究者必须读原著,不可转引,最好是读原版原稿(大意如此)。大家皆赞扬他的严谨,没有指责他造成的学术壁垒,无视善本、孤本的封闭情况,以及网络的开放性,只着眼研究者的勤谨与疏懒。假如不算冒犯,只言事实,这种治学方式的要求显然是在维护一个脆弱的权威,本质上是消极和浪费。一些学科可以允许引用网络论证,目前当然还显得不够严肃,大家也仍愿意手持凭证,不喜欢电子签名,但终究仅仅是一个旧的习惯而已,并非趋势。

本期责编:郝慧芹 范颖波 解坤

本期审核:郝继文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205G04PM5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