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有人认为,由于智能电动汽车更新速度快,因此在两三年内就需要进行车型换代。
不过特斯拉肯定不这么认为。
比对手早上市、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中期改款或换代,却依旧卖得火热,特斯拉就用Model 3作为例子来证明,什么才是智能电动汽车的常青树标杆。
近一年以来,Model 3常在各种报道里出现,原因就在于国内新出车型很大程度是以对标它为主,包括长安深蓝SL03、比亚迪海豹、蔚来ET5等等。
细究一下,Model 3从最早推出的2016年初开始算起,至今已接近7年时间,但依旧被国内新出车型提起,显然市场并不认为该车有任何的脱节。
其中在2021年,Model 3凭借累计50.8万辆年销量,跻身全球最畅销的10款车型行列,而就在去年第二季度,该车全球交付量突破了100万辆,成为第一辆达此成就的纯电车型。
更难得的是,在此成绩背景下,这7年来Model 3并未进行传统意义的换代乃至是中期大改款,却能够在全球市场上大杀四方。
如果结合此前蔚来李斌说到,现在蔚来卖的车,可能要对它负责到15年后的2037年。
由此不难看出,一款优秀的智能电动产品是可以穿越更长的时间周期,而非部分人口中需要在两三年内就要换代这样急促。
既然要成为一款能够穿越时间周期的产品,这也意味着Model 3在立项阶段,就要站在全行业的领先高度上。
其中“智能设备”的定位就充分诠释了该车属性。
官方曾提到,“特斯拉不是简单地在汽车中加入智能属性,它本身就是一个智能设备”。
特斯拉认为,通过远程温控、影院模式、代客模式、哨兵模式、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FSD完全自动驾驶和OTA升级这七大智能功能,由此为用户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用车方式。
在这当中,能够不断提升用户预期的离不开是OTA升级功能,无论是车内网联应用、功能控制还是性能提升,特斯拉车型均可通过OTA升级来满足。
其中有这么一个关于特斯拉OTA的故事。
有一次美国《消费者报告》将Model 3从推荐车型中除名,原因是该车在紧急制动测试中的制动距离长到“让人震惊”。
本来马斯克是拒绝承认这次测试的结果,但后来还是选择通过OTA升级来缩短Model 3的紧急制动距离。
在此之后,《消费者报告》也恢复了其推荐车型的身份。
正因为有着这般升级功能,官方也公开说到,“买到特斯拉的那天,就是它‘最旧’的一天。”
与之同时,之所以Model 3能够给人常用常新的印象,还源于该车从设计之初,就将目光瞄准了未来的用车之道。
我们常说Model 3内饰设计风格简洁,甚至形容为“毛坯房”,其中该车将大部分的功能调节集中在了中控屏上,并且对比Model S还少了液晶仪表盘,同时也没有配备HUD抬头显示。
马斯克对此就回应过,“我认为用户会愿意选择一个更好的前方视野。因为当全自动驾驶来临的时候,根本不用在前挡风上投映一些大家不关心的信息。”
由此可见,智能设备只是Model 3的基本属性,而成为自动驾驶机器则才是它的终极目标。
正因如此,当自动驾驶汽车主要用于将乘员从A点运送到B点以后,内饰又何须投入过多的奢华用料呢?
从本质上来说,Model 3在这方面的造车理念是和Robotaxi保持一致的。
大概也是因为马斯克对于这般第一性原理的看重,因而近年来他坚持选择以视觉路线来发展智能驾驶,宁愿加大对算法的研发投入,亦不愿意搭配激光雷达。
甚者,他还进一步决定去除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全力押注视觉路线,这不得不说是艺高人胆大。
事实上,尽管现时中国品牌在激光雷达装载上奋力展开军备竞赛,但在和不同厂商沟通了解过后,实际可以发现各品牌无一不是朝着视觉路线的终极方向在追逐。
只不过由于特斯拉的前期积淀确实深厚,所以目前中国品牌也只好先借力激光雷达来缩短差距。
如果有一天,特斯拉单凭视觉路线就能实现完全自动驾驶能力,结合其可OTA升级的属性,这也意味着当下正在路上跑的Model 3也有望达到完全自动驾驶水平。
就此来看,确实Model 3“常用常新”的标签将伴随其完整的生命周期。
至于Model 3的生命终点在哪?这真的很难说。
因为这本质上问的是,“特斯拉软件团队的能力天花板到底在哪”的问题。
其中马斯克作为技术狂人和连续创业成功者,大概不会对该问题的答案去设限。
智能化固然是让产品得以穿越更长时间周期的命脉所在,但要让市场愿意接受这样一款“老车”,该产品的基础项也一定要求是高水平发挥。
正因如此,Model 3就主要围绕“时尚、安全、性能和续航”的四个基础项来做文章。
关于安全,该车采用的钢铝混合材料提供了高强度车身结构,在撞击时能够更好吸收能量,保障乘员舱的生存空间。
通过在美国当局的碰撞测试里取得全五星安全评级,Model 3用实际表现打消了大众对于一款电动车,尤其是对新锐品牌车型的顾虑。
至于时尚,特斯拉带来了无格栅前脸设计和溜背车身造型,另外主推全景天幕和中控大屏的设计如今也已被全行业所推崇。
而在时尚的基础上,不能不再次提到特斯拉的座舱体验革新,其将大部分功能集中在中控屏的做法,对于绝大部分燃油车用户而言是一项革命性的措施。
也因为这样,相信燃油车用户在坐进Model 3车厢以后,总能产生耳目一新的印象,此举亦给予了该车无需做中期改款乃至换代的理由。
在燃油车时代,每次发动机性能的革新是产品迭代的关键看点。
但在电动车时代,随手可得的高性能已然成为了新车得以长时间服役的重要依托。
正如Model 3的百公里加速能够从6.1秒缩减到3.3秒,这不仅是将过去价值百万的性能表现给价格平民化,更重要的是满足到绝大多数人的使用需要,使其获得较之燃油车更长的生命周期。
将钻石行业的经典广告语转化一下就是——“性能恒久劲,一款永流传”。
单凭时尚和性能这两点,实际Model 3已然能够对相近价位的燃油车竞品形成足够优势。
这也难怪从该车亮相开始,马斯克就笃定Model 3更注重的是进攻传统能源车市场,包括冲击同级的宝马3系、奔驰C级、奥迪A4L这些车型。
而如果将时间拨回2020年8月,其时理想创始人李想曾发文说到,“一辆445公里续航的车干翻了一切,大部分人还没搞明白特斯拉到底是怎么赢的,因为赢的原因太初级了,没那么光鲜,反而被忽略了。”
“大部分车企都严重低估了特斯拉自建的超级充电站,包括蔚来换电站和充电体系对于销量的促进。”李想强调。
时至今日,大概已经没有人不认识到了补能设施的重要性。
任小鹏怎么认为800V超快充技术的好,还是飞凡换电速度如何的迅捷,在未能形成足够大的补能网络之前,大概用户对此还是无感的。
反之回顾特斯拉从2019年推出可支持250kW峰值充电功率的V3超级充电桩,到在2020年中提出要在华安装4000根超级充电桩的计划。
而到今年9月,特斯拉已在华落地建成了超9000根,另外还包括目的地充电站700多座,目的地充电桩1800多个,覆盖370多个城市及地区,形成了遍布全国的充电网络。
如果放眼全球市场来看,在2016年初Model 3发布时,特斯拉在全球共建造了3608根超级充电桩。
来到今年8月底,特斯拉已经将该数字提升到了超3.5万根。
不难看出,对体系力的重点建设是特斯拉得以风靡全球的关键所在。
一款优秀的产品必然有它过人的长项,但也不意味着它完美到没有瑕疵,像大家也会吐槽Model 3的做工、驾乘品质不够高级、后排空间憋屈等等。
但从该车销量来看,更多用户还是选择忽略这些小问题,用真实购买来表达对特斯拉的支持。
这从侧面也说明了Model 3的长项确实突出,同时其它基础项亦表现高分,整体产品可谓瑕不掩瑜。
那么问题来了,在不进行所谓换代或中期改款以后,未来Model 3还有哪些更大的想象空间可以实践呢?
首先从特斯拉当下的努力来看,让Model 3进化成为一款自动驾驶机器这点应该说是明牌。
而在宣布去除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以后,马克思说了多年的完全自动驾驶系统或许真的快要落地了。
另外围绕续航这点,特斯拉也在努力量产4680电池当中。
这款无极耳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能达到300Wh/kg,充放电效率比有极耳电池提升6倍,而在上车量产后,可提高16%的续航里程,并且还能通过全新包装设计来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其中有车企技术负责人曾评价说,“4680电池对全行业电芯研发是个很大的推动,该电池放在A0级和A00级小车上能够做到600公里续航,而应用在A级车上则可以实现800~1000公里。”
如果集齐“长续航+快充技术+全覆盖充电网络”这几大要素,特斯拉无疑将能对电动车的续航焦虑问题迎刃而解,进一步拥抱燃油车用户的投怀转化。
此举必定是特斯拉走向下一销量阶段的重要突破口。
再者,从Model S推出三电机版的Plaid版本来看,其百公里加速进一步提升至了2.1秒,不难看出特斯拉对于高性能的极致要求。
未来Model 3有没有可能也推出Plaid版本,同样来强调特斯拉所推崇的极客精神呢?
根据Model S Plaid过百万的售价来看,在电动车时代,极致性能还是要通过一定价码才能购买得到的。
反之考虑到Model 3的走量使命,其降价趋势是必然之路,因此后续加入性能更高、售价更贵的款式来拉开差价亦并非不可。
说到降价,国庆期间“特斯拉否认降价4万”的新闻一度引起了热议。
虽然如此,但市场更愿意解读为“降价前的舆情测试”。
事实上结合今年特斯拉上海工厂产能升级、年中马斯克提到希望下半年售价能下降,到近来特斯拉给予8000元保险补贴等细节来看,特斯拉重回降价冲量的老路只是时间问题。
大概不用多久,Model 3将重新回到20万出头的价格,想入手的可以再等等。
从Model 3的价格策略及其市场接受度来看,这一再展示了该车作为优秀产品的特质。
涨价时有人愿意跟着买,而当增长放缓以后,官方又能通过降价来获得新的增量,这样无论价格涨跌,都能将其价值尽可能发挥出来。
在现阶段汽车市场里,除了特斯拉也没有谁能做到这样。
从市场反馈来看,如今特斯拉和苹果的情况大体类似,不管价格涨跌,两者的市场增量依旧稳当雄踞首位。
这除了反映品牌地位之牢固以外,很大程度还显示出了市场对其品牌身份的接纳度,无论用户年龄、财富跨度有多大,消费者都愿意选择拥抱特斯拉和苹果。
大概,科技轻奢标签较之豪华印记更能笼络到更多的人心,相信这点也是Model 3推出7年以来依旧能够大卖的原因所在。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