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把握研究热点 提升应急语言服务能力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有关应急语言的理论研究和服务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2022年4月28日,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在北京成立,标志着我国应急语言服务翻开了新篇章。7月28日,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专家委员会成立,中国应急语言研究得到更强有力的学术支撑。国家应急语言体系建设的逐步完善,能够不断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应急语言服务需求,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通过分析国家应急语言领域的热点主题,结合《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确定的需求调研、队伍建设、夯实基础、精准服务、学术支撑与智库建设、人才培养等应急语言服务领域的主要任务来看,目前我国应急语言体系建设仍有进步空间,主要表现为针对应急语言服务的需求调研不足、应急语言人才队伍建设未成体系、应急语言跨学科研究欠缺、创新不力。笔者认为,未来应急语言研究与实践的开展应当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

深入开展应急语言服务需求调研,精准定位需求“痛点”。应急语言服务的重要任务是满足突发情况下不同地域、不同领域、不同语种、不同人群的语言服务需求。当前的研究大多聚焦少数民族、弱势语言群体的需求,对不同需求的应对措施,大多为宏观层面的展望和指导。采用量化分析、实地调查、科学实验的方法对应急语言服务需求进行的调研较为缺乏,针对不同语种、不同领域个性需求的研究有明显不足。充分发挥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的专业优势和区位优势,广泛开展实证调研、精准定位个性化需求,成为推动应急语言研究与实践开展的必要举措。

全面加强国家应急语言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我国应急语言服务体系尚不完善,应急语言人才不足,急需依托各地区应急语言服务团,将精通语言文字、应急管理、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知识的专业力量聚集在一起,稳步推进应急语言人才库建设。同时,要推动应急语言学科和专业建设,打造高素质应急语言教师队伍,探索创新应急语言教学方法,培养高质量应急语言人才,促进高校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系统推进多学科研究,加强跨机构、跨领域合作。对核心作者、重要研究机构的可视化分析表明,在当前应急语言研究领域,我国学者之间、机构之间学术交流不足。应急语言服务涉及心理学、工学、教育学、医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不同学科领域的沟通合作至关重要。例如,在心理学方面,需要关注应急语言服务人群的心理健康;在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领域,需要找准应急语言服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点,开发适用于各类应急场景的语言信息技术服务产品;在教育学方面,需要探索应急语言教育的原理和方法,增强对学生应急语言服务意识的培养。

持续创新研究范式,促进成果转化应用。笔者对年度发文量分析后发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应急语言研究成果井喷式涌现,发文数量最多,2021年和2022上半年发文数量渐趋下降。一方面,应急语言研究急需不断完善理论框架,创新研究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应急语言研究不能纸上谈兵,研究成果应切实服务于具体的紧急场景,解决灾异领域语言服务的实际问题。在科学借鉴他国应急语言服务实践的基础上,研究者有必要加强与一线实践人员的沟通交流,打破理论和实践的界限,实现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比如,基于需求调研、服务实践和语情监测结果,形成各类工作报告和咨询报告,为建立健全国家突发事件应急语言服务法律法规和应急语言服务响应机制提供智力支持。

应急语言能力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国家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继续借鉴国外应急语言研究与实践的有益经验,并将其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断推动应急语言服务需求调研、人才队伍建设、跨学科研究,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应急语言服务体系。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21031A04XIG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