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腾讯商学院发展论坛丨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下的商业价值复苏

2022年11月10日,腾讯新闻主办,启航智诚承办的第十届腾讯商学院发展论坛于北京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以“创新与开放”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共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商学教育的创新与开放。今年是腾讯商学院发展论坛的十周年,十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值此十周年之际,面对全球充斥着不确定性的背景环境,中国商学教育立足创新开放,谋求新格局下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助力社会经济稳进提质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论坛汇聚了中国知名商科教育行业专家学者,约300余名院校代表、约1000万网友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方式参与论坛,36位商科教育行业专家学者发表观点,助力商科教育未来发展,共同见证了这场中国商学教育的思想盛宴。

其中线上论坛的“行业巅峰对话”环节,特邀苏州大学商学院院长冯博、曼彻斯特大学中国中心主任傅潇霄、兰州大学管理学院院长何文盛、暨南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黎文靖就“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下的商业价值复苏”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线上论坛“行业巅峰对话”直播图片

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事件是影响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在此背景下,如何推动商业经济复苏回暖,是值得每一位商业从业者思考的问题。围绕本环节的主题,四位嘉宾从“新时代背景下商科发展的机遇和策略”、“商学院如何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出本土化特色的国际领导者”以及“商学院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方向”三个问题切入,分享了各自的思考和观点。

新时代背景下商科发展的机遇和策略

在公共卫生事件冲击下,全球价值链重构,具有韧性的商业生态系统不断涌现,新技术和数字化也正在颠覆以往的传统行业。在此背景下,商科教育应该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来探寻新商科发展的机遇与策略。

对此问题,冯博院长从两方面进行了阐述。她表示,无论是企业政府,还是教育系统,都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比如稳民生、保就业、更好地促进行业发展,这是商学院作为教育和科技阵地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此外在人才培养上,商学院的课程设置也应围绕着责任和可持续发展进行修订和调整。

傅潇霄主任表示,不管过去还是现在,面临全球公共危机冲击这样一个新的时代,我们一定会坚持把社会责任作为发展变革的核心理念。同时在教学以及科研方面,一定会把可持续性发展作为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不论是在教学理念上、教学手段上,包括科研的创新方面,都要与时俱进。此外在非常竞争的环境当中,要注重跨学科的渗透以及与科技的融合。特别是线上布局,要考虑到如何打破国家的边界、打破区域的边界、打破学科的边界,从而普惠到全球的学子。

何文盛院长从商科教育发展的视角出发,分享了公共危机事件带给我们的三点启示。他表示,首先这次公共危机让我们能够更加理性的去看待未来的商业世界。我们不仅要看到企业高歌猛进的成功,更要看到企业为应对危机所做的准备。其次,我们的商学教育不管身处什么样的时代,我们首先要教会商学院的学生要具有社会责任感,要具有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要具有商业伦理。第三,一定要重视数字化对商学教育带来的影响。今天全球各企业、行业、产业都在讲数字化转型,商学教育没有理由去拒绝数字化转型。

黎文靖院长认为,面对当下不确定性环境,商科教育人才培养逻辑亟待重构。这种重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未来最重要的战略或者说个人最重要的优势,是具有快速迭代的能力。”敏捷“可能成为企业以及我们个人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第二方面,我们要强调跨学科的知识整合和运用的能力。现在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很多的科技应用已经跟商学教育做了深入的交叉和融合。我们要培养学生能够通过不同学科知识的整合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本土化特色的国际领导者 & 商学院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我们已经到了需要扎根中国管理实践大地,反思构建中国气派的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商学院应该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来培养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国际领导者,以及我们中国商学院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是什么,针对这两个问题,四位嘉宾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分享。

何文盛院长表示,对中国的商学院而言,在三链重构的时代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方面,我们要重新去定位中国商学院的位置,思考商学院在商学教育中的定位。我们是只把西方的管理理论搬过来,还是结合西方已有的管理理论,同时深入的去研究我们中国的实践,把它转化成为新的理论方法工具。这点对于中国商学院来说,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首要问题。第二方面,中国的商学院一定要把我们在过去改革开放进程中,积累出来的一些非常好的中国企业案例,尽快把它转化成为教学案例,帮助我们的学生能够综合应用所学习的知识,形成一种整合知识的能力。第三方面,未来的商学教育要强调价值引领,同时在可持续管理、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绿色转型这些方面,帮助我们的学生去创新我们中国企业未来的发展路径。

冯博院长针对“培养本土特色的国际领导者”这一问题讲到,作为领导者,一定要与国家同频共振,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中国作为大国,有自己的责任担当,我们商学院培养人才的时候,也要把责任担当摆在首位。其次,要培养有企业家精神的人,培养他们不断创新的精神,以及希望能够改变人类、改变社会的责任和梦想。另外,要培养了解中国社会经济规律和中华文化的领导者,探索中国特色的企业发展之路。对于“商学院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冯院长表示,商学院要想长久立足,一方面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另一方面要进行多学科交叉融合,从而获得重大原始创新突破,同时努力促进政产学研资五位一体的协同发展。简而言之就是要与时俱进,要能够很好地回答中国的问题、世界的问题、时代的问题。

傅潇霄主任作为本次对话唯一的外国大学商学院代表,以曼彻斯特商学院中国中心为例,阐述了在“培养本土特色的国际领导者”方面的一些实践经验。傅主任表示,曼大商学院的Global MBA是百分之百纯正的英文教育,但是在课程设置中会加入中国本土的元素,并且会让学生参加中国本土的实践,把学生培养成能够适应中国独特环境的国际化人才。同时也希望更多有家国情怀的中国企业家,能通过国际化教育的培养,成为受世界尊重的、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家。关于商学院的可持续性发展方向,傅主任表示,在不确定性环境下,商学院必须要与时俱进,要把以灌输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体验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次商学院一定要进行数字化转型,通过科技来升级现有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模式。同时要倡导价值引领,帮助学生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导向,为人类整个社会发展做贡献。

黎文靖院长表示,对于商学教育如何培养本土化的领导者,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做了很多的研究和讨论。如果要真正做到培养本土化的领导者,前提是我们中国的商学院要努力构建根植中国管理实践的理论体系和逻辑,这需要我们整个中国商学院的学者们共同去努力。针对商学院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方向,黎院长认为未来的环境会越发的不确定性,变化会越来越快。我们需要探讨怎么样让商学院结构变得更加柔性,能够快速迭代去适应环境,推动环境,甚至引领环境。同时跨学科的交叉和融合,跨学科知识的整合是未来商学院重要的努力方向。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们要把社会责任、商业伦理、绿色转型这些纳入可持续发展规划,支撑我们未来商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本次“行业巅峰对话”环节,四位嘉宾精彩的观点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为中国商学教育发展提供了新视角,开拓了新思路,对于推动商学教育面向新时代的创新变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期待未来我们所有商学教育从业者能够一起共享机遇、共赢未来。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21115A02416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