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86岁老院士,仍为芯片拼搏一线,曾豪言难题不解“死不瞑目”

在华为被老美进行的四轮制裁中,最要命的就是芯片的制裁。老美就是看到我国在芯片领域的弱势,所以才一打一个准,将华为制裁的非常难受。实际上,不止是华为,在国内任何一家手机厂商或者是芯片厂商在遭遇卡脖子的时候,都会生产停滞,束手无策。

从华为的事件来看,我国在芯片领域的弱项不是一点两点,除了芯片设计华为已经有了一流水平之外,从芯片架构开始,我国在芯片产能和制程工艺上都落后很多。我国在芯片领域的落后也不是一天两天,也有很多大牛表示过担忧,比如说任正非,在很早的时候就问过如果有一天老美断了供我们该怎么办。

在芯片领域被制裁之前,很多人就投入了半导体事业,希望能够拉近和世界顶尖芯片技术的差距。但奈何时间太短,国内的不重视,我们的半导体产业始终没有强劲起来,技术方面也就差了更多。所以当被卡脖子的时候,才会觉得如此的难受,在技术突破之前,我们要一直面对困境无法自拔。

但也正是卡脖子之痛,激发了我国一种科学家的爱国之心。这些本来就始终坚守在一线,想要攻克芯片技术的科学家们变得更加努力,意志也更加坚定。其中有一位科学家名字叫做王阳元,至今已经86岁的他表示我们国家的芯片技术被卡了脖子,他必须将这个问题解决,不然都死不瞑目。可见其誓要攻克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决心。

86岁老院士,仍为芯片拼搏一线,曾豪言难题不解“死不瞑目”。王阳元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半导体领域辛苦钻研了大半辈子,是一名值得敬佩的老科学家。在很小的时候,王阳元就立志要当科学家,为祖国做出贡献。王阳元在宁波上学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表达了自己的梦想和志向,其中宇耕是王阳元给自己取的笔名,意思是说宇宙的耕耘者。

86岁的中科院院士表示:卡脖子问题不解决死都不瞑目。王阳元最终实现了他的梦想,耕耘了大半辈子,只不过他耕耘的地方不是广阔的宇宙深处,而是半导体领域。1953年,王阳元考入国内的最高殿堂之一北京大学物理系,开始了他的科学研究之旅。三年之后,根据我国的发展现状, 12年科学规划出世,王阳元有幸成为规划的第一批参与者,作为重点学生培养,主要研究半导体领域。

从此王阳元开始了与半导体的不解之缘。在北大研究了数十年的半导体,王阳元在我国芯片领域的成就也是数不胜数。王阳元成功主持研究出我国第一块1024位MOS DRAM储存器,率先研究出了多晶硅发射极超高速集成电路技术,我国第一个纳米加工技术实验室也是由王阳元支持建造而成。就连我国现在的半导体大企“中芯国际”的成立,也离不开王阳元的发起。

和核技术类似,早期我国在芯片领域的技术几乎是一片空白。像王阳元这样的科学家投身于芯片领域之后,许许多多的研究和计划都要从一无所有开始,难度的增长何止是十倍百倍。能从那个年代一路走过来,还能在半导体领域获得各大令人侧目的成就,实属不易。

和王阳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众外流的高科技人才。这些年,我国的人才流失现象变得更加严重,国家在人才培养上投入了大量资金,还提供资金帮助许多优秀人才留学深造。但是很多人才一旦去了国外之后,就留在了国外不再回来,成为了国外的人才,整个过程就好像我国辛辛苦苦培养的鸡最终却下蛋给了别的国家。

在芯片领域被制裁之后,我们也是发现了一个让人我们觉得可悲的现实,那就是对我们形成卡脖子之痛和垄断的芯片技术,背后的研究者大多都是华人。也就是说,很多时候,我们是自己卡自己脖子。国内的很多科技公司也表示,在国外花大价钱购买的专利使用权,实际上是由中国人自己研究出来的专利技术。

王阳元说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却有祖国。这些外流的人才只顾自己的生活幸福,却遗忘了国家的培养,没有居安思危,没有爱国之心,空学了一身的本事,最终心灵也难有归宿之地。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10624A0AL2Z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