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BIM技术是现阶段一种有利于建筑行业发展的关键数字化技术,这种数字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非常有利,在设计过程中,可将建筑工程从二维模型向三维模型转化,从而建筑工程设计过程的效率和质量。在建筑过程中,应用BIM技术可以实现模型的信息化,将建筑的内部结构清晰展现出来,设计人员可在设计过程中将不合理处进行改进和优化。BIM技术应用在装配式建筑中不仅可优化设计过程,同时可提高建筑过程中的效率和质量。但是在现阶段,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的价值优势并不明显,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

1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过程中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设计前,相关设计管理人员首先需要综合分析预制构件预埋以及预留流程等,这个过程需要多名设计人员共同分析和交流。设计人员可通过平台进行沟通和交流,实现更高效率的设计方案对接和分析,同时可将其中的不足进行高效整改。在设计过程中,将BIM技术和“云端技术”进行充分结合,可更快地将BIM模型信息传送到平台上,并且BIM技术还有内部碰撞和自动化纠错功能,这两个功能可以在分析过程中更准确、有效地避免不同专业在设计中的差异,快速找出不足并进行改进。装配式的预制构件较多,在设计过程中,采用BIM技术可以将其中的信息参数进行同步,从而使设计人员更好地进行设计方案的调整,节省了设计过程的时间,提高了效率。

2 预制构件生产中的价值

2.1 优化预制构件相关生产流程分析

在装配式建筑生产过程中,预制构件的生产流程非常关键,同时连接了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过程和施工过程。

因此,需在施工前确保流程的准确性,而BIM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可有效保证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所有信息准确,这就要求相关的厂家在进行预制构件生产时需要通过BIM模型更加准确地提取尺寸数据,并将这些数据和其他因素进行结合制订生产方案,在生产过程中还需将构件生产的进程状况信息及时地汇报给相关的建筑企业,确保预制构件生产的精确性。同时,在生产过程中需保证预制构件质量,这就要求生产厂家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在不同时期将预制构件的集合尺寸和材料种类等细节信息添加到不同种类的预制构件中,实现预制构件的综合化物理管理,这个过程也给预制构件的仓储和运输过程提供了便利。

2.2 相关模型试验和制作过程分析

在设计过程中需保证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最终质量,因此需要和商家共同分享模型中的预制构件数据信息和其他信息,通过信息的分享,商家可更准确地了解到产品的精确尺寸以及各种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参考数据,这些数据在加工过程中转化为条形码的形式,将其中的信息数据变为加工过程中的信息参数,有效地连接了BIM模型中的预制构件信息以及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系统,推动了生产流程自动化的进展。同时,在制作过程中可利用3D打印技术将BIM模型中的装配式建筑打印出来,从而更好地提高装配式建筑制作过程的效率。

3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价值

3.1 改善预制构件中库存与现场管理

由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生产过程较复杂,且在设计过程中需结合其他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在进行预制构件分类生产时会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导致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误差。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实现BIM技术和RFID技术的结合可以更好地进行存储,将RFID芯片植入到预制构件中,方便验收人员和物流派送人员清晰了解其中的数据信息,从而更好地推动电子信息自动化的发展,也避免人工验收可能会产生的误差。同时,在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利用RFID技术还可更准确地提取预制构件的相关数据信息,也可检验到预制构件中的安装位置,不断提升预制构件进行装配过程的效率。

3.2 提升施工现场综合管理效率

装配式建筑在建筑过程中较为主要和繁琐的工作是建筑的吊装过程,这个过程对机械化程度和安全措施的要求非常高。因此,需利用BIM技术将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业流程进行模拟,尤其是建筑过程中一些重要预制构件的安装,需要不断进行练习和模拟,使技术人员熟练掌握整个安装流程和操作技术。相关企业在进行管理时,首先要完善预制构件相关安全管理方案,并将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施工安全事件进行不断练习和演练,针对其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提前准备好安全隐患处理方案。在实际施工时,通过BIM技术还可更好对车辆行驶路线进行整合,减少施工过程中组织构件和材料的重复搬运,更好地提升吊装材料的施工效率。

3.3 使用5D模拟和优化施工作业流程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可以实现“3D模型”到“5D模型”的转变,“5D模型”可在施工过程中更好地进行资源投入情况的模拟。

在这个基础上,有效地创建“动态施工作业规划方案”,从而提高整体施工效率。在施工过程中还可以通过“5D模型”发现计划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解决,使计划更完善。减少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资金的浪费。

4 装配式建筑后期运营和维护中的应用价值

4.1 提升运营和维护设备管理水平

在管理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需结合BIM技术和RFID技术,创建高效的装配式建筑构件和设备运行维护系统,实现BIM技术资料管理以及应急管理等功能。

如发生火灾,消防人员可利用BIM技术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定位到火灾的精确位置,及时获取火灾发生位置,采取针对性的灭火措施。在对装配式建筑和其他的设备后期维护时,还可通过BIM技术快速查询所采用的预制构件型号信息和生产厂家,进行针对性的维护和检修,提升工作效率。

4.2 在运行和维护阶段中设备质量与能耗管理分析

BIM技术可将装配式建筑实现智能信息化操作,通过预制构件中的RFID技术准确地获取预制构件的生产厂家、安装人员以及运输人员等,如预制构件发生质量问题,可根据芯片查询生产及维护阶段的详细信息,根据信息明确责任。在装配式建筑中采用BIM技术还可使运行过程更环保,同时提高维护管理的效率,利用预制构件中的RFID信息芯片,通过BIM技术可高效实时监测装配式建筑中材料的消耗。同时在后期维护时,也可以通过BIM软件对BIM模型进行观察分析,及时找到问题发生的原因并解决,提高装配式建筑的质量。不仅如此,BIM技术还可应用到预制建筑物的拆除过程,拆除过程中将资源进行合理化分类,减少能源浪费。

5 结束语

在现阶段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装配式建筑无疑有很大的发展趋势,而在装配式建筑的建造过程中应用BIM技术进行设计、生产以及施工和维护,可有效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全过程的效率。

在后期通过BIM技术可有效地节省装配式建筑在设计和运营维护过程中的成本,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减少污染,推动建筑装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21219A05ZUE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