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BIM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住宅设计中的应用介绍

预制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速度快、资源浪费少及无污染等特点,符合绿色施工理念。通过应用BIM技术,能够加快装配式建筑的转型与升级,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为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地可持续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1、BIM技术在预制加工阶段的应用

在预制加工阶段,需要加大管理力度,因室内生产加工环境具有特殊性,重新调整建筑材料类型、生产工艺及施工比例等,避免水、电资源与能源的浪费。因为预制装配式建筑主要把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安装,所以对预制构件的形状、尺寸等精准度提出非常高的要求,这就需要通过BIM模型熟练掌握构件的形状尺寸、内部构造等,加大质量管控的力度,提升预制构件出厂合格率,防止因返工导致资源浪费。与此同时,质检部门同样需要加大对预制构件厂的监管力度,使构配件的出厂质量得到有效保障。该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通过应用BIM管控平台,借助RFID信息采集系统,可以实时对构件的生产状况进行动态监控,同时使用三维扫描检测技术,把生产好的构件与系统中的信息进行严格校对,构件信息符合要求后,方可出厂投入使用。施工单位还需要预先对构件定位、吊装、连接及安装的方法与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在预制加工阶段预埋相关的连接套管、抗剪键等,防止在施工现场应用植筋胶,节省现场灌浆用量,提升现场施工率,优化现场施工环境,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规避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2、BIM技术下的三维场地规划

可以通过BIM技术构建一个预制装配式建筑开展建造的虚拟环境,从而通过三维可视化的模式实现对建筑场地的有效规划。在虚拟环境中不仅有施工现场的模拟图像,同样也包括施工设备、施工材料等各项三维模型。施工单位的项目管理部门可以通过BIM技术中的三维动画功能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并通过实时更新来了解施工现场的建筑建设进度,从而为文明施工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部署,进一步优化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管理,完善施工现场的不同任务布置,站在全局的角度上对施工工作开展更加有效的指导,并根据建设的不同情况来完成对建设方案的有效优化。

3、碰撞检测与协调分析

开展碰撞检测主要目的是为了检验预制装配式建筑在设计初期是否存在相应的质量问题,通过BIM技术能够确保碰撞检测试验具有更高的精准性,有利于提高检测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控制检测的成本费用。例如在检测工程质量的过程中采用BIM技术,能够通过自带的数字模型功能进行不同情境的模拟,如抗震性能测试等。在BIM技术的帮助下,工作人员只需要通过检测程序输入相应的数据模型信息,随后就可以实现不同场景的智能模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检测的效率和质量,也极大地减轻了检测人员的工作负担。除此之外,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BIM技术对预制构件和组装场景进行还原,从而及时发现预制构件在组装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避免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出现返工的现象。

4、BIM技术下的建筑运营维护

在BIM技术的帮助下,预制装配式建筑能够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服务体系来提高运营维护的效率和质量,对建筑内的各项设备进行有效的维护保养。例如如果建筑中出现了火灾,那么服务体系就可以通过BIM技术建立起火灾分析模型,从而快速找到起火的地点,并分析起火地点周围构件的材质情况,以便为消防员的后续救援工作提供更加准确的参数,能够进一步提高救援行动的效率,减少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除此之外,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服务体系实现建筑各项构件信息的查询,了解不同构件的使用信息和年限,从而更加高效地对建筑构件进行维护,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另外,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BIM技术了解建筑构件的安装流程,明确不同工序中的具体责任人,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构件质量的管理效率。同时,在BIM技术帮助下,管理人员也能够及时发现建筑构件中消耗较高的部分,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案进行补救,保证建筑的正常运营。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21222A01MZ7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