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芯片的“发动机”,中国半导体必争的光刻胶市场,日本扬言要断供

芯片的“发动机”

由于被老美切断了芯片代工渠道,华为等中企一度陷入了“无芯”可用的局面,在交涉无果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办法只剩一个,那就是自主造芯。不过“一代芯片、一代设备”是半导体行业内的共识,我们若想实现芯片自主,就必须先攻克那些被海外垄断着的设备材料。

在华为任正非访问中科院后,我们的目光开始聚焦在了光刻机上,它被誉为工业时代的明珠,不仅价格昂贵,而且构造精密,加上舆论的烘托,让很多人都形成了这样的一种思维:只要实现了光刻国产化,就等同于实现了芯片自主。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要知道,仅是芯片制造产线上,所要用到的设备材料就多达100多种,它们与光刻机同样重要。按照目前不足20%的自给率来看,我们除了光刻机之外,至少还有七八十种核心设备、关键材料需要突破。

光刻胶就是最为冷门的其中一项,因为它在半导体产业链中,市场占比不足1%。然而它的作用却无可替代,作为光刻设备工作的“燃料”,光刻胶被称为芯片的“发动机”。

日本扬言断供

目前的全球光刻胶市场,日本企业处于一家独大的地位,至于老美,勉强能做到自足,而我国呢,此前一直处于依赖进口的局面。

选择依赖就会承担可能被断供的风险。果不其然,在6月初,日媒传来消息,日本的光刻胶龙头企业“信越化学”表态,将限制对我国一线晶圆厂的Krf高端光刻胶出口。

对于正处爬坡阶段的国产半导体来说,这简直是晴天霹雳。在没有完全摆脱美系技术的情况下,如果再被日本的光刻胶给束缚,那么就接下来我们自主造芯的难度就会大幅度提升,甚至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不良的连锁反应。

因此,拿下这不足1%的光刻胶市场,目前已成国产半导体产业刻不容缓的事情。

中国半导体必争的1%

光刻胶市场需求量十分有限,大部分客户都被深度绑定,而且高端光刻胶的保质期仅有半年左右,极难储备。

另外,国内市场暂时还没有相匹配的高端光刻机,这些因素,都是阻碍我们拿下这个1%市场的不容忽视的问题。

但这并不意味着国产企业没有机会。尤其是经过这两年“卡脖子”之后,国家已针对半导体芯片的所有细分领域做出了规划,高端光刻胶的研发也在其中。

庞大的中国市场中,目前能够涉足到Krf高端领域的企业虽然只有五家,但也可以一战。

比如上海新阳、南大光电、晶锐股份、徐州博康、彤程新材,目前均已进入了国家02重大光刻胶项目的产业链中。

从高端光刻胶不足1%的市场份额占比来看,五家中企同时出线的可能性不大,这或许是个残酷的竞争事实。

但对于我国半导体产业而言,这1%的市场,我们必须要争下来,只有做到突破后实现自给自足,才算完成任务。

对此,你们怎么看?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210603A06SXX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