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介绍 NAT 网关的费用说明。
说明:
目前腾讯云账户分为标准账户类型(原“带宽上移账户”)和传统账户类型(原“带宽非上移账户”),2020年6月17日零点后注册的账户均为标准账户类型,该时间点前注册的账户请在控制台查看您的账户类型,具体操作请参见 判断账户类型。账户类型区别详情请参见 账户类型区别。
标准型 NAT 网关和传统型 NAT 网关对比请参见 实例类型对比。
NAT 网关创建时会预先扣除一个小时的实例费,请保证您的账户余额足够。
标准型 NAT 网关
标准型 NAT 收取实例费用和 CU(Capacity Unit)费用,实例费和 CU 费均为后付费,按小时计费。
实例费用
标准型 NAT 网关的实例费每小时结算一次,按实际使用时长计费。
实例费 = 实例单价(元/小时)* 使用时长(小时)
计费项 | 地域 | 单价(元/个/小时) | 官网优惠价(元/个/小时) |
实例费 | 广州/北京/上海/南京/成都/重庆/中国香港 | 0.23 | 0.195 |
| 新加坡/曼谷/雅加达/弗吉尼亚/东京/法兰克福/硅谷 | 0.3 | 0.2544 |
| 北京金融 | 0.368 | 0.312064 |
说明:
自2023年06月01日00:00:00起:
新购标准型 NAT 网关:实例费官网优惠价为刊例价下调15%。
存量标准型 NAT 网关:价格不变。
官网优惠价为用户享受官网折扣后的成交价格,非刊例价调整,本次官网折扣调整长期有效,后续如有变更会提前发布公告通知。如果用户有配置其他优惠,具体成交价请咨询商务经理。
CU 费用
CU(Capacity Unit)为性能容量单位,用于衡量标准型 NAT 网关处理流量时涉及的性能指标。
CU 衡量指标
CU 衡量指标包括活跃连接数、并发连接数和处理流量,CU 按网关每小时实际消耗的性能指标换算的CU个数计算得出。CU 性能指标如下所示:
指标名称 | 描述 | CU 系数 | 每小时 CU 个数计算公式 |
活跃连接数 | 同时容纳的活跃连接数量,在一个计费周期内,系统会统计 NAT 网关每分钟的活跃连接数,然后使用最大的每分钟活跃连接数除以 CU 系数,得出小时活跃连接数的 CU 个数。 | 10,000 | CU 个数 = 小时内最大每分钟活跃连接数 / CU 系数 |
新建连接数 | 每秒新建连接的数量,在一个计费周期内,系统会统计 NAT 网关每秒新建连接数,然后使用最大每秒新建连接数除以 CU 系数,得出小时新建连接数 CU 个数。 | 1,000 | CU 个数 = 小时内最大每秒新建连接数 / CU 系数 |
处理流量 | NAT 网关处理的字节数,包含出方向和入方向(以 GB 为单位),在一个计费周期内,系统会统计 NAT 网关处理的出方向和入方向的流量之和,然后使用总流量除以 CU系数,得出小时处理流量 CU 个数。 | 1GB | CU个数 = 小时内总处理流量 / CU 系数 |
计费价格
标准型 NAT 网关的 CU 费每小时结算一次,按实际使用时长计费。
CU 费 = CU 单价(元/个/小时)* CU 个数(个)* 使用时长(小时)。其中 CU 数量的计算逻辑为以消耗 CU 最大的维度计算该小时内的 CU 个数,即 MAX(该小时活跃连接数 CU 个数,该小时新建连接数 CU 个数,该小时处理流量 CU 个数)
计费项 | 地域 | 单价(元/个/小时) | 官网优惠价(元/个/小时) |
CU 费 | 广州/北京/上海/南京/成都/重庆/中国香港 | 0.23 | 0.195 |
| 新加坡/曼谷/雅加达/弗吉尼亚/东京/法兰克福/硅谷 | 0.3 | 0.2544 |
| 北京金融 | 0.368 | 0.312064 |
说明:
自2023年06月01日00:00:00起:
新购标准型 NAT 网关:CU 费官网优惠价为刊例价下调15%。
存量标准型 NAT 网关:价格不变。
官网优惠价为用户享受官网折扣后的成交价格,非刊例价调整,本次官网折扣调整长期有效,后续如有变更会提前发布公告通知。如果用户有配置其他优惠,具体成交价请咨询商务经理。
计费示例
假设您于2024年10月1日09:00:00在广州地域购买了1个标准型 NAT 网关实例,并于2024年10月1日09:59:59删除了该实例。在这期间,该实例的活跃连接数、新建连接数和处理流量的数据如下所示:
指标 | 使用量 | CU 系数 | CU 个数计算 |
活跃连接数 | 25,000 | 10,000 | 2.5 |
新建连接数 | 3,000 | 1,000 | 3 |
处理流量 | 10GB | 1GB | 10 |
在本示例中,CU 消耗最大的维度是处理流量(10 个 CU),因此 CU 费用按照处理流量对应的 CU 个数计算。
实例费用 = 0.23元/个/小时 * 1个 * 1小时 = 0.23元
CU 费用 = 0.23元/个/小时 * 10个 * 1小时 = 2.3元
标准型 NAT 费用 = 实例费用 + CU 费用 = 0.23元 + 2.3元 = 2.53元
其他相关费用
传统型 NAT 网关
传统型 NAT 网关(原 NAT 网关)费用包含实例费用和网络费用。
实例费用
传统型 NAT 网关的实例费每小时结算一次,按实际使用时长计费。不同规格价格不同,详情如下所示:
网关费用 | 地域 | 传统型 NAT 网关-小型 (元/个/小时) | 传统型 NAT 网关-中型 (元/个/小时) | 传统型 NAT 网关-大型 (元/个/小时) |
实例费 | 中国大陆(不含港澳台地区) | 0.5 | 1.5 | 5.0 |
| 新加坡/雅加达/硅谷/弗吉尼亚/法兰克福/中国香港/首尔/东京/圣保罗 | 0.75 | 2.25 | 7.5 |
| 曼谷 | 0.8 | 2.4 | 8.0 |
网络费用
网络费用为云服务器通过 NAT 网关绑定的 EIP 访问公网产生的流量费用。其中云服务器到 NAT 网关为内网通信,不涉及计费。当前针对不同的账户类型,传统型 NAT 网关的网络费用采用不同的计费方式。
标准账户类型:
可以绑定按流量计费的常规 IP,以及按带宽包模式计费的 常规 IP、加速 IP 和静态单线 IP。
该类型账号下的 EIP 具备带宽和流量管理能力,因此网络费用统一在 NAT 网关绑定的 EIP 上计费,不会在 NAT 网关重复计费。详情请参考 弹性公网 IP 公网网络费用。
当标准账户类型的用户开通了共享带宽包功能,且将 NAT 网关绑定的 EIP 加入到共享带宽包(IP 资源包)中,则 NAT 网关服务的网络费用将按照带宽包整体结算。
传统账户类型:
仅支持绑定常规 BGP IP 的 EIP。
该账号下的 EIP 不具备带宽和流量管理能力,因此网络费用在 NAT 网关为后后付费的按流量计费模式,每小时结算一次。计费价格如下所示:
地域 | 价格(单位:元/GB) |
中国大陆(不含港澳台地区)/新加坡/雅加达/首尔/东京/法兰克福 | 0.80 |
中国香港/圣保罗 | 1.00 |
曼谷/硅谷/弗吉尼亚 | 0.50 |
计费示例:
例如广州地域的 VPC 网络内的 CVM1、CVM2、CVM3 通过小型 NAT 网关访问公网,在07:00:00 - 07:59:59内共计使用流量10GB,则08:00:00时刻产生费用如下:
网络费用:0.8元/GB × 10GB = 8元,即在 NAT 网关上收取网络费用8元
网关费用:0.5元(广州地域的小型网关费用为0.5元/h)
则总费用 = 8元 + 0.5元 =8.5元
注意:
NAT 网关具备双机热备的特性,系统每3秒会分别给 NAT 网关的主备服务器发送一个5KB的探测包,因此每天会产生0.2747GB的流量,对应中国大陆(不含港澳台地区)、中国香港、北美会分别产生:0.2197元、0.2747元、0.1373元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