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日至12月2日,“2017大湾区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会”(GBAS)在深圳隆重召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人工智能科技与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两大驱动力量的结合,用创新奠定我国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同时带动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在中国科协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大会由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与深圳市科协共同主办,深圳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深圳市南山区科学技术协会、海峡两岸暨港澳协同创新联盟内地工作站联合承办。中国教育信息化产业技术战略联盟为该会议的指导单位之一。
为期两天的 GBAS 汇聚了全球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知名学者专家及企业代表,针对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产业化等前沿话题深入探讨,解读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
湾区对话
前瞻对话
两天共有上千名观众现场参会,一场高端领袖智库、区域经济振兴、聚集产业落地转化、产学研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的行业盛宴在此展开。
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行业政产学研金用各方的持续推动和投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该领域下一个风口将会在何方,GBAS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GBAS 共包含了大会开幕式及主题报告,“海峡两岸暨港澳机器人-智能医疗协同创新论坛”、“智慧交通与物流协同创新论坛”、“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论坛”三大主题分论坛和“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协同创新大湾区之夜”。其中特别设置了包括政策解读、经海峡两岸推选的科创项目路演、产业分享和针对性极强的圆桌论坛。
圆桌论坛
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的海内外院士团队、行业顶级专家、知名学者及企业领袖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的主题演讲,还分享了各自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在学术及理论方面为现场观众具体解读,观察探讨未来前沿技术及产业应用。
来自不同视角、不同专业领域的观点在此碰撞,共话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科技领域新时代新征程,为我们勾勒了未来世界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发展的全景蓝图。
为契合“共融全球智慧,驱动湾区发展”的大会主题,达到真正实现高科技产业协同创新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目的,本次大会还邀请了来自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政府代表现场探讨跨城市、跨产业协同发展之路,取得多项重大成果:
1
多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同发起成立深圳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院(筹)
2
大会组委会启动《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蓝皮书(2018)》研写倡议书
3
完成了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广东(深圳)基地深圳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工作站授牌
4
来自美国、北京、香港、澳门、深圳等多家知名金融单位和投资机构现场举行“大湾区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创投会”签约仪式
大会面向全社会征集“十大科创项目”和“十大科创企业”,经过综合评估,秉承公平、公开、公正原则,邀请业内知名专家组成评审团,对参评项目认真评估,最终评选出了奖项,以表彰富有创新力的企业和项目。此外,凡是参加评选的项目和企业,均有机会获得“大湾区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优先支持。
领导与嘉宾合影
中国科协领导表示,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发展才刚刚起步,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区域等合作为重点,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倡导推动互联网、大数据、机器人、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已明确写进十九大报告中,这也正是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大会的意义所在。
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是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前沿性的学科,将带来众多颠覆性创新,引领人类史上最大的产业革命,其影响力将超越工业革命、互联网,发展前景无可限量。抢占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科技研发制高点,及时跟进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产业化进程,必将为我国奠定未来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文/编辑:冯奕然
图片:网络
本文来自企鹅号 - 中国教育信息化产业技术战略联盟媒体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