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社区产品如何利用用户的个人沉淀内容创造价值【社区类APP探讨②】

社区产品如何利用用户的个人沉淀内容创造价值【社区类APP探讨②】

作者头像
腾讯大讲堂
发布2018-02-13 15:27:29
1.9K0
发布2018-02-13 15:27:29
举报

社区产品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让用户能够在社区里面创造内容,同时,用户留下的内容成为了他在这个社区的个人沉底,而这种个人沉底也是社区能够留住用户的一个重要砝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和利用这些用户的个人沉淀呢?这一期的社区类APP分析主要以豆瓣APP为例,围绕用户内容沉淀的展开分析,思考手游宝需要如何整理和利用用户沉淀下来的内容。

为什么要重视用户的个人沉淀?

从沉淀的对象来看,用户在一个社区活跃一段时间后,首先会关注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人或者是加入一些群组,产生一定的关系沉淀。再进一步,用户通过对平台内容的互动操作甚至是产出行为留下了自己的在这个社区的沉淀。我把用户在社区里面留下的关系和内容统称为用户沉淀,而这次我主要分析的就是用户对内容方面的沉淀。

我认为,用户的个人沉淀不仅仅不包括用户主动地有意识地留下的内容,比如说:发表帖子或者评论,而且还包括用户无意识留下的沉淀,包括用户对社区内容的收藏、点赞,甚至是浏览足迹等等。

若是社区能够处理好用户沉淀下来的产物,能够给用户提供对关系和内容回顾和管理的途径,进而能够增加社区用户的黏性和归属感,提高用户使用一个新产品的成本,用沉淀留住用户。

什么样的产品需要重视用户的个人沉淀?

在分析过程中,我认为那些具有较多不同形态内容的社区产品尤其需要重视用户的个人沉淀,因为用户基本的需求是对内容进行回顾和管理,内容形态过多会导致用户产生困惑:社区是否保留了我的操作记录?我要在哪里去寻找不同的形态的内容呢?

因此,我选择豆瓣APP作为分析的案例。当时,在从网页从移动客户端转型时,豆瓣曾推出了10+个APP,最后回归为一个整合型的APP,那么他是怎么处理这么多不同形态的内容的呢?

与豆瓣相似,手游宝发展到今天,也出现了多种不同形态的内容:游戏、攻略、论坛、话题、视频、频道等等。希望通过借鉴,知道如何处理用户玩过的游戏,浏览过的攻略、收藏的论坛、参与过的话题、上传过的视频等等。

如何处理用户的个人沉淀?

在豆瓣中,用户的主动沉淀可以分为内容方面的、关系链的和群组的沉淀,这次分析主要是对内容的沉淀,因此,按照用户的主动程度从大到小对用户沉淀的操作进行排列的话,分别是发表及上传、加入豆列和喜欢。

一、发表上传的内容应该按功能模块各自独立

在豆瓣中,用户最主动产生的沉淀是各自独立的:相册和日记等全局的内容放在我的页卡,而用户在【小事】和【圈子】里面的产生的内容并没有整合到【我的】页卡里面,而是由各自的功能模块进行承载。(注:分析是体验的是豆瓣2.17,目前豆瓣已经新为3.0,,将小事作为重点模块调整至首页)

这样做的好处是:不同的功能模块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体系进行运作;那么,功能的增减和调整对整体架构的影响不会太大,便于新功能的尝试;而且,我的页卡里面的内容不会因为复杂而逻辑不清。(注:分析时体验的是豆瓣v2.17,目前豆瓣已经新为v3.0,,将小事作为重点模块调整至首页)

目前,手游宝的做法是将用户在每个模块中产生的内容都放在【我的】页卡中,这样的好处是可以能够在同一个地方整合用户沉淀的内容。但是随着新功能的增加,我的页卡承担的内容会越来越多;而且,当有功能的增减时,需要作出较大的调整;最后的问题是,用户在使用各个模块时,需要跳出该模块去寻找自己发表和上传的内容,无法有闭环式的体验。

二、让收藏不仅仅是收藏

在豆瓣中,是以“加入豆列”的形式收藏内容的,用户可以将收藏的内容分别不同的豆列,并为豆列命名,而且其他人能够看到并关注用户的豆列。这样的做法,一方面能够便于用户整理收藏的内容;另一个重要的点是,将个人收藏的内容与平台推送内容相结合,平台能够推送质量好的豆列。

这种让收藏公开的做法,虽然可能会让用户在收藏时顾虑隐私的问题,但好处是大大的。因为在这种豆列被用户关注的情况下,能够促使豆列主人管理好自己的豆列,使收藏能够能够被持续使用;第二个是,推送质量好的豆列,让用户成为社区的运营助理,能够减少平台的运营成本。

当然,通过传播用户收藏的内容为平台产生有价值内容的前提是,这个社区的内容质量足够的好。目前,手游宝的内容质量仍需通过引导和运营的力量去提高,才能让好的内容通过传播创造二次价值。

三、MARK一下

记得在微博时代的时候,很多人转发微博的理由是“M”或者是“Mark”,这里体现的用户需求是,用户想通过转发这样的途径收集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以备之后能够快速查找出来。在豆瓣中有“喜欢”的按钮,实际就是常见的点赞功能。

当用户对某个内容进行“喜欢”之后,在我的页卡里面有一个喜欢的列表,收集了所有用户喜欢过的内容。这样的做法赋予了这个简单的点赞动作更多意义,它不仅仅只是对内容发表者的好评,同时也为用户产生了内容的沉淀,便于用户收集自己想要回看的内容信息。另一方面,喜欢的内容是不公开的,这样就填补了公开的豆列会使用户产生顾虑和担忧的缺陷。

小结

具有较多不同形态内容的社区产品需要重视用户沉淀,可以尝试按照不同功能模块独立承载用户真正产生(上传或发表)的内容,将个人收藏的内容与平台推送内容结合,将对他人的评价与个人收集结合。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给用户提供便利,更是能够为社区平台创造跟多价值。

作者:黄善晴,腾讯交互设计师,现就职于腾讯游戏平台与社区产品部,负责游戏社区项目的设计,对线上社区产品的设计有较深的研究。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7-01-11,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腾讯大讲堂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