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面向对象的代码风格(下)

面向对象的代码风格(下)

作者头像
韩伟
发布2018-03-05 15:47:24
7090
发布2018-03-05 15:47:24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韩伟的专栏韩伟的专栏

面向对象代码的结构

在结构化编程中,代码的结构以分解流程,实现处理方案为核心,代码的分解原色是以实现步骤为主。理解这种结构的代码,我们需要先理解问题的解决方案,如果需求变化,一般都需要修改代码。面向对象思想,针对结构化编程的这些缺点,提出了著名的“开-闭”原则。意思是代码应该对添加开放,对修改关闭。能做到这个原则,是需要代码结构上利用面向对象的特性才能做到的。

面向对象代码结构的重点是定义“类”,与结构化编程倾向分解问题解决步骤不同,面向对象编程更重视描述问题本身。由于代码按“类”划分,所以一般不会完全解决本身,而是全面的划分问题本质相关的角色。能做到“对添加开放”的根本原因,是以基类或接口描述了问题的“外观”,而需求的变化一般不涉及问题接口,而是实现的细节,因此利用多态,就能仅仅添加代码以完成增加新的实现代码。

“对修改关闭”主要是通过面向对象的封装特性实现的,我们可以把接口基类和部分实现类编译成库,用户没有源代码就无法修改实现是类,但是他们依然可以继承、实现接口类。只要系统可以提供“注册”具体实现类的接口,就能轻易添加新功能了,而这种“注册”功能,正是所谓Ioc控制反转体系的基本功能。

在设计接口和实现类,以及设计基类和子类时,我们往往会不自觉的把日常生活中的分类方法用于程序设计:把通用的设计基类,把特殊的设计成子类。但实际上这种想法可能会是错误的,正确的设计应该是规则约束少的为基类,规则约束多的为子类。

最著名的例子是矩形和正方形。日常观念中,矩形是比较通用的,而正方形是比较特殊的图形。所以我们很容易把矩形设计成基类,而正方形设计成继承矩形的子类。但是这就是一个错误的设计,因为如果用户以矩形的接口,去使用正方形的实例对象,调用了设置长度、宽度的方法时,其中的一个设置可能就是无效的,因为正方形不能接受不同的长度和宽度。这很容易产生逻辑错误。正确的做法是把正方形作为基类,而矩形继承正方形类,这样“设置边长”的方法也可用于矩形。

我们在设计类的继承关系时,必须注意所谓“一般”和“特殊”的真实含义。由于在面向对象设置中,代码如按此“依赖倒置”原则设计,业务逻辑必将会被继承结构拆分成“一般”和“特殊”的层次结构。此种结构类对比结构化编程,就是把大流程拆分成多层级的子流程。但是,在面向对象的语义下,这种拆分的约束更多,更细致。比结构化编程的指导性更强。

在面向对象程序的结构中,还有一条原则叫“最小知识原则”,此原则要求代码间的耦合尽量简单:函数参数尽量少,引用的类型数量尽量少……。在结构化编程中,我们由于要组合多个函数,就会使用大量的过程变量,这样的代码无论如何简化,都不可能太简单。由于每个函数的调用都不带上下文,因此很多API设计者都喜欢设计常常的参数列表,以便使用者能更“灵活”的使用。但是这样的代码阅读区来宛如天数,即便你熟悉这些API,你也难以从一串参数中一样看出其含义。

面向对象的代码结构,就要破解这种难以阅读的代码:由于每个调用层次的类、方法,都要求“缩小”耦合范围,简化使用形式,所以其类名、方法名就能带上更多语言,从而提高可读性。而这些类可以通过“开闭原则”,被拆分为多个层次的其他组合类,用户可以通过使用这些较低层的类来扩展功能,或直接通过继承来添加新的功能。

面向对象代码建模

面向对象思想是与结构化编程不同的一种思路,但并不是说就一定比结构化更先进。他们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结构化编程思想诞生于计算机早期应用领域,以计算密集型任务为主,应用范围比较集中于需求稳定的领域,比如军事、金融、通信、操作系统;而面向对象这是在计算机应用范围快速扩大之后,大量商业、娱乐业务,需要更多的需求变化能力,因此代码的可读性,修改能力,变得更加重要。

面向对象编程,就是为了这种需求变化而设计出来的。在面向对象方法中,最自然的就是针对业务领域的对象去建模,就是看业务领域中有什么东西,直接用这些东西来建立类。在游戏领域,这种方法最常见,因为游戏世界中本来就有许多虚拟角色、物品、场景。在电子商务这些与现实结合的领域,使用直接映射建“类”也很方便,现实业务领域提供了大量的概念定义。相比之下,结构化编程更依赖于程序的理性思考,对问题做细致分解;面向对象领域程序员有大量业务领域参照物,看起来简单得多。

虽然用直接业务领域映射的方法,很容易满足代码理解的需求,但是并不一定是最优方案。因为需求变更导致的代码修改,并不一定能很简单的对应到业务领域模型上。这就引入了面向爱你个对象思想的另外一个原则:需求变化的原因,就是对象建模的边界。——如果你发现有个需求变化,一定要修改代码,那么这个修改的地方,就是代码应该“切分”耦合的位置。这里的切分,就意味需要有两个不同的类。在需求的不断变化中,好的面向对象程序会逐步“进化”,变得越来越适应真实需求。这和传统的思维:需求变化会让代码“腐化”,是很不一样的。因此说面向对象思想是一种拥抱变化的思想。

在大量的编程实践中,人们总结了23种经典的“设计模式”。归根到底,这些模式利用面向对象的语言机制,更好的应对现实需求变化而产生的手段。设计模式把多种对象间常见的关系模型,抽象成模式。

从直接的业务领域建模,转化成使用设计模式建模,往往需要一些思考分析,幸运的是,设计模式的资料汗牛充栋,而模式本身也就那么几种,全部记住也不是难事。因此,在理解了设计模式的使用条件后,这些知识就比较容易协助开发者建模。从这点上看,结构化编程中对于编程思想的指导就显得抽象的多,因此也更难以被掌握与良好的运用。

在设计模式之上,人们还总结出针对更大型系统的设计经验:架构模式。虽然架构模式不限于使用面向对象特性来实现,但是设计模式却能很有效的用于构建各种架构模式。

在面向对象的实践中,许多思想往往只是一句话,但实现手段则可能很多种,因此业界总结出了:OOP->OOD->OOA三个层次的实践经验,对于新人来说,这无疑是一条明确的升阶之路。这个路径为软件业界提供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和作品,因此非常值得推广。

感谢大家的阅读,如觉得此文对你有那么一丁点的作用,麻烦动动手指转发或分享至朋友圈。如有不同意见,欢迎后台留言探讨。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6-02-19,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韩大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面向对象代码的结构
  • 面向对象代码建模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