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自证法帮你识别虚假数据

自证法帮你识别虚假数据

作者头像
叶锦鲤
修改2020-04-29 17:48:25
7380
修改2020-04-29 17:48:25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悦思悦读

收到朋友伴随[惊讶]表情发来的下图:

图1

看这玩意儿真是气不打一处来,这种胡编乱造的东西,居然很有市场。

图片来自一篇微信公号文章,名叫《三亿中产不生孩子的真相》,发布者是一位大V,该文又被更大的V转发。单就我看到的两篇,就有2万多的转发量。

从评论来看,有感叹养不起娃的,有说养娃不如养蛙的,有怨恨政府不包办养娃的,有联想热点事件的……就是没有一个人对这篇“真相”中的“证据”(几幅图表),提出任何异议。

一向精通阴谋论,经常满面狡黠微笑“你懂得”的网友,居然一点不怀疑这些数据是虚假的

我们就说上面图1吧。

打眼一看这样一张图表,WTF!在北上广深养个孩子要200多万! 再看看家庭收入,要一对夫妻不吃不喝16-20年。就算二线城市,也要十几年的全部收入。 这可还怎么敢养孩子哟~~

但是,请等一等,这个“养娃成本”的数据来源是什么?

媒体发布这类养娃成本的历史悠久。但以前纸媒搞这种话题的时候,好歹还列个计算过程——是以什么样的家庭为例,孩子奶粉多少钱,尿布多少钱,上学习班多少钱等等,有个大致明细。然后再根据现状推论一下把孩子养到XX岁,一共要多少钱。

这个图1倒好,既没有说明是在什么样人群中采样统计的结果,也没有说这个总数之下分为几个方面的花费,连是养18年,22年还是一辈子都没有说明一下。

假设我要强行给图1洗地,尽量解释它的合理性。那么好吧,我可以做如下假设——

这个养娃成本,说的是:

  • 在其中所列城市里,
  • 以中产阶层(题目里写着“中产”嘛),在该地区最常用的养娃方式(e.g. 北京是上一堆辅导班,上海是上私立再上一堆辅导班,广州深圳是送到中国香港上私立再上一堆辅导班,etc.),
  • 根据当前的状况和人民币购买力推测出的,
  • 把一个娃从出生养到大学毕业所需的成本。

至于具体数据来源嘛,我们可以进一步假设,是在这些城市找了一些中产家庭,通过采访获得的。

看起来很合理是不是?

可是我们再看看图1第一列数字和第二列数字相除的商

根据这两列图例的解释,这个商表示的应该是在这些城市中生活家庭的全部年收入。是怎样的家庭呢?根据题目,我们可以推断是这些城市的中产家庭。

可是,大家请真正除一下就会发现,所有的商居然都在12正负0.01(万)的范围内。

换言之,图1的提供者认为,图1中所有城市的中产家庭年收入都是约等于12万

这一点,即便是放在普通人的常识里,也知道有多么错误吧。

中国现阶段发展不平衡的一大表现就是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巨大。长春和北京会是同一个种收入水平吗?

如果还要强行为图1寻找合理性,非要说这是在不同城市里挑选了不同收入层次的家庭(例如北京的普通收入对应长春的中产,或者北京的中产对应长春的高收入),那么就要请问了,这样把没有可比性的数据放在一起展示的目的,除了误导还有什么呢?!

至此,面对图1,这样一份连纯粹数据内部互相印证的合理性都不存在的数据,判断其为虚假数据,是确定无疑了。


三亿》一文中引用的图表不止图1一幅。

还有一张表格提名是“新兴中产阶层子女数量比例”,文中说是源自福布斯发布的《2018年中国新型中产阶层财富白皮书》。

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提到有这样一份白皮书的网页众多,但都没有该白皮书原文。

另有一分“预计出生人数”,未标明源头。

这两份数据直接从本身看,并没有很明显直接违背一般常识的地方,也不好立刻就下结论说它们是虚假的。

但对于一篇文章的作者而言,如果已经引用了一份造假明显的数据,那么至少属于态度不严谨。

更何况这份数据还是作为主要证据出现,如果它本身就不成立的话,其后基于它的论点又如何可信呢

自媒体时代,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出版自由,发布的文章、稿件不再经由权威单位预先审核,方便了作者和读者。

然而自由和便利都是有代价的

对于读者而言,你所读到的大量通过社交媒体直接发布的言论,都不再有人替你预先检验其真实性

如果想从便利中获得有效信息,从自由中寻觅理性思考,作为读者,就要自己负担去伪存真的责任

下列几点建议,可以用来帮助我们去伪存真:

  1. 区分作者所陈述的事实、推论和观点(论点)。
  2. 明确只有事实才有可能成为论据,推论不能直接用于论证论点。
  3. 被当作事实陈述的事物,如果不是来自作者的第一手资料,就需要额外的引证来论证其自身的真实性。
  4. 即便论述事实自身的真实性得以保障,也并不一定能够作为论据支持论点。论据真实的前提下,对论点的支持建立在逻辑性上。
  5. 在外部引证一时无法确认的情况下,可以先在论证内部自证。如果论据自相矛盾,或者违背常识(如图1),则可直接认定伪证。

信息爆炸的时代,让我们擦亮双眼!

如果不知道从何开始,先学点概率论吧。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8-01-30,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智汇AI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