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60后盘距用友高管层 突破互联网思维何其艰难

60后盘距用友高管层 突破互联网思维何其艰难

作者头像
人称T客
发布2018-03-16 16:19:37
1.1K0
发布2018-03-16 16:19:37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人称T客

自从昨天写完《用友2014年人事调整之我见 老将回归未见新意》一文,引起业内网友的很大反响,本来今天想盘点一下《盘点SAP这些年的人事地震》,但应众多网友的需求,还是写了一篇续集用友高管层太老,互联网思维很难奏效。

这篇文章不是内幕,也没有抨击各位老大意思,仅是想从切身的感受来解读传统IT行业如何面对互联网进行探讨,可能说的不全对,但仅限探讨。

用友是管理软件行业的龙头行业,可以称得上中国软件行业的标杆,在互联网企业还是小弟的时候,用友就是大哥大级别,可能正是老大的头衔坐太久了,用友忽略了互联网企业的异军突起,曾经的小弟抢了大哥的位置,自然让用友深感不爽。

而在这七八年里,用友也一直思考如何向互联网转型,用友也因此错过了转型的良机,当年阿里主动邀约老王共建互联网软件产业,老王自认可以凭用友之力完成任务,于是阿里自立门户成立了阿里软件到现在淘宝开放平台,而用友也错失了近距离走进互联网企业的机会。

可是世界的事情没有如果,用友随后耗费巨资全力打造的伟库网和用友商街和用友伟库 在当时的切入点以中小企业营销进军SaaS领域,中间几经战略调整,在2009年收购客户关系管理Turbo CRM,以客盈门新的品牌打开自已财源滚滚的渠道,突破自已因为产品定位不准而遭遇的发展瓶颈。后来又以全程电子商务为市场突破口,由于战略的摇摆不定,用友伟库没有等到电商的春天,就倒在了前行的路上。

这可以算是用友转型互联网最直接的一次,最投入的一次,最用心的一次,也是用友最失败的一次。

事后笔者也在想,为什么八百客和Xtools这样的草根能够在残酷的互联网竞争中生存下来,而用友却败得如此彻底?

有人说用友缺乏互联网基因,人才老化、思维固化等因素,也有人说用友要想真正的实现互联网必须另拉队伍重新规划,不要和传统的ERP业务混在一起,否则难有突破。

另外,笔者认为用友的高管层过于老化,是阻碍用友互联网转型的主要动因。从年龄结构上,用友高管基本上都是60后的天下,老一批领导人依然活跃在一线,这在互联网公司是绝无少有的。

老高管不隐退,很难给70后和80后的腾出空间,另外用友多年来是一个讲究论资排辈的公司,老高管这么多年盘距了很多的势力范围,一旦80后和70后有冒头和越界行为,很容易被扼杀的在萌芽当中。

笔者曾经就职于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从高管到VP,90%都是80后主打,他们对于新生事物的理解和把握要比60后和70后来得快一些,而移动互联网时代讲究的就是时间差策略,每一天每一分钟都有可能创造一个奇迹。象用友这样年龄层公司要面对互联网大船又怎能划得动呢?

加上思维上的老旧和固化,想让这些奇迹发生在60后身上简直难于青天。

虽然生于1955年前后的伟人也不少,诸如乔布斯、比尔·盖茨、Oracle创始人埃里克森,以及Sun公司创始人麦克斯利特。他们的创业成功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互联网风起云涌时,他们都正值壮年,大环境造就了他们。

而随着移动互联网浪潮的袭卷,这些55年前后的高管都开始退居幕后为年轻人让路,再看看今天的创业新贵,多来自于80后,并且绝大多数基于互联网模式。而用友恰恰缺少是这些年轻血液,即使有这些年轻新贵又如何在用友的体系中立足也成为一道无法破解的难题。

我们在对比一下用友的高管层年龄:

郭新平:男,1963年出生

夏冬林先生:1961年出生

吴政平先生:1964年9月出生

高志勇先生:1963年12月出生

王文京先生:1964年12月出生

向奇汉先生:1965年8月出生

朱铁生先生:1974年5月出生

吴健先生:1965年10月出生

章培林:男,1964年10月出生

欧阳青先生:1965年9月出生

郑雨林先生:1965年4月出生

严绍业先生:1963年8月出生

章珂先生:1966年6月出生

许建钢先生:1960年1月出生

谢志华先生:1976年7月出生

在用友的高管层中,我们看到70后者廖廖两人,基本上还是60后打天下,60后的功臣受传统软件的思想和业绩压力,很难在互联网端和移动互联网端有所突破,笔者曾经接触过用友的几位高层他们对于新生事物渴求和认知很急迫,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是没有时间让你去弄明白后再去思考和实施,所以很容易错过战机。

记得郑雨林曾就如何推进数据驱动企业这一进程时表示:软件厂商需要积极推进了向平台化发展的转型升级战略,加快企业应用平台、云平台/云服务、移动应用、大数据产品技术发展。

可是这些关键词,我认为在用友体系尚属概念阶段,如何落地?怎么落地?如何与用友原产品体系形成左右手,而不是左右互博?这些都是老王和他的团队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果老王不给70后和80后的发展空间和上位机会,用友将面临的不仅仅互联网思维上无法突破,用友也不得不面临人员的老龄化问题,而用友沦为传统IT行业将指日可待。

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BAT公司大玩圈地运动,用友则在近两年鲜有收购,一是用友多年的收购策略均以失败告终,也让老王开始怀疑收购的价值何在。二是收购哪些公司也成为用友转型的关键。而反观近两年来传统IT巨头在移动互联网上动作。思杰(Citrix)完成了对Zenprise的收购,推出XenMobile;赛门铁克拿下Odyssey Software;IBM收购Worklight和Redbend;DELL收购Credant;SAP收购Afira;Oracle收购bitzer。Afira被SAP收购,Fiberlink被IBM收购,,传统IT巨头纷纷布局BYOD市场已经成为这些厂商未来转型的重点。

在云端市场的大量收购也让原本的格局发生了转变:Oracle不全卖数据库开始卖云计算,SAP不全卖ERP开始卖云计算,IBM不全卖服务器开始卖云计算,Citrix不全卖虚拟化开始卖云计算,HP不卖打印机也开始卖云计算,思科不全卖路由器开始卖云计算,国内厂商看国外厂商卖什么他们就卖什么,可是要有得卖才行,你的云在哪里?你的云应用在哪里?和你的ERP产品如何对接?软件市场不能卖概念,要卖应用要卖产品。

大数据市场:这个领域说实话一直是国内厂商的短板,ERP只有数据没有核心,在数据仓库和数据分析能上我们始终处于下游,IBM有db 2,甲骨文有oracle和mysql,SAP有Hana和Sysbase,我们有什么呢?笔者一直认为用友要想真实现大数据的落地,收购一家数据库厂商将十分必要。

用友想要在互联网上有所突破,就要进行自我革命,这个阵痛是无法估量,但是前景是无限的。

最近笔者曾做了一项目调查,中国企业CIO有将近80%需要原管理软件厂商提供移动化升级服务,可是用友在这块积淀太少,用友虽然掌握中国30%到40%的中小企业客户,但是移动事业部只是一个项目实施部门,成立三年来没有任何杀手级的企业APP推出。忙于收入和项目实施已经成为这个部门的首要任务,如何围绕ERP周边做移动相关的业务管理?用友需要在2014年做好规划,特别是第三方移动解决方案厂商的大举切入,用友原本优势很可能会被残食。

云计算的落地也离不开移动端,如果没有在移动端做好切实可行的规划,云计算也只能是空谈。

另外,60后的高管层中又有多少人能够将以下名词解释清楚,我想能认全者不多,BYOD、MDM、MAM、MCM、EMM、MEM、COPE、MEAP、Hybrid、Native、MBaaS。而这些恰恰都是用友在未来需要碰到的技术和应用。

所以加速革新、加速变革、加速换血、回速思维推进用友非常必要补上这一课。

------------------------------------------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4-01-07,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人称T客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大数据
全栈大数据产品,面向海量数据场景,帮助您 “智理无数,心中有数”!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