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无监督聚类问题中,如何决定簇的最优数量?

无监督聚类问题中,如何决定簇的最优数量?

作者头像
AI研习社
发布2018-03-19 17:55:12
8310
发布2018-03-19 17:55:12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AI研习社AI研习社

AI 科技评论按:聚类问题有一大经典难题:没有数据集的真实分类情况,我们怎么才能知道数据簇的最优数目?

本文会谈谈解决该问题的两种流行方法:elbow method(肘子法)和 silhouette method。

在监督学习里,某特定数据集的类(class)的数量,在一开始就是知道的——每个数据实例,都被标记归属于某个类。最坏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盘查类属性( class attribute),计算其中包含的独特元素。

但在无监督学习里,类属性或者明确的类成员划分是不存在的。想想也是,无监督学习的一个主要形式,就是数据聚类它的目标是通过最小化不同类之间的实例相似度、最大化同个类中的实例相似度,来进行大致的类成员划分。

众所周知,聚类问题有一个很大的技术难题——不管是以什么形式,开发者需要在一开始,就给出无标记数据集中的类的数目。足够幸运的话,你或许事先就知道数据的 ground truth——类的真实数目。但情况并不会总是如此。譬如说,或许数据中不存在定义明确的类(簇)。而无监督学习本来的意义,便是探索数据,找出使簇、类得数目达到最优的结构。

这就回到了文章开头的问题:不知道 ground truth 的情况下,怎么才能知道数据簇的最优数目是多少?这方面,倒是已经林林总总有相当多的处理方法。本文会讨论其中应用极广泛的两种方法。第一种,是 Elbow Method。

Elbow Method

elbow method 是上手首选,由于能通过可视化便利地解释、验证,它的用处很大。它用关于簇数目的函数来解释方差(k-means 里的 k)。它会绘制出能被 k 解释的方差的比例。第一批的 N 个簇应当会为解释方差添加大量信息。但是,有些 k 最终值会导致少得多的信息增量。这时,数据图会有明显的角度。该角度就是簇的最优数量。

AI 科技评论提醒,有一点应该是不言而喻、无须解释的:为了按照不同的簇数量绘制方差,需要对不同数目的簇进行测试。在绘制、比较结果之后,必须要有该聚类方法的成功、完整地迭代。

Silhouette Method

Silhouette method 会衡量对象和所属簇之间的相似度——即内聚性(cohesion)。当把它与其他簇做比较,就称为分离性(separation)。该对比通过 silhouette 值来实现,后者在 [-1, 1] 范围内。Silhouette 值接近 1,说明对象与所属簇之间有密切联系;反之则接近 -1。若某模型中的一个数据簇,生成的基本是比较高的 silhouette 值,说明该模型是合适、可接受的。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7-06-04,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AI研习社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