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何小鹏:从工程师思维到用户思维,这是互联网造车将带来的变革

何小鹏:从工程师思维到用户思维,这是互联网造车将带来的变革

作者头像
量子位
发布2018-03-23 17:42:11
6310
发布2018-03-23 17:42:11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量子位量子位
李根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我们没有做错什么,但我们输了。”

诺基亚CEO的这样一句话让何小鹏印象深刻,也是他在观察、参与汽车变革中时时警醒自己的案例。

在40岁生日当天,在“2017智电汽车投资者大会”上,以小鹏汽车董事长身份出席的何小鹏,谈到了自己从投资、到正式参与互联网造车的感想。他核心讲述了自己对互联网思维在汽车领域实践的思考,重点阐述了如何让互联网思维在汽车领域做到不同。

何小鹏说,互联网造车定位要从工程师维度转换到用户角度,要以互联网基因为核心,打造一个超级产品经理团队,才有希望在汽车领域做大、做强,在未来富有竞争力。

量子位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把何小鹏的分享进行了整理。

何小鹏

3年前,我开始汽车赛道投资,看到一些非常有趣的议题。

定位

第一个议题是定位。当时所有汽车领域的朋友都告诉我,如果你想在汽车领域投资、想在汽车领域做出一些不同的事情,你首先要搞清楚公司定位是什么。

于是我就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中国大部分、绝大部分的汽车从业者,对于公司定位都是从销售角度出发的。“我要造台什么样的车”、“卖给什么样的用户”、“用什么样的策略”、“用什么样的销售渠道”……

但互联网人思考定位不是这样的逻辑。我认为自己过去是一个非常强力的产品经理,互联网人思考用户和产品的定位,向来是从用户刚需入手的。

“用户的刚需在哪里”、“为什么用户会使用它”、“为什么用户不使用这样的应用或服务”、“产品进入用户使用阶段的时候,运营体系又该怎么做”……这都是互联网人关于定位的思考逻辑,但这与汽车领域,有本质上的不同。

后来我意识到,为什么汽车公司首先要讲“定位”?

其中一个核心原因,是中国30年前开始做汽车的时候,汽车基本都是合资的,而合资车厂的开发基本放在海外,中国只是生产、销售。所以谈论未来五年的产品计划,设计、研发都与中国无关,我们在这样的体系内只是负责生产和销售。

中国也有非常多的汽车企业,但如果你参加车展,就会发现传统车企和互联网人关注点上的不同。互联网人或普通用户看车,是坐到汽车里,看一看、摸一摸,想开一开。而传统汽车人看汽车,更在意的是涉及理念、底盘、引擎、工艺……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看汽车的角度,完全是工程师维度,而不是把汽车当作一个“产品”。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认为新的汽车制造商会有机会,因为高品质、满足用户需求的汽车产品,还有市场空间。

但新能源车企如果用传统汽车的思路、传统造车的思维,也许可以做大,但很难在未来做强。

特斯拉很多人人才来自苹果,而不是传统车企。他们从工业设计、小型消费品角度进入汽车制造的巨型产业,围绕整个汽车进行产品化设计,从电池、外观颜值,到科技功能,特斯拉的创新给整个未来汽车市场开拓了巨大空间。

创新

第二个议题是创新

今年5月份,我打算全职加入小鹏汽车,当时跟所有设计研发的同学开了会,在会议室聊到了很多有意思的话题。我问在座同学,有多少人开电动车、新能源车上下班?大概只有不到5%的人举手,而且做优质新能源汽车的人,大部分没有开过豪华车或高档车。

所以如果按照这样的体系,让新的汽车制造商能够造出高品质满足用户需求的汽车,逻辑上,按照互联网人的思考方式,我认为完全做不到。

我们前段时间去了趟硅谷,看到特斯拉之外的一系列电动车,觉得做得都很棒,我们跟设计人员、研发人员交流,发现他们对特斯拉并不关注关心,他们自己认为做出的电动车,能很快把特斯拉打下去。

如果仅仅从从生产工艺的角度,特斯拉确实没有什么特别,但是如果从整个汽车的设计,在科技、颜值、创新的思考上,特斯拉做了非常多的事情。

刚才也谈到,特斯拉的人才来自苹果这样的小型电子消费品厂商,而不是完全来自汽车行业。他们带着工业设计、小型消费品这样的角度进入到完全不一样的巨型产业,最后带来的是创新、挑战和改变,即便今天看来还始终有风险,但一旦成功,就能对未来整个汽车市场有巨大改变。

回到国内,我们还可以看到非常多的新能源车企,还是用传统车的思路往前走,用传统造车的逻辑去造一台新能源车,他们用传统的底盘、原来轻量化的方式,把原来的引擎、汽油技术变成今天的化学电池,再拿出来销售。

我觉得这样的方式还是在用品牌、渠道和价格冲击市场,也许可以做大,但很难做强。

还可以讲一个例子。诺基亚。

原来是我创立的UC的股东,2007年iPhone发布以后,我跟董事谈起苹果,他们最初并不看好。

但几年之后,诺基亚的CEO就说:我们没有做错什么,但我们输了。

这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很多人跟我说新车企的挑战,在于品牌、品质、渠道,这个没错。但换个角度,以诺基亚的案例来看,当时在全球没有品牌、没有品质、没有渠道?都有。

所以我想说的是:我想说的就是,打败自己的,打败原来行业的永远都不是自己这个行业里面的,永远都是用新的方式去诠释。

我一直都不认同新能源车可以弯道超车,因为现在新能源汽车跟传统汽车、燃油车一模一样。这个领域里面还是原来传统车厂、海外车厂、合资车厂,走的还是过去的路子。所以作为互联网造车新势力,我们一定不会按过去的思路思考我们的未来。

很多人问我“什么是互联网思维”,为什么互联网思维在汽车领域能够做到不一样?你们打算怎么做?你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我可以非常简短地回答其中一部分我们的思考。我们觉得互联网思维非常简单的逻辑是:开放、平等、科技、创新。

只有平等了才可能有创新力,只有有科技的变化才可能有创新力。创新的外界环境具备了,内在基因是不是具备?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你不能打破现在的机制,不能充分的交流、快速迭代就根本不可能。

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案例,我们最近来自传统车企的同学说,如果你在以前的单位,常规做事的逻辑是:立项、写调研、向领导审批、竞标、招标,找供应商合作伙伴……所以如果按照这样的机制,是难以快速迭代的。

此外,闭环的思路。我们所有的汽车厂商以汽车销售为导向,互联网的思维则是当汽车售出后如何以商业的服务为导向。在未来新的汽车交付给用户之后,该怎么运营它,怎么创新。如果你不去闭环,就无法把数据产生价值,很多人说大数据价值,我一听他根本没有理解大数据,甚至他连数据都没理解。所以我的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

第三,我相信互联网带来的变化,在资本和模式上有具体的冲突,我个人最开始完全不相信互联网做大型硬件能够成功,我今天还是以学习传统硬件的互联网思维。小鹏过去36个月的创业里面,积累了500人的团队,有大部分来自于汽车,少部分来自于阿里巴巴、腾讯等各种各样的公司,是一个新的组合体。

我们有个工程师叫Jack,64岁,来自于福特,在中国的车企待了20年左右。去年我跟他聊天,他对在互联网方面的了解充满自信,但今年加入小鹏汽车后,非常惊讶,很多事情跟过去的认知不太一样。这里面有两种不同思维的撞击,他们有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

以互联网基因为中心

最后谈谈小鹏汽车想要怎么做。

核心逻辑上,小鹏汽车以互联网基因为中心,以数字化和电动化为引擎。自动驾驶的眼睛和耳朵所带来的硬件变化会推翻很多传统供应链的一些思维逻辑。

我相信一个全新的基因,需要有超级产品经理人的团队,才有可能把未来的汽车做成不一样的汽车。

一个中心,两个引擎,三个创新,四个变化。

我先讲两个引擎。原来的汽车是以油为引擎的,将来的汽车有两个巨大的变化,从物理到化学,就是所谓的电动。但是电动化我的角度来看,跟今天新能源车讲的电动化不一样,电动化包含了轻量化、新底盘、三电,今天绝大部分车厂都没有把电动化放在足够高的角度。

第二个大变化从原来的物理变成数字化,数字化两条线,第一条智能驾驶。第二个是非常重要的互联网,在这两个引擎下,大家今天所看到的,跟真正整车厂看到的不一样。

在硅谷,我们也跟特斯拉谈到自动驾驶的算法。目前,全球的自动驾驶,不同的公司有不一样做法,但无论哪一种,硬件和车集成,比算法、数据还重要。

小鹏汽车大概有8个摄像头,未来可能有13、14个。光这些摄像头,就涉及角度、清晰度怎么放,ECU怎么控制,计算能力怎么做等问题。

这些问题在传统汽车领域完全没有参考,因为之前的汽车没有“眼睛”,更别谈传感硬件在价格、车规、数据、算法中要达到平衡。

我们现在在前向放了三个摄像头,而关于光线和雨量的传感器,我们可以不用,因为深度学习可以学习什么时候是阳光、微光、夜光。

从这些传感器的变化,也能看出一些不同。自动驾驶带来的“眼睛”和“耳朵”,所带来的硬件变化,会推翻很多传统供应链的固有思维逻辑,这些逻辑根本上来自算法和硬件的变化。

第二是互联网的变化。今天小鹏汽车有大屏幕,也是中国乘用车里为数不多有摄像头的,十年前在苹果刚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苹果、安卓带来的移动互联网变化。

今天大家玩手机,根本不会把它当做通讯的工具,会当做生活娱乐的一种随身设备。这样的变化是巨大的,未来汽车里的科技变化,三五年内就会看到非常大的雏形,也会让汽车的生活场景有巨大变化,而且绝不是从交通角度去看那么简单。

关于互联网基因的团队,我的核心想法是打造一个:超级产品经理人的团队。

正式加入小鹏之前,我跟雷军聊过两次,他以前是我们UC的董事长、也是UC的天使投资人。

他跟我说了做小米以来的很多总结,其中有一条建议让我印象深刻,他说:越大型的硬件,找端到端都懂的人,过去的行业中是没有的,这会是很具挑战的事情。

所以现在小鹏汽车的团队里,有造车思维、互联网思维,以及很多跨界的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曾经可能做很多现在看起来跨界的事情。

但我相信只有有一个全新的基因,需要一个有超级产品经理人的团队,才有可能把未来的汽车做成不一样的汽车。

更早之前,我在浏览器方面做了十几年,经历了四次战略转型,现在发现汽车跟浏览器没有本质差别,都是一个“工具”,都是为了更快速、更漂亮、更多功能。

未来的竞争优势、定价权,靠的会是基因、团队、创新性设计,我相信在车领域,互联网带来的数字化,自动驾驶,会做出很多非常不同的事情。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7-11-04,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量子位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目录
  • 定位
  • 创新
  • 以互联网基因为中心
相关产品与服务
大数据
全栈大数据产品,面向海量数据场景,帮助您 “智理无数,心中有数”!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