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案例 | 上海移动:数字化通向互联网的三个路标

案例 | 上海移动:数字化通向互联网的三个路标

作者头像
yuanyi928
发布2018-03-30 15:06:26
1.1K0
发布2018-03-30 15:06:26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EAWorldEAWorld

用互联网技术与理念改造企业架构

近年来,面对移动互联网大潮袭来及互联网企业业务的冲击,“转型互联网”成了传统企业的发展思路中反复提及的关键词。以基础电信运营商为例,最近讲的最多的就是“拥抱互联网”及“去电信化”。 加之运营商之间的激烈竞争及其与其他厂商之间基于互联网产业链主导权的竞争,都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

2013年起,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移动”)已经坚定地将“互联网化”写入企业战略,力图实现企业再造。上海移动用IT实践证明,只有构建一个扎实的技术平台才能打造电信业在互联网+时代下的战略竞争筹码。从上海移动的改革来看,真正的互联网化转型并非大量涉足互联网业务,而是重在用互联网的领先技术与理念改造企业传统的IT架构进而转入数字化轨道。同时,上海移动也为自己找到了数字化通向互联网的三个路标。

数字化阶段:在正确的时间采用正确的技术

Gartner在其发布的《2015 新兴技术周期特别报告》以通往数字化企业之路作为报告的主题,报告指出,数字化企业阶段的焦点将转移到人、企业与事物的融合,如何在正确的时间选择并采用正确的技术将是企业能否成功转型为数字化商业模式的关键所在。在这背后,传统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也需要相应地做出变革,首先在软件基础平台建设上就要从数字化转型开始,方能应对未知的业务挑战,引领互联网转型。

数字化转型时代下,对于企业IT基础设施架构敏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能够跟随业务变化,迅速给予响应和支撑。当时,我们对上海移动的IT现状做了研究,并提出了”用集成的思路做IT管控“的咨询规划建议。而从更深层次的需求来讲,是以“把控信息集成的主导权,掌握IT系统建设”的思路为系统建设目标。之所以提出这样的一个核心思路,是基于三个内在原由,同时也是符合以“规划、开发、集成、运维”为主线的“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原则。对于上海移动,甚至对于所有传统企业而言,以下的问题一直广泛存在,将成为阻碍其互联网转型的关键难点。

第一,各个系统边界模糊不清,耦合度极高,软件资产不明晰,无法开放能力。经过飞速的业务发展,上海移动内部建设了数以百计的IT系统,各IT系统间的接口如蜘蛛网一样星罗密布。这不但阻碍了系统间数据传递的效率和可靠性,也对运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与我们此前在电信业所观察到的现象类似,现有的IT框架不足以管理开发的全过程。系统架构复杂、边界模糊,且各个集成商技术版本不一,缺乏统一管理,使得软件资产不明晰,牵一发而动全身,无法与外部业务集成。

第二,在这样的情形下,系统演进难度高,技术能力无法支撑和响应快速的互联网变化。对市场上马上需要改进的竞争性需求或套餐内容的立即变更,缺乏有竞争力的IT体制做支撑。100%电子渠道业务又带来大量的业务集成与整合。而如果技术平台得不到支撑,就无法得到响应,更别说及时地推向市场。如何提高各系统间接口的效率,降低各系统间的耦合性,规范服务的开发工作,减轻维护工作量,成为上海移动极需探讨解决的问题。这也是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体系往往都会面临的一个难题。

第三,系统间集成沟通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较高。IT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沟通成本较高,两者往往通过面对面的方式沟通需求或者采用文档方式交流,涉及到多个系统开发商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时间成本较高。如果系统开发商不是同一家,沟通和协调的工作量将更大。

看清三个路标,为数字化转型做好充分储备

面临数字化转型,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技术架构成为上海移动等传统企业的必然选择。如果在原有耦合度较高的系统基础上不断添加新功能,系统会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复杂。而通过采用集成平台的建设思路之后,系统间松耦合,系统与系统之间结构清晰,每一个子系统都可以独立部署和运行,系统之间通过服务总线进行交互。系统对部署硬件要求较低,部署架构可以实现横向扩展,系统功能可以按照业务要求单独扩展。

经过反复的分析和测试论证后,我们的建设思路和目标是:通过多种技术手段解构系统,突破“集成”减负“运维”,全面实现自动化运维,更加灵活便利,为数字化转型做好充分储备。我们对上海移动的IT系统进行分布式云架构,根据业务和对象的不同,技术和业务展开分层解耦,其IT系统能迅速响应业务的需求和变化。有了这样的建设思路和目标,上海移动设置了三个“路标”来引导新一代架构规划和实践。

路标1:梳理企业数字化资产,为组建各种微应用奠定基础

从用户的视角和需求出发,ESB解构核心系统,重构IT的基础架构。通过IT技术统一接口规范,全系统解耦,建立企业软件资产地图,并为后续的各种微应用组建奠定了有力基础。

每一个微应用之间都是松耦合的,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去组建各种微应用,软件的复杂度也会因此而大幅降低,灵活度大幅增加,能够迅速响应业务需求。为了构建这种更为轻量级、分散化的软件构建模式,我们认为,当务之急是从ESB解耦开始。

首先,上海移动在各个IT系统接口的集成管理上有效地建立了统一的接口命名规范。我们团队为上海移动建立了各类服务接口列表,所有的服务列非常之清晰:有多少服务,每个服务实现多少功能,之间存在的关系……逐渐地,所有的接口接入规范变得越来越规则。原先有接口的工作量是没有接口工作量的3倍,工作效率低下,而通过集成平台方式实现了解耦,提高了效率。

然后,我们搭建了ESB集成平台,这改变了传统的软件架构,消除了不同应用之间的技术差异,让不同的应用服务器协调运作,还可加强内部系统之间的管控,提高系统稳定性和服务能力,有效提升了各个系统的集成能力,实现了全系统的“解耦”。还可较好地支持运营商在互联网转型路上的信息系统重构与整合,保证运行环境不依赖于特定提供商的特定平台,缓解技术对应用的束缚。

最后,我们建立了软件资产地图,在地图上可清晰地看见:现在有多少个系统,每个系统的功能作用,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等。系统地图打破了模块间“铁板”,每个模块之间的关系显而易见。上海移动在最高峰时实现了73次接口,ESB日调用量105,073,594次,峰值TPS6000次/每秒,基本相当于淘宝单日的服务调用处理能力。

路标2:能力开放,推动合作伙伴创新与合作

在开放、融合、创新的互联网时代下,面对传统合作伙伴的价值在下降,运营商对产业链的掌控能力也日渐削弱的严峻挑战,能力开放运营是运营商顺应数字经济转型需要,融入数字业务创新浪潮,并利用社会化渠道来拓宽营销渠道的必然选择。

开放平台项目是基于上海移动业务支撑系统核心接口的能力开放平台,满足中国移动NG2-BASS(v4.5)技术规范要求中对BIStore的Open API能力支撑,同时为外部合作伙伴参与上海移动各种产品营销开辟新的渠道。

通过实施能力开放,实现了合作伙伴自助接入,提升了能力使用效率,缩短各类业务办理在全渠道推广的接入时间。通过对社会渠道的可管控接入,拓展了互联网化营销模式,提高产品销售额度,引入多渠道竞争,降低社会渠道营销的费用。实现电信产品和合作伙伴产品的融合,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并为移动创造新的价值。

上海移动支持了小米手机、一号店、支付宝钱包等应用接入。通过“平台化思维“与这些外部厂商实现了外部业务的整合,规避了技术和社会风险,最终实现了业务创新。能力开放的技术优势在于:其一,能够将集成商核心BOSS与CRM接口安全、可管控、可计量/计费地提供给合作伙伴;其二,通过合作伙伴自助接入的方式,既实现了标准化和快速交付,又大幅降低了运营商投入;其三,避免了“牵专线“的方式独占资源,浪费严重。

举个例子,小米合约机刚推出时,当用户在小米官网办理运营商合约机套餐,系统需要对用户号码进行合约机资格查询,对于其他运营商来说,不是本公司的号码,是没有办法申请合约机的。上海移动第一家“率先”做到了无需换号即办理,上海移动用户想在小米官网上购买合约机,只需2秒,网站就能告诉他是否具备资格。

在小米这样一个互联网企业内部,与之开放能力使得业务系统发生交互和信息的集成是非常明智的。对小米而言,其模式是“每月只开放一次“的”饥饿营销“;对上海移动而言,通过互联网能力开放解决方案,很好地解决了合作伙伴的管理、安全管理和技术架构的PaaS化,避免了资源浪费问题并优化解决了号码资源严重浪费的问题。

图1:上海移动能力开放平台示例

路标3:业务创新,构建企业内部创业环境

当电信运营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从“资源为中心”到“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策略的转变,要求运营商快速业务创新,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整合,灵活的流程拼装,高效直通运营,从而开启数字化IT架构的深度转型之路。

已有的传统中间业务平台架构逐渐不适应移动互联背景下的技术要求,原始的技术分工阻碍了业务创新。在上海移动,新一代IT架构则采用了业务创新平台(BIIP)。上海移动在发展新一代互联网相关新兴业务时,由成熟的互联网分布式架构,业务责任可以很清晰划分出来。在有效发挥已有软件资产价值的同时,实现了服务组合的管理,服务编排,对创新业务的快速上线提供支持,帮助运营商不断快速推出创新业务,包括合约机办理、流量订购等业务创新服务组合。

举个例子,上海移动通过BIIP平台变用户积分(企业库存)为业务创新,实现了用户”用积分兑换流量包”产品服务。在此过程中,除了集成积分增加/减少和流量销售等功能级接口,根据业务规则,还可结合原子进行服务编排。上海移动基于平台提供未来电信发展的个性产品和服务,业务权责清晰,构建了满足未来发展需求的增值业务支撑平台,满足未来业务创新需求,做到了“用户为中心”式的服务。

业务创新平台技术优势在于:其一,支持业务快速创新,业务服务的快速重编排,形成新的业务产品;其二,配合核心业务剥离,将以前在核心实现的重业务逻辑迁移到业务集成平台上实现;其三,整合基础设施,屏蔽技术难点,达到基础设施的有效、有序利用,以低成本实现架构的持续优化;其四,提供丰富的业务框架,使开发人员专注于业务特色需求,且建立开发、测试、上线一体化IT管控体系。

延伸:大数据资产运营策略探讨

业内普遍认为大数据是运营商“去管道化,走向互联网“最有可能的实现形式。运营商发展大数据具有其他行业无可比拟的数据全面充足、可持续性、可以有效利用等显著优势。

如果说ESB是业务集成,能力开放是小数据量的集成,那么大数据资产运营策略将实现数据量要求比较大,时间性要求比较低的需求。而基于大数据资产分析共享结果,可以精准营销,提升营销成功率;可以发掘潜在客户需求,推动业务创新;可以监测人流,提升数据收益。

在大数据资产运营的应用上,基于网络信令、上网搜索、地图类APP位置等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对全网移动手机用户的分布和行为属性进行统计分析,提供标准化的基于位置的移动用户多维度统计信息,为人流监控、城市规划,商圈选址,旅游服务等场景提供决策支持。而这一应用规划以城市规划,交通规划等政府客户;旅游相关行业客户;零售客户等为目标客户来源。

比如,未来,上海移动可凭资源共享优势与政府合作,承建高速公路数据监测项目,每天都会产生百万条记录,对这些记录进行分析就能为行驶于高速公路上的车辆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有效提高道路通畅率。还可与大型商业地产开发商合作,承接商圈人流数据监测项目,为商圈选址提供快速有效、一目了然的依据。

图2:上海移动大数据共享规划

结语:

不管是在小米官网卖合约机,还是利用社会化渠道来拓宽营销渠道,亦或是支持业务快速创新,都必须充分利用数字化这一维度为互联网转型加重码。上海移动实则是一个典型的传统运营商企业转型互联网的值得参考的模型。

在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的过程中,伴随IT技术日新月异迭代,中间必然面临一个基础技术平台来做支撑。对于这些企业来说,这种高度数字化的分布式云架构技术平台是合适的、高效的。放眼望去,尽管传统企业在互联网转型道路上存在困难,但是互联网时代的各方压力,还有云计算、大数据时代信息价值的高昂,使得用数字化转型来成就互联网转型的这条通路成了传统企业最明智的选择和最好的出路。

感谢袁怡(微信公众号:elaineyuan928)对本文的贡献。

关于作者:

周海涛

EAII-企业架构创新研究院 大数据与电信行业专家委员

拥有十年以上的软件行业从业经验,八年以上软件平台,企业架构和应用等方面的咨询与项目实施经验。任普元信息公共事业部-华东区域总监,主持参与了江西移动统一流程平台、上海移动管理信息化统一流程平台、上海移动应用开发等多个咨询和平台实施类项目。

对能力开放、大数据领域有着深入的技术研究,结合电信行业客户需求,借鉴互联网行业的先进技术,通过上海移动项目的实施,总结和归纳了IT管控平台等“4+1”模型。曾获得“2014年度上海市软件行业标兵”称号。

联合作者:朱江

EAII-企业架构创新研究院 系统集成与金融行业专家委员

拥有十多年金融IT行业从业经验,致力于企业信息系统架构方面的研究。任普元信息金融事业部总工程师,长期致力于金融软件平台建设实践。主持完成多个金融行业平台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研发工作,包括业务集成平台、集中监控平台、统一渠道接入平台等。

对金融行业技术架构有较深刻理解,曾主持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国开银行等多家大型企业的技术平台规划与落地。

关于EAII

EAII(Enterprise Architecture Innovation Institute)企业架构创新研究院,是专注于企业架构与业务创新领域的研究机构,致力于金融、电信、能源与政务等行业领域的企业软件架构优化设计与 创新研究,以及分布式计算、服务构件技术、可视化技术、业务流程管理、内存计算、企业移动计算、数据治理等领域的技术研究。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6-02-23,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EAWorld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大数据
全栈大数据产品,面向海量数据场景,帮助您 “智理无数,心中有数”!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