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投资逻辑:是追风口,还是等待技术溢出?

投资逻辑:是追风口,还是等待技术溢出?

作者头像
数据猿
发布2018-04-19 14:24:05
5820
发布2018-04-19 14:24:05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数据猿数据猿数据猿

孙霄汉 复旦-杜伦大学工商管理博士,上海竑观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合伙人。曾任职于上海写瑞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国内上市公司副总经理、戴尔(中国)有限公司高级运营总监,主导的项目获得“迈克尔•戴尔”总裁奖。

作者 | 孙霄汉

官网 | www.datayuan.cn

微信公众号ID | datayuancn

资本寒冬,二级市场的PE估值不断下调,一级股权投资的市场,创业企业的估值也逐步地向合理的水平修正,同时一级市场存在非常严重二元分化,一百亿估值的“独角兽”巨婴不少,但是更多初创公司融资非常困难,二级市场“宁买贵不买错”的属性已传导入一级市场。

过去两年中间,中国整个新经济领域,有特别多融资风口不断涌现断。包括O2O,共享经济,视频直播,靠大量补贴获取流量的业务模式等等。但这些风口在今年受到了很大影响。此外,金融科技,区块链等技术发展模式,也因为互联网金融,尤其是P2P等领域,受到监管的影响,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原因有二个:

第一, 纯商业模式的创新,有个非常致命的“缺陷”:就是需要持续不断的烧钱,才可以保持稳固的市场地位,因为它的可复制性太强,进入的门槛太低。这就导致大量的资金涌入进来,下注豪赌。

第二, Gartner的技术成熟度曲线,又叫技术炒作周期曲线,是指新技术、新概念在媒体上曝光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当某项技术处于媒体过高期望的峰值时,创业企业的设立也到了峰值,有大量的资金进入来扶持该类技术型企业,创业企业的估值也达到了某个高位。

Gartner依其专业分析预测与推论各种新科技的成熟演变速度及要达到成熟所需的时间,分成5个阶段:

  • 科技诞生的促动期:在此阶段,随着媒体大肆的报道过度,非理性的渲染,产品的知名度无所不在,然而随着这个科技的缺点、问题、限制出现,失败的案例大于成功的案例。
  • 过高期望的峰值:早期公众的过分关注演绎出了一系列成功的故事,当然同时也有众多失败的例子。对于失败,有些公司采取了补救措施,而大部分却无动于衷。
  • 泡沫化的底谷期:在历经前面阶段所存活的科技经过多方扎实有重点的试验,而对此科技的适用范围及限制是以客观的并实际的了解,成功并能存活的经营模式逐渐成长。
  • 稳步爬升的光明期:在此阶段,有一新科技的诞生,在市面上受到主要媒体与业界高度的注意。
  • 实质生产的高峰期:在此阶段,新科技产生的利益与潜力被市场实际接受,实质支援此经营模式的工具、方法论经过数代的演进,进入了非常成熟的阶段。

2017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来源:Gartner2017年7月)

通过烧钱去创造纯新的商业模式和在技术成熟度曲线处于媒体过高期望的峰值时,做投资的决策,都是非常危险的。这是一个投资逻辑中的“大是大非”问题,并不像肖冰同学简单地总结为“好人好事”就可以成为一个判断项目的标准,朱啸虎同学简单地祭出个“60后鄙视链”就可以搞出个“神”逻辑,后面还需要加个“经病”。投资绝对不是资本运作,不是无休止的资源浪费,它是科学技术与金融技术的结合,是一种创造力。

搭建一个完整的投资逻辑框架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它必须是经历过:输入,分析,输出,纠正等一系列完整的过程,这个时间周期对于一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来说,是个相当慢长的周期。竑观投资选择投资的时间窗口是:技术溢出。为什么选择这个投资窗口期?主要的关键因素有几点:

  • 竑观投资是一家专业化的投资机构,专注于大数据及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他们的团队关注技术成熟曲线,更重于商业模式,当然他们也敬畏市场。
  • 技术溢出通常会出现在技术成熟曲线的泡沫化的底谷期,在这个时期,该项技术已经基本成熟,创业企业有部分成功,并且其经营模式也逐渐成长,企业的存活率也逐步提高。
  • 技术溢出也使得部分的技术人员,离开原来的创业企业,带着新的创意和商业理念,开始再次创业。
  • 技术溢出也带来了技术人才和商业资源的流动,让整个行业生机勃勃,充满市场竞争的活力。
  • 技术溢出也直接带来了,创业企业估值的变化。在媒体过高期望的峰值消退之后,创业企业的估值也逐步归于理性,更适合投资机构做投资目标的选择。
  • 技术溢出也可以带来多元化的商业应用场景,这些不同的商业应用场景可以互相呼应,促进整个行业的繁荣与兴旺。

竑观投资已经投的几个大数据项目:企查查,聚信立,倍业科技等,基本是安排技术溢出的投资主线来决策的,他们都有非常强大的自我造血功能,市场适应性也非常高。

本文由数据猿独家首发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7-12-28,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数据猿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大数据
全栈大数据产品,面向海量数据场景,帮助您 “智理无数,心中有数”!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