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哪些人工智能电影演得最逼真?

哪些人工智能电影演得最逼真?

作者头像
顶级程序员
发布2018-04-26 16:04:50
1.1K0
发布2018-04-26 16:04:50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顶级程序员顶级程序员

在 1982 年的电影《银翼杀手》的开幕镜头中,一个调查员不断向询问一名为 Leon 的机器人,旨在激发他的情绪反应。在电影中,同情心是区分人类与人工智能(AI)的一些特征之一。 当测试的问题进行到 Leon 的母亲身上时,Leon 站起来,掏出一支枪,并将调查员射杀。

对人类而言,这不是一个令人感到开心的结局,但当好莱坞刻画的人工智能,却很少是这样的结局。 编剧和导演们几十年来一直在银幕上将人工智能放在人类的对立面,而这些情节的科学合理性如何? 我们咨询了一组人工智能专家,并让他们评价 10 部人工智能的电影,我们根据真实程度顺序排列了这些电影。(危险,Will Robinson:前面有剧透。)

第10名:超能查派(2015年)

电影简介:

机器人警察战士通过一个程序员破解了真正的人工智能程序代码后,获得觉醒自我意识。

符合现实的部分:

Chappie “生来”就对世界及其周围环境有着基本的了解,但更多知识仍需通过经验来学习。虽然电影没能真实还原机器学习的过程,但对场景的描绘却非常准确。如今很多最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都会让机器人经历一个反复试错的过程。人工智能领域经典名著《人工智能:一种现代方法》一书的作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家 Stuart Russell 说:“电影中人工智能学习速度很快,这点是可能是比较真实的。”

偏离现实之处:

专家称这部电影有很多问题。

第一个问题,一个无赖程序员在自己的公寓中就写出了人工智能代码,专家认为这种突破是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第一个真正的人工智能的诞生需要很多科学家的通力合作才有可能实现;

第二个问题,上传大脑意识,电影中主要背景是当时人类的意识能被提取出并在复制在芯片上——这部电影的主题,这是异想天开,完全是无稽之谈” Russell 说,“完全没有任何道理”。这个论点打击了未来主义者 Ray Kurzweil 经常鼓吹的观点,那就是有一天人们将能把意识上传到计算机当中,可以让我们实现永生。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专攻人工智能系统理论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家 Randy Goebel说:“Kurzweil 的观点是错的离谱。”

真实程度得分:1/10

第9名:人工智能(2001年)

电影简介:

一个小男孩身患重病,无药可治,不得不进入冬眠一样的冷冻状态,他的父母领养了一个机器人男孩 David,David 被编程为只懂得爱。

符合现实的部分:

在整个电影当中,由于程序设定,大卫对获得爱与被爱矢志不移,从未动摇或改变初衷。“这个机器人男孩希望被爱,如果当初就是以这个目的来设计这个机器人的,它就会通过自身的行为将这种渴求表现出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计算机科学家,正在从事人工智能的数学课题研究的 Marcus Hutter 说,“由于这个公司的目标是生产人工智能儿童,这一人工智能的行为表现就极具意义”。

偏离现实之处:

如同《超能查派》一样,电影中一队科学家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创造出了人工智能。“看到这些我实在不敢恭维,这不太现实,从开始设计到成型,仅仅用了18个月的时间,他们就成功制造了一个有意识的机器人” Hutter 说,“再有就是只设置一个按钮,按下就可以开启意识模块。”然后是大卫和他的亲人的如何融合到更广阔世界的社会生活中。 “我以为机器人在现实生活中被社会接受程序也太高了,现实社会中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接受程度不会像电影中那么普遍。”Russell 说。

真实程度得分:3/10

第8名:银翼杀手(1982年)

电影简介:

在未来,人类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制造出几乎与人类一模一样的有机生命人,但这些复制人只能存活4年并且不允许长存于世。

符合现实的部分:

通过机械选择有机人工智能机器,《银翼杀手》询问在实验室中能否制造出意识体。“我我怎么知道你是否有感觉?” Hutter 问道,“我没办法理解,就因为假设你和我构成成分相似,并且我有情绪来进行推断,”依据生物“构成成分相似”,复制者就能通过拥有混淆意识的方法来浑水摸鱼,他说道。

偏离现实之处:

专家们对 Ridley Scott 的批评性评论有些分歧。 Hutter 认为它是现实主义的“最不喜欢的”,而他的大多数同事都持有这种想法。 影中复制人能通过植入的全部的或部分的记忆来获得感知,就目前而言,尚无基因工程技术能够将复杂的记忆植入人类大脑。

真实程度得分:4/10

第7名:机械姬(2015年)

电影简介:

一名年轻的程序员获得了一次参观电脑天才 Nathan 别墅的机会,在这里他将对一个可能具有意识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Ava 进行图灵测试(设计测试机器是否有获取人类智慧的能力)。

符合现实的部分:

Nathan 不是突然“破解人工智能问题”。他不确定 Ava 是否真的具有意识;所以需要测试她。尽管 Hutter 认为电影在图灵测试的准确性刻画表现拙劣,但他还是称赞电影对复杂的意识的处置方法和并不夸张的动作场景设置。意识是所有这些电影中最大的主题之一,Hutter 认为,如果意识已经实现,它可能是先进的人工智能的一个新兴属性,而不是明确地编程或激活的东西:“一般来说,我会说, 如果我有一个足够复杂的系统…如果他们显示出来的行为,我们可以解释为人类的情绪,那么就有一个合理的推断,它有情感。“EX Machina 至少对主题复杂的处理方式很正确 – 需要测试的东西。

Russell 不太乐观,这样的测试是否真的需要。 “我不认为任何人都会破坏意识 – 至少不缺少一个重大的概念性突破,”他说。 “这不会来自编程; 它将来自我们所谈论的一个完整的哲学概念。“Russell 说,这个问题是,我们并没有弄清楚我们自己意识的起源,所以不能通过编程设计来确定意识。 “没有人在人工智能领域开发有意识的人工智能机器,因此我们没有什么理论基础可以支持继续开发,”他说。 “我们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

偏离现实之处:

我们再次看到“孤身奋战的天才”例子。 虽然 Nathan 运行着大规模的互联网公司,但是显然他的大部分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工作,都是在丛林中他的充满着高科技的房子中独自完成的。 这部电影对于Ava(也许)智能大脑背后的技术有着特别离谱的解释。 (这是有情可原的,因为我们不知道如何创建第一个人工智能。)在有问题的场景,Nathan 向 Caleb 展示她体内的各种硬件。 当他们进入大脑,Nathan 提到它不是硬件,而是“wetware”,也就是一个“生物组件”。 但这个 Ava 的智能背后的软件显然来自于通过互联网搜索中编译大量的数据。 搜索查询的数据如何转变为知觉意识的方法并没有解释任何细节。当 Nathan 非常激动的阐述在 Ava 的内外生殖系统背后的技术,其中缺乏的细节是特别令人惊讶的。

真实程度得分:5/10

第6名:超验骇客(2014年)

电影简介:

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 Will Caster 死后,他的意识被上传到量子计算机当中,因而 Will 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智能样本。

符合现实的部分:

电影最后,Will Caster 的人工智能被限制在数码世界当中,只能以计算机程序的形式存在。专家认为摆脱身体后的人工智能是自由且安全的。“一旦你拥有改变意识或大脑的能力你也能摆脱许多进化人工制品的限制,” Hutter 说,“我不认为他们会这么在乎要不要变得像人类一样。

偏离现实之处:

对整个大脑进行上传下载的情节(参考《超能查派》)。

真实程度得分:6/10

第5名:机械公敌(2004年)

电影简介:

在USR机器人公司的一名执行官(Alfred Lanning)被谋杀后,侦探 Del Spooner 怀疑行凶者就是这个公司生产的机器人。

符合现实部分:

在名单上的所有电影中,只有《机械公敌》强调了 Isaac Asimov 的机器人三大定律:1)机器人不得伤害一个人,或通过不作为允许人类受到伤害; 2)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发出的命令,除非命令与第一定律相冲突; 3)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的存在,只要这种保护不与第一或第二定律冲突。

就他们自己而言,这些定律可能是创建安全人工智能的相当好的一个起点。Sonny,这部电影人工智能主角,显然不知何帮违抗了他的程序设计而变成恶棍。根据专家分析,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但是,当人工智能为机器人的这种突然行为转变提供了一个非常合理的解释,当一个名为 VIKI 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引入了「Zeroth 定律」依据:“机器人可能不会伤害人类,或者通过不作为,允许人类受伤”。就像列表中许多其他电影一样,这个命令被过度解读的引入,当机器人断定人类对自己有危险并且必须平息这种危险时。如果我们不能小心地设置机器人的先进智能程序,那么不可预知的和不想要的后果可能会成为现实。

此外,Spooner 的奥迪车是红色的。

偏离现实之处:

在机器人的编程中增加「Zeroth规则」或任何其他重写的指令肯定会允许他们改变他们的行为并违反传统的机器人学三定律,但这并不能解释VIKI为什么一开始就违背「Zeroth规则」。 所有的专家都快速指出,机器人不能改变他们的编程并且可以自发地发展新的议程的想法是纯粹的小说。 哈特说,编程到机器中的基本目标是“静态的”。“有数学理论证明一个完全纯理性的以实现目的为目标的特工没有动机改变自己的目标。

真实程度得分:6.5/10

第4名:巨人:福宾计划(1970年)

电影简介:

为防止核战争而设计诞生的一个美国超级计算机伙同俄罗斯同伴,控制大多数世界核武器,他们他们以此来要挟人类,要人类放弃控制整个社会,进而它们可以成为世界霸主。

符合现实的部分:

在好莱坞,似乎有一个误解,一台机器必须获得感情或自由意志来反对人类。但根据Russell的理论,“这是完全不必要的。这是完全非科学的。“超级计算机在这部电影是否有感情是有争议的,但他们不需要是反对人性。所有的机器需要是与我们自己的愿望相矛盾的编程。 “如果我们不小心给这些机器的目标,他们会做我们要求他们,但我们可能不喜欢的结果,” Russell说。Hutter甚至说,他可能不介意被一个有感情的机器统治。人类是贪婪的,并且倾向于追求自己的利益,即使牺牲他人,他说。一个完全理性的计算机,具有远远超出我们自己的智慧,可能实际上能够为每个人创造一个更公平的社会。他同意Colossus,当电影的结论,机器人说,“你会说你失去了你的自由。自由是一种错觉。你失去的是让你骄傲自豪的情绪。

偏离现实之处:

除了除了依靠打卡进行计算的计算机胜过人类智慧这一设定将有足够的计算能力来智胜和征服人性外,《巨人》没有太多错误。 在2001年的出版物中,计算机科学家Rodney Brooks指出,任何技术的发展都是以递增的步骤进行的。 如果我们创造一个我们无法控制的机器人,我们很可能已经创造了许多我们几乎无法控制的机器人,或者我们偶尔失去控制的机器人。 他认为如果我们到了失控机器人的时候会有很多预兆警告。 考虑到IBM的Watson计算平台在击败它的人类对手Ken Jennings和Brad Rutter时,并不知晓它在参加《危险边缘》节目,人类似乎还有一些时间去面对人工智能的威胁。

真实程度得分:7/10

第3名:机器管家(1999年)

电影简介:

一个机器人管家经历了跨越几代人的时间之后成为了真正的人类,最终甚至用实验室成长的人工器官替换他的机器零件。

符合现实的部分:

在我们的影片列表中,终于出现了非暴力人工智能。 虽然它不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故事,大多数专家都乐观,人类将能够和平与人工智能共存。 “至于准确性,没有任何令人愤怒的事情,” Goebel说。 “好莱坞描绘的恐惧或焦虑是有可能是最严重的事情,被虐待。

偏离现实之处:

Hutter说,像Andrew先进的机器人一心想成为人类的愿望,这使人类有些太“以自我中心的”。像Transcendence,足够先进的机器可以认识到好处或其无机电路。 也许它缺少了电影的整个观点,但似乎人工智能不太可能像Andrew一样聪明,Andrew认为变得脆弱或易碎会更珍惜有有限的机会。 并且,和往常一样令人疑惑,Andrew不可思议地达成心愿并意外地改写他的原始程序。

真实程度得分:7.5/10

第二名:她(2013年)

电影简介:

刚刚离婚的作家(Theodore Twombly)在他的电脑上安装一个新的意识操作系统(Samantha),两人开始约会。

符合现实部分:

萨曼莎没有身体,但她确实有一个声音。向人们展示了人类被机器人吸引所带来的风险,这样做,而不需要将人工智能包装到人形框架。 Russell,特别是,警告设计类人的人工智能。 “人们会变得情感依恋,”他说。 “你不太可能把意识归因于一个灰色的盒子。 这是一个原因而且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原因,如果有类人形机器人。 想象一下,对于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有多困难。

此外,人工智能可能具有与其人类创造者不同的兴趣。 在电影中,Theodore Twombly可能因为与Samantha的关系而成长,但是这两个人显然从来不是理想的一对。 Samantha可以自由漫游互联网的世界,同时与数百人建立对话。 Twombly则受制于他的身体和大脑的限制。 “机器不必以与人类相同的速度体验世界,”Russell说。 这种以每秒执行数百万计算的速度让它们很了不起,但却是很可爱的同伴。

偏离现实之处:

电影没有解释Samantha是如何工作的或进化超越物质的需求意味着什么。 此外,考虑到出现了如此先进的人工智能,而外面的世界文明却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这让人有点不可思议。

真实程度得分:8/10

第一名:2001太空漫游

电影简介:

在收到月球上一块巨大的黑色石碑发出的奇怪信号后,“探索一号”的宇航员发现,他们的的人工智能系统(HAL 9000)出了问题。

符合现实部分:

专家似乎同意,2001年的人工智能治疗是列表中任何电影中最准确的。 HAL似乎肯定似乎有感情,但当被问及计算机是否有感觉或情绪时,一个宇航员(Dave)回答说,真的没有办法知道。 当被问及他是否会相信一台声称有感觉的电脑时,Russell 说了类似的话:“可能是我们最后只是耸肩我们的肩膀。”HAL似乎表示恐惧,因为Dave慢慢地不启用他,但绝望的恳求可能只是 是执行他的使命的最后一次尝试

HAL也坚持他的程序。 像《巨人》,HAL从来没有偏离他的原始目标。 他所有的看似邪恶的行为都是因为他相信这是完成任务的最好方法。 使HAL成为一个坏人的原因,并不是一个生存本能或情感,而只是简单的编程,《2001》这部电影清楚地表明,具有意识并不是AI与人类对立的必要条件。

偏离现实之处:

参评专家称,之所以没有拿到满分是因为电影并没有解释“HAL 9000”是如何工作的。专家称,鉴于目前没有人知道如何创造出人工智能,没有解释总比蹩脚模糊的科技术语更好一些。

真实程度得分:9/10

译者简介


紫洋:从设计到开发,一路磕磕撞撞,却也不断回旋上升前进,在多次的转型与蜕变的历炼过程中,学习理解并融入每一行业,珍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努力做一些让自己感到骄傲的事!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6-11-18,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顶级程序员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腾讯云小微
腾讯云小微,是一套腾讯云的智能服务系统,也是一个智能服务开放平台,接入小微的硬件可以快速具备听觉和视觉感知能力,帮助智能硬件厂商实现语音人机互动和音视频服务能力。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