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以‘不作恶’来作恶的谷歌和被略根性滋养的中国互联网

以‘不作恶’来作恶的谷歌和被略根性滋养的中国互联网

作者头像
望月从良
发布2018-08-16 15:47:36
3400
发布2018-08-16 15:47:36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Coding迪斯尼Coding迪斯尼

互联网一个特点是,从来不缺乏热闹。这几天在网上又引发了一件让人经不住想去凑热闹的事情。《人们日报》在Twitter和facebook上发言,知道这两个网站的人可能不太多,尽管他们是世界上访问量最大的两个网站。《人民日报》是这么说的:

它意思是说,欢迎谷歌回到中国大陆进行商业经营,但前提是它必须遵守大陆的法律法规,所有外国互联网公司要在中国经营的话,都应当遵守中国的网络管理条例。中国日报作为党的喉舌,它的言论虽然不能作为政府官方态度,但在很大程度上传达了政府意志。

看到这则推文,我有喜有悲。喜的是《人民日报》向谷歌释放善意,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了政府对信息开放的积极态度,它体现了中国政府很多优点:务实,自信,有谈判力,有说服力,能够理解和接纳主流世界的通用规则,最重要的是,它表达了高层愿意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意愿,中国不会在信息传递,文化交流,商业运作上自绝于与外部世界的沟通和连接,这在美国越来越孤立,越来越封闭的情况下,更是难能可贵。悲的是people’s Daily能上这些网站,而我作为people中的一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我就上不去,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行为,颇令人无奈。

八年前谷歌退出中国大陆,是一种典型的多输。近来苹果公司的市值突破一万亿美金,谷歌,亚马逊,微软市值在八千亿作用徘徊,苹果能一马当先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它拥有中国市场,苹果20%的收入来自中国,而其他三家公司却不足1%,市场进一步看好苹果在中国的业务发展,因此在股价上给予其肯定,这意味着中国市场价值至少两千亿美金以上。谷歌退出大陆后,失去了10亿级用户的市场,这是商业上及其沉重的损失,对大陆用户而言,他们失去了高效的信息获取工具,难以享受高质有效的信息服务,对政府而言则大失颜面,一家在全球范围内因创新不断而备受尊重的科技公司居然有钱不赚也要退出,这使得来投资的外商因使用不了最先进的技术工具,在工作生活上多有不便,更重要的是动摇了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使得他们对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和市场准入上的诚意产生了动摇。

谷歌退出大陆市场的原因是它的信条”不作恶“。根据众所周知的法规,有些涉及到政治敏感性的信息是不能随意公开显示的,而谷歌认为这违背了人们的信息知情权,故意阻挡给用户的信息显示,侵犯了言论自由,因此是一种”作恶”,为了坚持它“不作恶”的信条,它做出了退出的决定。在我看来,谷歌的这种认知和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作恶。为人们提供优质信息,让人们掌握获取信息和知识,提升自身认知能力的工具,无论是从商业角度还是社会人文角度,都具备了高尚的情操,但谷歌却因为政治意识形态因噎废食,剥夺了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的信息获取权,这不是一种极大的罪恶吗。

当然谷歌作为一个商业实体,有进入和退出某个市场的权利,但你不能把这种商业行为提升到道德和意识形态的层面。一旦到了精神层面,谷歌的行为就无法自圆其说。这就好像说你担心一个瘦骨如柴,营养不良的病人吃多了后会发胖而得糖尿病,所以剥夺他进食的权利,以营养过剩为缘由禁止一个营养不良的人摄入热量,这不是荒唐的作恶行为吗?当年中国大陆的用户在信息获取上正是处于供给不足,营养不良的状态,谷歌却因为政治意识形态抛弃中国用户,用户最需要的是获取知识而不是那些敏感的政治信息,因此谷歌的做法是严重违背道德准则的,当然它在商业上也受到了巨大的损失。

谷歌退出后的最大赢家无疑是百度。百度近年来备受指责,有些人指责它垄断搜索市场后不思进取,坐吃山空;有人指责它唯利是图,给用户提供虚假信息,为图谋不轨的诈骗分子提供生存土壤,特别是暴发了“魏则西事件”后,百度的脊梁骨都快被人们戳断了。这些指责有其合理的一面,我在涉及个人切身利益的信息搜寻上就绝不信任百度,但你要说百度没有技术,它的崛起完全依赖中国独特国情,这也说不过去。李彦宏毕业于北大,在美国著名大学修炼后,亲自为道琼斯设计了实时金融系统,到现在仍然被广泛使用,在他带领下开发的搜索引擎搜索也是独具造诣,如果你对比下360就可以体会到它的准确度,当年在搜索领域的竞争异常激烈,腾讯,网易,搜狐,甚至人民日报都参战了,它们无一不铩羽而归,百度要是没有核心技术是不可能独步天下最后统一武林。而且近来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也大有作为,从百度走出了41位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手,百度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黄埔军校。

以百度,腾讯,阿里为首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他们的发展及对社会的贡献有目共睹。然而由于信息行业具有很强的传播学特性,进而对社会人心具有强烈影响,因此信息技术及其行业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政治敏感性,由于外来和尚不会念本地经,来自外国的信息科技企业由于无法把握独到的中国国情,在运营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碰上权力的钉子,然后收获灰头土脸的下场。正是特殊国情的存在,使得外国信息科技企业很难在国内实现充分发展和竞争,没有竞争就无法推动发展,于是国内用户就很难享受到更高质量的信息服务,正是因为内外竞争不充分,BAT能在国内翻云覆雨,但在国际上却黯然失色,因此国内这些巨头只不过是山大王,垄断一方却没有硬实力与美国科技巨头在国际市场上实打实的较量。

以上看法,巨头老板们肯定不服气,例如李彦宏就对谷歌返华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李彦宏作为北大学霸,他论述的逻辑还是很坚硬的。的确百度和谷歌没有正面较量过,在没有决出胜负之前,人们再怎么臆想强弱,终究是少了些底气。李彦宏认为他能赢,特别是出了魏则西这样的恶性事件后他还能胜券在握,你也不能证明他错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谷歌重返大陆市场,然后两强正面PK,在公平竞争的情况下,百度输了,那就安心把打嘴炮的精力投入到企业的发展中。如果百度赢了,那也能让“美狗”闭嘴,百度用实力证明自己的强大,自然也应当赢得该有的尊重。

网络世界在信息搜索层面上有楚河汉界的强烈分野。所有上网的人分成了“用的了谷歌的”和“用不了谷歌的”,我属于前者,因为我从事计算机行业,很多最新的核心技术,例如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重要信息或资料都是西方人用英语创造的,国内几乎无人在这些新颖领域做出独创性的贡献,即使是做出了,他们也是用英文来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这就使得我要想把握最前沿的研究成果,我就得在英文世界里搜寻,但这恰恰是百度无法提供的。用谷歌还是用百度确实把人分成两个层次,用谷歌的人得有一定的英文水准,要不然他无法发挥谷歌的搜索功能,而且用谷歌的人绝大多数都是为了掌握学习了解最新的前沿科技,而用百度的大多喜欢搜索各种娱乐八卦,因此两种人的层次决然不同。

任你声音再大,用不了谷歌就等同于无法与文明世界对话,被更高的规则鄙视和抛弃。我们很多狭隘的,过分民族主义的,暴戾的心态就与不能充分的获取外界认知有关。而信息科技行业潜藏着的封闭性也使得网络社区产生内卷化的不健康发展。随着互联网业的发展,国内公司总结出了一套“互联网思维”的方法论,本质上就是抓住人性弱点,不断的给人即时满足,从而培养用户的成瘾性,让用户粘着平台上,一旦获得了用户足够多的关注,就可以把这些注意力卖给广告商实现获利。

BAT的商业策略就是十面埋伏,让用户走不出自己的产品包的全家桶。百度做了一系列产品如贴吧,百科,问答,网盘,本质上就是尽可能的扩大内容范围,这样你在百度搜索跳转后,还是进入百度的控制领域,更可怕的是百度把广告,其中包含虚假广告嵌入到你搜索的信息流中,出现在它搜索首页的,并不是你想要的问题答案,而是舍得给钱,在其竞价排名体系中胜出的广告商,如果你不仔细甄别,你可能找了假的搬家公司,假医院,定了假票,然后自食苦果。当然,把你的注意力进行全面包围使劲榨取并不是百度一家的特长,例如企鹅想尽办法增强其游戏成瘾性设计,推出各种组队策略,利用人的攀比心搞朋友圈排名等策略,目的就是让你欲罢不能,甚至使得很多小朋友都深陷其中;阿里则是推出各种优惠措施或借贷手段,花呗,借呗层出不穷,根本目的就是尽可能的刺激你的购买欲,并降低你付款时的痛苦感,于是不少人买了一堆自己根本不想要的东西,并不知不觉中欠了一屁股债。

欧美公司借助人性的善来挣钱,中国公司喜欢借助人性之恶来挣钱。中国公司从未像美国公司那样,敢为人先,锐意创新,推出能真正打动人心的产品。他们走的全是copy2china的策略,把美国创新的产品或模式拷贝到中国,在产品运营时千方百计的刺激中国用户的贪欲,不断的让用户实现即时满足,例如各种新闻产品按照用户习性不断推送对方喜欢的资讯,让你点看不停,为了让用户爽得停不下来,各产商是无所不用其极,于是国内公司只要拿捏好用户习性,然后不断挑逗即可,根本不愿意去思考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因此国内科技行业很难像美国同行一样实现突破性创新,而且做出来的产品有一股令人眩晕的低俗感。

我还是很希望信息科技产业进一步开放,让更多的国外产商进入。这样就能引入一股清流,洗涤国内因封闭而产生的污浊,而且用户有了更多选择后就不会轻易的被国内各个山大王玩弄鼓掌之上,或许这也只是我的 一厢情愿吧。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8-08-13,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Coding迪斯尼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同步曝光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相关产品与服务
NLP 服务
NLP 服务(Natural Language Process,NLP)深度整合了腾讯内部的 NLP 技术,提供多项智能文本处理和文本生成能力,包括词法分析、相似词召回、词相似度、句子相似度、文本润色、句子纠错、文本补全、句子生成等。满足各行业的文本智能需求。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