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小程序,Get更优阅读体验!
立即前往
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社区首页 >专栏 >他放弃300倍高薪回国,造出震惊世界的“天眼”,如今去世却鲜有人知...

他放弃300倍高薪回国,造出震惊世界的“天眼”,如今去世却鲜有人知...

作者头像
IT阅读排行榜
发布2018-08-17 10:46:16
5020
发布2018-08-17 10:46:16
举报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华章科技华章科技
又一颗科学界巨星陨落!

北京时间2017年9月15日23点23分,我国著名天文学家,FAST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因肺癌突然恶化,抢救无效,不幸逝世,享年72岁。

令人痛心的是:他去世的消息,竟无人问津,没有多少中国人知道,整个朋友圈、微博,微信上,铺天盖地竟都是明星求婚、出轨等等八卦消息。

英雄已落幕,但不该被遗忘,今天就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一起来怀恋一下这位伟大的科学巨匠!

在介绍他之前,先来看一张照片:

照片上的人,面容沧桑、皮肤黝黑,如果初次见面,大概每个人都会觉得他是个农民,就连他自己都自称是农民。

可是你知道吗?就是这位“农民”,造出了一口世界最牛的“大锅”,因为它叫:天眼,它震惊了全世界!

天眼,到底有多牛?

它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大国重器,苍穹之眼,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比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灵敏度高10倍,比美国阿雷西博350米望远镜,综合性高10倍,它一开机,就能收到1351光年外的电磁信号,未来可用于捕捉外星生命信号!

2016年天眼刚竣工,国家就发来贺信,因为它让中国天文赶超了西方!

他,就是南仁东

1945年出生在吉林辽源的南仁东,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他经历“文革”动乱,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毕业后,在东北的一个无线电厂一干就是十年。改革开放后,他代表中国天文台的专家曾在国外著名大学当过客座教授,做过访问学者,还参加过十国大射电望远镜计划。

1984年,他开始使用国际甚长基线网,对活动星系核进行系统观测研究,主持完成了欧洲及全球网十余次观测,成了驰骋于国际天文界的一流科学家,得到了全世界天文界的青睐。

可就在如此辉煌的时候,他却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国际天文界混得风生水起的南仁东毅然舍弃了国外的高薪,回国就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台长。有人可能要问了,一说海外学子回国就业,动不动就说舍弃高薪,到底有多高?举个例子,当时南仁东在国外的日薪,等于国内的年薪,你说这是多大的落差,整整365倍。

1993年,国际无线电联盟大会在日本东京召开,科学家们商议要在全球电波环境恶化到不可收拾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以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代表中国参会的他,激动地对身边的同事说:“咱们也建一个吧。”

从这么一句话开始,南仁东把自己与“天眼”牢牢绑在了一起。就这样他开始了艰难的中国电望远镜的研制——

FAST

要知道,制造射电“大望远镜”?那可是上十亿的经费,90年代的中国哪有这样的条件?那时,核心技术遭遇封锁、关键材料需要攻关。一切都得从零开始,一切都要靠自己摸索、研究。

为了给射电望远镜选址,南仁东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在西南大山里东奔西走了好几年,那里到处是荒山野岭,连条小路也没有,当地有经验的山民走着都费劲,但是,南仁东心怀远大理想,从来不说苦说累。经过几年的摸索,南仁东心里有了底,正式提出利用喀斯特洼地建设射电望远镜的设想,此举可以为国家节约资金近30亿。

1994年开始,经过艰难的选址工作,最终FAST台址选定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克度镇金科村的大窝凼洼地。

2012年12月31,台址开挖主体工程竣工

2013年12月31日圈梁合拢,

历时145天完成了50个分块的圈梁安装

2015年2月4日,

索网安装工程合拢

2016年4月10日,

工作人员已完成4185块反射面面板安装,

完成比例达94.04%,

工程进入收尾阶段

2016年9月25日,

中国的天眼,

6670根主索,

2225个主索节点,2225个下拉索

被成功安装

总重量约1600余吨。

FAST项目,

终于完工!

视频内容

FAST建造过程记录▲

22年

祖国的天眼终于成功了

这一工程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

英国媒体说:

“中国的巨型射电望远镜是其远大科学雄心的象征”

荷兰国家射电研究所资深研究员

理查德·斯特罗姆博士说:

“相信以后的许多科学研究成果都将会由此产生”

还有人说:

“中国也终于进入了观天时代,它将持续领先世界二十年”

视频内容

中央电视台报道▲

对于我们来说,天眼将在基础研究众多领域,例如宇宙大尺度物理学、物质深层次结构和规律等方向提供发现和突破的机遇,也将在日地环境研究、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对于南仁东这20多年里,他带领老中青三代科技工作者,克服了不可想象的困难,实现了由跟踪模仿到集成创新的跨越。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天眼工程完美交工了,

可当初热血的他已经苍老,

洪亮的嗓音变得嘶哑,

曾跑遍全中国的双腿已不再矫健。

他把仿佛挥洒不完的精力,

全部留给了“中国天眼”,

自己却重重地病倒了……

检查出来的是可怕的肺癌,

手术后声音沙哑到几乎说不出话来,

身体更是虚弱得不行,

可他还是坚持飞到贵州,

亲眼见证自己耗费22年心血的,

大科学工程竣工。

而就在天眼投入运行,

还不到一年的时间,

2017年9月15日23点多,

由于肺癌病情恶化,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永远告别了这个世界,

享年,72岁。

在去世之前,

他只留下了一个简短遗愿:

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仪式。

国家天文台随即发布讣告:

遵其遗愿,丧事从简

不举行追悼仪式。

干干净净地来,默默无闻地走,

他留存的是一位科学家的淡泊和风骨。

而此时距离9月25日,

FAST工程一周年庆祝,

只有短短几天的时间,

而他却再也没有等到。

痛心的是,属于他的中科院院士,

如今,刚刚进行到提名完成。

而更痛心的是,他去世的消息,

竟无人问津,没有多少中国人知道,

我们同期在微博、朋友圈里热议的却是明星的求婚

凭心而论,科学家们报效祖国,无私奉献,肯定心里也没有渴求过能有多少人能知道他、记得他。可我们却不应该觉得这就是理所应当啊。

一个民族,正是有像他这样,仰望星空的人,我们的民族才能有希望。龙之角,凤之冠,国之栋梁,有些人的伟大,无需用"院士"证明,因为苍天有眼,大众有心!

他永远闭上了眼睛,却为祖国,为全人类,打开了另一只天眼。

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人都能记住

中国曾经有一位科学家

叫南仁东!

文章最后

我们再重温一下曾经分享的一篇文章

了解一下南教授的成就

他建造的天眼

叫"FAST"

是迄今为止

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就在咱们国家的贵州

下面一起来看

天眼到底能“看”多远?

首先

请把你自己

或者

把手机

......

他让我们认识了世界

认识了未知

而我们却没有好好的认识他

来源:互联网热点(ID:web-news)

END

投稿和反馈请发邮件至hzzy@hzbook.com。转载大数据公众号文章,请向原文作者申请授权,否则产生的任何版权纠纷与大数据无关。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原始发表:2017-10-17,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分享自 大数据DT 微信公众号,前往查看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本文参与 腾讯云自媒体分享计划  ,欢迎热爱写作的你一起参与!

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热度
最新
推荐阅读
领券
问题归档专栏文章快讯文章归档关键词归档开发者手册归档开发者手册 Section 归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