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赵家鹏之前是海尔新媒体核心成员之一。也许你也留意到海尔的微信订阅号在最近一年内的不寻常做法,它不仅是企业信息的传声筒,更有“媒体”属性,而在处理企业信息时,手法也更高级。昨天的那篇《另一个海尔》模仿《猎奇之旅》的写法,写得很好。
有情有趣有用有品的干货
家鹏在这30页PPT里分享了他的实践和思考。我同意他的诸多观点。特别是最后一点:企业做社交媒体应该警惕“内卷化”——仍只把微博、微信当作渠道,尤其是当你的微信订阅号拥有几十万读者后,那个最初拥护你进行新探索的决策人,会更轻易地随手扔给你一篇企业宣传稿让你发布。
一如沙丘之城,建成需要很长时间,毁掉只需一刻。
社交媒体的企业逻辑
人人都在谈论它,究竟什么是新媒体和社交媒体
新媒体是更高效的传播工具,建立在新媒体基础上的社交媒体是可以聆听用户的信息流通介质。
社交媒体不仅是微博、微信。
社交媒体是一种介质空间,其中的介质我们可以称为“社交情绪”,打个比方,它如同构成空气圈的氧气。
传统的媒体生产,其内容是封闭的精英管道,几个人可能为几万人输出审美,内容是单向辐射的;社交媒体上的内容是开放的大众节点,一个节点去连接别的节点,别的节点再去连接更多的节点,内容本身在这个过程中也是被反怎么编篡的。所以传统的方式强调“控制”,新的方式更看重能否“失控”。
任何一个社交媒体事件都可以视作一块货币,我们可以称为“社交货币”,会贬值也会升值。贬值的过程中会出现“转移点”,它也有可能在某一天突然升值。
社交媒体上没有平台,只有节点。一个官方微博和他的用户,在传播结构上是平行的。社交媒体更重视的是“社交”,而非“媒体”。
通过社交媒体,我们有机会发生和收集回声。
企业可以如何玩社交媒体?
首先问问自己,是否需要社交媒体?
让内容本身变成公关。
让企业学会和用户对话,成为交互出入口。
甚至,换一个谈话姿势。
变得更有性格,更真诚。
找到用户和情绪,把产品卖出去。
问题来了:企业做社交媒体,该和不该做哪些事情?
该把事情变得更酷。
该把内容产品化。
该始终保持实验心态,塑造性格。
该把工作交给你要影响的人。
该重视技术。技术大于创意,创意大于渠道。
该去“管道化”。
不该固化定位。
不该讲求KPI。耐心和空间大于任何支持。
不该过分依赖渠道和资源。
不该分散用户注意力。
不该让用户产生信息焦虑。
企业社交媒体也许需要警惕两件事:1,小圈子主义;2,“内卷化”。